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花开

2016-09-20 18:31郭豪宇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38期
关键词:马兰花大西北马兰

郭豪宇

在遥远的新疆戈壁滩上,在习习的风中,摇曳着一种花,这便是马兰花。当初,五六十年代第一批考察罗布泊的勘测队队长曾赞颂这是希望之花。然而,我们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俊德身上,不仅认识了马兰花,更认知了马兰精神。

总有一个人,他的一生都在追随马兰,马兰在哪儿,他就在哪儿,他就叫林俊德。

林俊德,中国核武器研究人员,1964年他与同事共同研制出了核爆炸压力装置,成功解决了核弹的引爆问题,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充分认可。他曾是个伟大的院士,可他将自己几十年的青春年华都奉献在了大西北茫茫的戈壁滩上,与马兰为伴。当1964年,原子弹落地,天空中同时出现两个太阳的那一刻,他便知道,这辈子,他已离不开大西北,因为这里有他的第二个家。

然而,天不遂人愿,2012年5月4日,林院士在301医院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医生曾多次恳求过他:“动手术吧,否则危险太大。”医生得到的却是他毅然决然的回绝,因为那一刻,他脑子里闪过的念头是—动了手术,便工作不了了。为此,他在病中要求妻子将工作用的电脑从家中送入医院,坚持整理数据。林院士隔三差五拄着拐杖,从床上走下,慢吞吞地,在众人的搀扶下走近电脑,上着呼吸机,在亲人的帮助下艰难地按点着鼠标,敲打着键盘。他说:“在医院里,坐着工作比躺着工作好,因为躺着就怕再也起不来了。”也许,是大限已到,或是上天不忍看他遭受如此折磨。2012年5月31日20:15,林俊德伴着老伴的眼泪,闭上眼睛,永远安然入睡。

他不曾怕过病魔,在他得知自己得病时,仍然无畏地努力工作,临走的那些日子里,他极其冷静坦然。他说过:“搞核试验就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临走之前,他曾给亲密的人留言,有上级、亲戚等。可是,家属留言中一片空白,而不是像他所想的那样,能给外孙子、外孙女各留下一封信。如今天人永隔,孩子们再也不会收不到他的信了。他的妻子也并未阻挡过丈夫的工作,她知道,这是丈夫未了的心愿,为了崇高的事业而与死神做精神的抗争。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命运如此残酷,而你从未退缩,你永远不会倒下!

你见或者不见它,马兰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它,马兰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它,马兰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它,马兰就在你手中不舍不弃。

纵死终令汗竹香。

猜你喜欢
马兰花大西北马兰
大西北的秋色
大西北儿女
迟到的贺卡
我帮爷爷放绵羊
逐梦边关
打虎跳
马兰花
我和马兰花的单亲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