马 媛,朱创洲(兴平市人民医院,陕西咸阳713100)
补阳还五汤加西药治疗脑梗死疗效分析
马媛,朱创洲(兴平市人民医院,陕西咸阳713100)
目的探究西药与补阳还五汤联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按不同临床用药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西医常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和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分别为97.5%(39/40)、(5.24±4.01)分]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77.5%(31/40)、(15.53±9.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西药同时加用补阳还五汤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疗法。
补阳还五汤;脑梗死/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果
脑梗死表现为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该区域血流灌注不足,致使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1]。探究其发生原因主要是基底动脉等主要脑供血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形成血栓,使管腔狭窄,甚至阻塞,从而诱发局部脑供血不足[2]。西医主要通过溶栓或抗凝药物缓解患者梗死病症,但未根本性解决病因,因此,本研究联用中药汤剂——补阳还五汤,实现标本兼治,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按不同临床用药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0~68岁,平均(54.81±10.7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48 h,平均(25.61±3.37)h。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1~69岁,平均(55.02±10.8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4~49 h,平均(25.88±3.49)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1.2.1.1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即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预防血小板聚集,应用甘露醇防治大脑水肿,应用依达拉奉保护脑组织[3]。
1.2.1.2研究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主方:地龙6 g、红花9 g、桃仁9 g、赤芍10 g、当归12 g、黄芪30 g;加减方:(1)口歪眼斜者加全蝎3 g、蜈蚣3 g、白附子5 g;(2)高血压者加钩藤12 g、天麻9 g;(3)有痰者加天竺黄5g、半夏9g;(4)高血糖者加山药30g、葛根15 g。以水煎制成1剂汤药口服,每天2次,连续服用1个月[4]。
1.2.2观察指标基于我国在1995年举办的第4届脑血管会议中所制定的脑梗死疗效判定标准,按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降低幅度与病残等级判定疗效:(1)治愈为病残等级 0级,NIHS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 90.0%~ 100.0%;(2)显效为病残等级1~3级,NIHS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45.0%~90.0%;(3)有效为病残等级大于3级,NIHS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18.0%~45.0%。(4)无效为NIHSS评分降低幅度小于或等于18.0%或患者死亡[5]。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可评价病例数× 100%。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疗效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P=0.01),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s)
注:-表示无此项。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40 40 8.48 1.67 0.00 0.10 t P --19.80±10.09 19.42±11.22 0.16 0.87 5.24±4.01 15.53±9.48 6.32 0.00 ----
作为神经内科中较为常见的多发病,脑梗死发病率占全部脑卒中的80.0%,该病以发病快且急、病情危重、预后普遍不佳为典型特征,具有极高的病死率与致残率[6]。该病的西医治疗,主要通过应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西药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处理,同时,应用依达拉奉等脑活化剂保护脑功能或应用钙离子阻滞剂与血管扩张药恢复血氧的有效供应[7]。但这些处理均是对症治疗,未从根本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带来的潜在不利影响,因此,疗效通常不甚理想,而中医疗法则可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在传统中医看来,归为“中风”范畴的脑梗死源于劳倦内伤或饮食不节,患者脉络阻塞、气虚血瘀,其肢体多因血运脉络受阻而处于偏瘫状态[8]。可为患者补益正气、调节脏腑气机,即通过补血治标、补气治本,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这一不利因素的影响[9]。本研究应用的补阳还五汤便具有上述功效,红花散瘀止痛,桃仁、赤芍和地龙活血化瘀通络,黄芪补气升阳,诸药加减应用,可从根本上治疗脑梗死[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7.5%,远高于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西药与补阳还五汤联用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本方案的临床可行性明显高于单用西药疗法。
总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可使患者病残等级降低,使受损的神经得到良好的恢复,其应用价值远优于单用西药疗法。
[1]余丰胜.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263-264.
[2]叶茂伟.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西医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4):1177-1179.
[3]杨德富,吴明华,陆海芬,等.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6):831-832.
[4]郭守香.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9):35-37.
[5]李春红.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5):77-78.
[6]黄伟东.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4(7):108-109.
[7]江志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27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8):230-231.
[8]唐道平.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6):115-116.
[9]周成,刘宏坤.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3):165-167.
[10]孙志堂.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1B):73-74.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7.038
B
1009-5519(2016)17-2717-02
2016-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