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环保婚纱将一场时尚革命瞬间幸福化

2016-09-20 15:46唐依敏
北京青年周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棉花衣服时尚

唐依敏

总有人想用缀满珍珠钻石的婚纱来证明爱情的坚贞不渝,似乎,如果你穿着一件以环保为名的婚纱,这段婚姻也显得不那么高尚,但是随着舒淇结婚照的曝光,大家发现,这件以环保为名的H&M婚纱似乎有着高级定制所不能表达的爱的温度。当H&M将可持续计划公诸于世,并立下誓言到2020年企业所使用的一切资源都将是可持续的,TOMS实行的“One for one”的一对一捐赠,再到C&A成为最大有机棉使用商,我们发现,其实我们穿的每一件衣服都是在创造未来。

九月的第三天,舒淇结婚了,旁边是手拿着玫瑰花的冯德伦,看过舒淇很多照片但唯独这些结婚照上,她的笑容最好看,带着少女般的洒脱,一件简单的白色婚纱被她穿得俏皮又圣洁。难怪有人说H&M成了舒淇结婚这件事最大的赢家,这件来自H&M 2014年环保自觉行动的限量系列婚纱赋予了这个神圣的日子另外一层含义,就像不久前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负责人Hanna Hallin女士才告诉了我:希望大家能把环保的时尚融入全年的每一天,在各种各样的生活着装上面都有体现。于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穿着这件环保系列婚纱的舒淇又自然又美丽。而这一切,也在告诉着我们其实可持续发展的时尚,也正在被所有的人接纳并融入到生活的一点一滴中。

对于H&M来说可持续发展早就已经是生产经营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2002年,H&M发表第一个可持续发展报告开始,它们每一年都在累计这方面的成果和进展。H&M也在不断地鼓励和邀请消费者加入到环保行动中去,所以在2013年的时候,H&M开展了旧衣回收计划。

在旧衣回收计划中保存质量较好的衣物,将被归类为二手商品。太破旧无法再次使用的衣物将被作为清洁用布、地毯等,获得第二次生命。其他衣物将被转化为绝缘材料、车辆座椅填充物等,它们还可以被研磨成纤维,织成纱线,或制成新的纺织品。99%的回收衣服都将被再穿着、再利用、再循环。而最后的1% 将会被转化为新能源再度利用。

耳听总是显得缺少了一份真实,可是当在H&M位于上海的showroom里看见被搬上高层的室内草坪,用废旧牛仔裤做成的椅垫时,你就会突然发现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在变成可能。你会了解到原来坚硬的塑料瓶可以被纺织成柔软的纱线,本来柔软的牛仔材料却可以转变为坚硬材质的耳环,不使用农药的棉花其实也柔软而温柔,你也会常常分不清究竟哪种材料才是环保的,因为它和普通的材料一样让你感觉亲切。

就这样H&M把看似枯燥的环保事业都展示得让人觉得富有生机,于是当我又去参观了H&M位于苏州的代理商工厂时就越发对环保系列的服装充满了期待。了解了一件看似简单的针织上衣,要经历织片再到水洗,最后检测贴标的全部过程,也看见了H&M的环保系列衣服在同样的环境中被更加小心珍视制作出来的全过程,我也明白了前一天Hanna告诉我价格跟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其实没有直接的关系的原因,她说“H&M有很多的供应商在为我们生产衣服的同时也在帮其他品牌代工,可能是奢侈品牌也可能是快时尚的品牌,在工厂工作的工人在工作的时间数、工作环境以及工资水平都一样的情况下,他为每一个品牌做的衣服标签上的价格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标签的价格并不能体现出一件衣服在制作过程中采用多少环保的措施。”

当看过那个H&M在高楼中打造的一小块草坪时,当看到塑料瓶也能变成丝线的神奇时,当H&M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的负责人不无骄傲地向我介绍着实现100%循环利用的计划,那一刻,你会觉得未来也许真的可以触碰到更蔚蓝的一个世界。于是,在那个难得的好天气的映衬下,彼时彼刻的一切都显得如此自然而且通透。

H&M

可持续发展的时尚

“每捐赠一公斤衣服就会减少在填埋场被扔掉的一公斤衣服。”

虽然H&M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但也有很多人认为正是快时尚品牌过低的价格才加剧了服装的浪费,在H&M位于苏州的代理商工厂我们采访了H&M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负责人Hanna Hallin女士,面对外界的质疑声,Hanna赋予了这个问题新的看法,并不是低价导致了浪费,是因为人们对环保不够重视,“在H&M我们是不鼓励这种过度消费或者是浪费的态度,相反我们鼓励消费者能够喜爱自己选择的衣服,小心的护理,并且通过不同的混搭延长衣物的使用周期,这也是H&M的理念。”

Q = 《北京青年》周刊

A =H&M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负责人Hanna Hallin女士

Q:我们看到H&M一直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您是如何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到品牌当中?

A:我们住在同一个地球上,但是我们的地球资源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承担起这个责任去照顾好地球的环境。H&M做环保已经有将近20年的历史了,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启发我们的消费者有更环保的生活方式,比如说我们要启发消费者如何更好地护理衣物,用自然风干的方式而不是熨烫的方式使衣服干燥,用30度的水去清洗衣物。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希望消费者买衣服不光是一次冲动的消费,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所购买的衣服是可以长时间使用的。我们希望找到一种简单易行并且有吸引力的方式邀请消费者参与到H&M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部分。

Q:现在H&M也一直致力于保护自然资源,集团都采取了一些什么措施来保护自然资源?

A:其实服装产业非常的依赖自然资源,对于H&M来说,我们在开始设计的环节就非常注重原材料的选取,而且我们的设计团队每一年都会去寻找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面料来替代现在的不可持续的面料。像我们用到的更优质棉花就是鼓励棉农在种植过程中用更少的水、更少的化学品、更少的杀虫剂去种植的,因为我们也知道棉花的资源越来越少,所以我们通过这样的计划来减少对自然棉的使用量。我们的办公室和门店在设计的过程中也会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考虑用一些可持续的电力,可回收的模特。

我们可以看到旧衣回收落地中国的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性的把一些衣服拿到门店当中,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知道每捐赠一公斤衣服就会减少在填埋场被扔掉的一公斤衣服。

Q:牛仔产品对环境的污染是很大的,H&M品牌是如何做到降低牛仔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的?

A:我们有第三方的监管组织,它就会对于在生产牛仔过程中的各个标准来从环保的角度给你打分。我们生产一条牛仔裤大概会用掉35立方的水,是远远低于行业标准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和供应商一起工作,会让供应商思考是不是每条牛仔裤的每一次水洗都是必要的,想要水洗的效果可不可以通过镭射的技术,所以我们也在不断地思考和改进,并且督促我们的供应商来改进工艺以减少水洗。同时我们跟WWF有一个水资源管理的合作,它也会要求我们从工厂里出来的废水是干净的,或者说它必须对环境的影响是最低的。

您个人认为可持续性的着装风格应该是什么样的?

比如我们环保系列里的限量系列,就是我们将环保面料和时装进行完美融合的一个例子,穿着这个系列的衣服不光可以上红毯,也可以让瑞典的公主和王妃在正式场合穿着,同时我们的限量系列也推出了婚纱,所以你在结婚的场合也可以选择这种环保的时尚。我们也希望这种环保的着装风格可以不牺牲掉它本身的时尚度,而且它应该融入全年的每一天,在各种各样的生活着装上面都有体现,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希望在未来环保时尚和普通时尚没有任何区别。

C&A

有机棉让时尚更环保

一场关于棉花的革命,在这些白色绵软的棉花中也隐藏着人类洁白的未来。

7月份的时候, C&A在美国纺织交易所的2016年有机市场报告中被评为全球最大的有机棉使用商。至此,自2012年以来,C&A在“十大有机棉使用商”年度排名中始终蝉联榜首。除棉花外,据美国纺织交易所的2016年首选纤维和材料市场报告显示,C&A还在认证羽绒和莱赛尔纤维(一种以纸浆为原料生产的纤维)的采购排名中分别名列第五名和第十名。这些材质是C&A在可持续材料发展战略中仅次于棉花的重点关注对象。今年,美国纺织交易所共对89家公司进行了排名,参与公司的数量与去年的56家相比再创新高。

现今全球范围内,每年新上架的服装中有半数以棉花为主要原材料,但传统种植方式正严重威胁生态环境:24%的杀虫剂买主来自棉花产业。有机棉占尽优势:它在种植过程中很少使用杀虫剂;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相对较低;只要合理安排,农田的表层土也能得到修复。

1980年代开启的全球化运动让制衣产业的成本迅速降低,这让顾客得以用相对低的价格买进流行款。可进一步导致的结果就是,衣服的更新频率不断加快,穿一季就束之高阁已成普遍现象。为了同时满足“低成本”与“高产量”,制衣产业从源头开始的每一个流程都有可能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

据英国时装商业评论(Business of Fashion)报道,服装纺织业是仅次于石油业污染最为严重的产业。生产1000克棉布——差不多可制成一件T恤和一条牛仔裤——需要消耗2万多升水。将原材料制成各种服装的过程,包括采用的一系列染色和装饰工艺,其间需要使用多达8000种不同的化学品。

2004年,C&A将注意力放到有机棉身上,以有机肥料替代化学制品。然而,这一实验项目进行得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导致棉花种植业在紧接着的几年间不断质疑有机棉是否具有盈利性。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学者DeniseMcWilliams在2007年的棉花论坛(BeltwideCottonConferences)上列举出几大障碍,例如生产成本以及尚不成熟的有机棉交易体系。

直到2009年,C&A与美国纺织交易协会(Textile Exchange)、壳牌基金会(Shell Foundation)合作成立了CottonConnect,致力于帮助全球小农户过渡到可持续发展的棉花种植,也就是有机棉种植。在之后的几年里,CottonConnect的合作伙伴队伍迅速扩张,其中包括同为快时尚的Inditex集团、H&M,也有Burberry、爱马仕、开云等奢侈品集团和品牌。

2010年起,C&A与水足迹网络(Water Footprint Network)展开合作,委托其专业测量棉花种植中的水资源使用情况。根据这家机构提供的数据,在有机种植的棉产品还没有被大范围普及的2011年,C&A全年36亿立方米的棉花种植用水中,13%在使用后被肥料杀虫剂等污染,成为“灰水”。

今年,C&A与国家地理频道联合制作纪录片,在全球推广棉花有机种植。在这部时长约为60分钟的纪录片里,水资源与海洋保护的全球领袖人物、国家地理频道著名记者库斯托担纲主持人, 并远赴印度、美国和德国,向观众详细阐述了价值链的转型对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化的重要作用。

在亲历了纪录片的采编制作后,库斯托感概颇多:“虽然一直都相信时装产业能够帮助解决诸多环境问题,但真的有机会与这些活跃在有机棉(organic cotton)生产和制作的一线工作者面对面交谈,了解他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考量和决心,是前所未有的绝佳体验。”

C&A全球可持续发展首席运营官杰弗里·霍格(Jeffrey Hogue)表示:“我们在有机棉领域蝉联榜首,在羽绒和莱赛尔纤维领域也创造了佳绩,这得益于C&A全球设计师、买家和采购人士的共同努力。目前的成果令人振奋,表明我们在推动采购可持续原材料、改善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实现2020年目标,确保100%的棉花和67%的可持续原材料来自于经认证的可持续来源。”

TOMS

踏上美好明日之鞋

环保的概念,往狭义了讲,就是对环境的保护,而往广义了讲,环保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它离不开爱的奉献与对公益慈善事业的执著。

有这样一个鞋子品牌,它的开始并不是因为一双鞋子,而是因为没有鞋子。它就是由Blake Mycoskie创始的美国鞋履品牌TOMS。在一次旅程中,Blake发现鞋子稀缺问题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于是便正式开启了他每售出一双鞋,就为亟需鞋子的孩童免费提供一双新鞋的公益之路。

TOMS 2016秋冬带领大家重温十年给予之旅。本季,TOMS不仅与被喻为“纽约涂鸦王”的Keith Haring合力创作了TOMS x Keith Haring系列,打造了浓郁的波普风潮。并且展开了与出生于南非的好莱坞女星Charlize Theron的再度合作,携手其创立的公益组织——非洲外联项目,推出联名系列再次为慈善做出贡献。更与一度受到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青睐的设计师Prabal Gurung首度合作,以尼泊尔妇女身穿的长巾为创作灵感,打造出具有浓郁尼泊尔风情的TOMS x Prabal Gurung系列鞋履。

Q = 《北京青年》周刊

A= TOMS创始人Blake Mycoskie

Q:TOMS的全称即Tomorrows Shoes明日之鞋,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名字?

A:当时在创始品牌的时候,我们的概念就是今天买到一双鞋,明天就可以捐到一双鞋。但因为“Tomorrows Shoes”作为名字的话放在鞋的背部实在是太长了,所以我们把他缩写为“TOMS”。

Q:一般只听过首席执行官这个职称,首席赠鞋官这个职位还是第一次听到,怎么会给自己起这么一个职称?

A: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把工作岗位划分的那么清晰,那会让我感觉团队缺少一种团结感。所以我让员工去取一些自己觉得好玩的岗位名称。于是我给自己取了一个职称叫做“首席赠鞋官”。我的职称也成为了一个榜样,我团队的工作人员都会在自己的岗位名字中加上“鞋”这个字。

Q:TOMS的创立主要是为了慈善吗?为什么会专注于创立一个以鞋作为慈善捐赠的品牌?

A:在品牌创立最早期的时候,我没有想过要把它做的商业化,起初就只是想要捐赠一双鞋那么简单。但是意外的是,当我发现一些杂志对TOMS的鞋子给予报道之后,我们的鞋子越卖越好。在品牌创始三年后才开始有利润产生,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本只想要做捐赠为主的品牌,不仅可以如愿献出一份爱心,还可以成为一个维生的方式。

Q:除了捐赠鞋子的概念以外,TOMS还在其他方面做了哪些公益事业的努力?

A:除了大家熟知的鞋子外,比如关于眼镜的售卖,我们每卖出一副眼镜,就会帮助一位白内障患者去进行眼部的调整手术。另外我们的产品还包括咖啡豆,每卖出一包咖啡豆,我们就会为当地捐赠一周干净的水源。因为往往种植咖啡豆的过程中是很消耗水源的。此外,我们每卖出一个背包,便会为困难地区的妇女捐赠一个用于生育的安全包,为医疗条件差的地区的妇女提供一个较为安全的保护。

Q:品牌创立十周年之际TOMS有什么规划吗?

A:TOMS在美国的受众度最高,但是我想把品牌打造的更加国际化。我分别探访了亚洲、欧洲一些我们有品牌经营的国家,发现其实有很多人会穿着我们的鞋子。但是我更希望的是有更多人能够了解我们品牌背后的故事,真的切实了解到我们“One For One”的理念。之后,我们也计划会在中国的北京、香港、沈阳、杭州、苏州、南京等陆续增设更多的TOMS店铺。

“One For One”的理念当时是怎么想到的?

我觉得这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去进行慈善,以及对慈善进行监控的一种方式。这种捐赠方式逻辑也很简单清晰,更易于让消费者理解。只要是购买真正的TOMS鞋子,无论是通过实体店还是线上商城的方式购买,我们都会履行买一善一的捐赠理念。

时尚革命日

你穿着你的明天

我们所穿的衣服不光代表着今天,也代表着未来无数个日日夜夜。

4月24日被称为“时尚革命日”,其来源与3年前孟加拉国那场举世震惊的倒塌事件有关。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郊区萨瓦尔镇的“拉纳购物中心” (Rana Plaza)发生了大楼倒塌事件,事发时正在制衣厂工作的3000多名工人遭遇了灭顶之灾,现场死难者达1100多人,受伤者超过2500人。这场悲剧被称为迄今为止最大的服装产业灾难。

“4.24”灾难后,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时尚产业需要改变,“4.24”一周年之际我正好在伦敦,目睹了时尚界以及人权组织对此的“作为”。当天伦敦一家NGO人权组织War on Want在牛津街的贝纳通店铺门口进行了“不再有更多时尚受害者”的活动,旨在推动英国高街品牌和零售商加入孟加拉国安全协议,以及呼吁这些品牌与零售商给予工人们工作条件和最低生活薪资的保障。同一天伦敦时装学院的学生们也走上街头进行了首次“Fashion Revolution”游行,并在社交媒体上推出了#whomademyclothes#的主题活动。

非盈利组织Fashion Revolution的设立正是始于“4.24”灾难,该组织由设计师Carry Somers 和 Orsola de castro创立,总部位于英国。Fashion Revolution的核心运动是每年4月18日到24日的Fashion Revolution Week,鼓励消费者向品牌提问:是谁制造了我的服装?包括原材料来自哪里,是谁种植了棉花、纺织与染色以及缝制了我的衣服?该活动旨在促进服装企业的供应链透明问题,关注每一件衣服背后的产业工人生存状况。

这种情况对整个行业和品牌本身构成巨大的监管挑战,而作为供应链中的工人在这一过程是隐身或被忽略的。三年过去了,Fashion Revolution Day也吸引到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士参与其中。形式丰富的纪念活动也同时在世界各国展开。例如西班牙巴塞罗那组织了绿色时装周,肯尼亚以“你的衣服从何而来”为主题举办了诗歌创作比赛……每一个国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活动像滚雪球一样传播开来。作为活动的总负责人,Carry需要跟每个国家的协办人直接联系,工作量大得惊人。她说她希望给各国的参与者绝对的发挥空间,只要时尚革命日的标识统一,任何形式的活动都受到欢迎。可能正是以这种革命式的信任为前提,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主动联系委员会贡献创意。

时尚大亨“山羊绒之王”布鲁耐罗·库奇内利(Brunello Cucinelli)寻找原料符合可持续发展标准的蒙古纱,并将其用在大衣(3620英镑)和轻质羊绒毛衣(1990英镑)中。他为意大利翁布利亚(Umbrian)工厂附近的村庄投资建造了剧院及运动设施,供工人和当地村民使用,评论称他的行为将打造一个“后代与地球和谐共存”的世界。

Bottega Veneta公司花了七年时间将意大利蒙特贝罗(Montebello)一处十八世纪邸宅改造成设计和样品制作总部,该总部有着顶尖级的生态水准,已获得LEED绿色建筑最高等级认证;75%的建筑材料是再生性的,楼内设置了雨水回收和太阳能系统。总部的公园也进行了生态化改造,确保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精巧构思的设计总部体现出Bottega Veneta严谨的品牌气质,也暗示它对手工艺人才能的尊重。

最近,Fashion Revolution也发布了《Fashion Transparency Index时尚透明度指数》,这是其成立三年来的首份权威报告。报告覆盖有公开数据的、全球营业额最大的40间时尚品牌公司,涵盖奢侈品、高街、大众品牌、电商,包括服装、配饰、运动品牌等多个类别公司。

时尚透明度指数向我们展示了只有极少数品牌愿意分享它们的供应链信息。时尚产业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影响着为此工作以及享受产业成果的人。对一个产业的改变而言,透明度只是个开始,一个艰难而复杂的开始。

作为普通的消费者,全球化中微小的个体,我们对此是难以承受道德之重地选择逃避,忽略,还是在“良知”的内心微澜里能够对此予以稍加关注?在我们庞大的时尚消费背后那漫长的全球跨国生产和消费链环,一切看上去是如此遥远,实际又如此之近。

猜你喜欢
棉花衣服时尚
棉花是花吗?
棉花
早起的衣服有舞跳
小衣服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强取人衣服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
心中的“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