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英
“你的《雀上梅梢》被作为优秀作品展出了!”“真的吗?”听到同事的惊呼,我不自觉地兴奋起来,几个月前还在为基本功竞赛的事发愁。
由于从事陶艺这一学科的教学没有多久,就被要求参加美术类的基本功竞赛,心里的确没有底,但又不甘心被人看扁,强烈的自尊心驱使我立刻进入竞赛的准备状态。我开始浏览网上的陶艺作品,希望能有一些启发。看到网上许多精美的作品,有了一些思路,但又被现有的条件限制。我们陶艺活动室的烤箱只能烘烤高度不超过20厘米的作品,竞赛的作品过于“娇小”就没有气势。一时间陷入困境,只得另辟蹊径。无意间看到网上有些精美的盘子通过特制的盘架展示出来,别有一番文化气息。我是否也可以在空白盘子上展示软陶的魅力呢?因为软陶这种聚合黏土的特性是可以黏附在玻璃、金属和瓷器上面的。有了初步的想法,我立刻构思图画。我在担任手工教师时,曾做过一幅衍纸画《孔雀》,对于孔雀的神韵和体态有一定的心得。但是只有孔雀,就只有动,没有静,画面还是缺少灵气。在反复的斟酌过程中,突然由孔雀的“雀”字想起了一句话“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却”的谐音“雀”,“眉”的谐音“梅”,一幅画中有了雀、有了梅,不就动静和谐了吗?正好取其谐音为《雀上梅头》。
一旦有了明确的构图,我便迅速进入创作状态,在兴奋的状态下完成了梅花的制作,一枝盛开的梅花跃然盘中,每一朵花的花态不一,位置错落有致,是那么的生机盎然,心中有一份小小的得意,但是孔雀的制作远没有想象中顺利,在制作孔雀的背部和尾部时,它们的比例时始终不能尽如人意,再加上软陶的黏性,部分粘贴的比例稍差一点,就导致前功尽弃。从头开始,我耐着性子反复尝试,反复修改,经过一周的努力,一幅盘画《雀上梅头》便完成。在审视的过程中,我总感觉这幅画的名字还是缺少些灵动,反复斟酌后,决定把“头”改成“梢”最终定名为《雀上梅梢》,孔雀登在摇摇晃晃的枝头,让人充满遐想。
剩下的工作便是烤制,盘子的直径是38厘米,是放不进烤箱的,烤箱用不了,就只有寻求其他的解决办法。在同事的建议下,我利用大功率吹风机,对作品进行加热,待冷却后再加热,这样反复几次,陶泥变硬,作品就定型了。
最后的工序是喷漆,为了增强作品的质感,我采用一种无色的自喷漆,提高它的亮度,也增加艺术气息。一幅完整的盘画呈现在我面前,真切地体会到软陶制作带给我的乐趣。
回想当初,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特长发展,青少年活动中心对所设置的科目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我所指导的活动课——少儿英语,是要删减的科目之一。已近中年,突然之间让我改科,对需要改教的科目我自己本身尚是外行,怎么能够指导学生呢?一时间感觉茫然无助、无所适从。但同时,经过一番认真的考量,从工作角度出发,从单位的长远利益出发,从对孩子们的成长教育出发,我,接受挑战。
陶艺这一科目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它属于艺术的范畴,而我一直所从事的是科学范畴的科目。我要从零开始,面对眼前的困境,我倍感压力巨大,但那接受挑战的刺激又让我有一种莫名的动力。为了尽快掌握彩陶制作的基本技能,我上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这一学科知识——彩陶的发展史、彩陶的特性。买了大量的有关彩陶的案例书,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进行阅读并用心的揣摩其中的作品。通过阅读这些案例书和对大量优秀作品观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同时利用网上的视频授课进行学习,然后自己进行实践操作,使自己尽快进入这一角色,以便胜任这一角色。通过大量行之有效的准备工作,一个个小小的作品呈现在我的面前,看着这些逼真、可爱的卡通人物,我有了小小的成就感,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为了进一步丰富彩陶制作的活动课内容,我又参考案例书,引进彩陶场景的制作,例如:冰雪初融、跷跷板、我们飞起来了等。一个个蕴含着不同故事情节的场景作品更激发了学员们的制作欲望,这些作品的制作既提高了学员们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员的想象能力。在展示作品过程中,每个学员介绍自己的作品时,都是在讲一个小故事,活动课上的氛围充满情趣,学员们乐学,我也陶醉其中。
现在我的陶艺活动室里,每个学生的展柜上都摆满学员自己精彩的彩陶作品,不仅有动物作品、卡通人物作品、盘画作品,还增添了场景作品。这些展品不仅是学员们的辛勤之作,更是我勤奋努力的见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辛勤付出得来的成果尤显珍贵。现在来我们活动中心学习彩陶制作的学员人数,从过去的十几个人发展到几十个人,要经过考试来限定人数的场面,也是让我倍感欣慰的场面。
学无止境,我在陶艺教学过程中边研修,边教学,一路慢慢走来,不断体会成长的快乐和收获的幸福,同时深感自己的不足,体会到不断充电,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拓宽专业领域的必要性。我的内心又有新的想法:申请参加专业教师的课程培训,学习彩陶仿真人物的制作技能,这样我的陶艺活动课就再上新台阶,也更丰富多彩,学员们也能得到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