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华吴建冰(1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航空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信息化条件下工程造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作华1吴建冰2
(1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2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航空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
“工程造价信息化”是目前行业的新趋势,即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普及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的网络化、虚拟化。我国《工程造价行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条件下有“管理经验和创新意识”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本文结合工程造价信息化探讨了适应新形势下工程造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信息化工程造价应用型本科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建筑业呈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带动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而工程造价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造价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市场上从事计量与计价工作的人员,部分是仅经过简单的职业资格培训就上岗的,部分是由相近专业转化而来,真正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很少,本科院校中成立工程造价专业的很少,由此导致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高。因此,加强行业队伍建设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其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迫在眉睫。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依托不断发展的电脑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普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网络化、虚拟化。国外在工程造价领域应用信息网络技术产生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益,工程造价信息化在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支撑。我国仍处建筑行业蓬勃发展阶段,现有工程造价人员80多万人,造价管理人才缺口巨大,尤其是中层人才,更是严重匮乏。而中层人才的培养是本科教育的主要目标,但具有本科学历的不到25万人,其中正规高等院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毕业的人员不足l%。所以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对行业发展来说显得非常有必要。我国《工程造价行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公布,提出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条件下有“管理经验和创新意识”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工程造价信息化”是目前行业的新趋势,即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普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网络化、虚拟化。行业的发展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提出新的要求。
2.1工程造价本科培养定位不够清晰。
按实际工作中需要的不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是基层人才。此层次的从业人员具有工程技术和工程经济的基本知识,为基层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主要从事工程造价的确定工作,能熟练准确地编制和审核工程的概算、预算、结算和决算,并且对各种工程造价进行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第二是中层人员。此层次人才的最低身份为注册造价工程师。他们在基本业务素质的基础上,能准确地对各种造价进行分析,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他们还能胜任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中小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工作,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工程管理知识和技能,参与国际工程的管理。
第三是高层人才。此层次为高级专业管理人员。这个层次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应为资深注册造价工程师,主要从事一些大、中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包括项目决策、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等。
三个层次的人才能力结构如图1所示。对于这三种人才基本专业素养的培养,应该通过多层次的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实现。本科教育要以培养中层人才为目标。
但是,目前很多本科院校定位不够清晰,很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和专科几乎相同,只侧重基本技能,没有在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拔高,体现不出本科和专科的区别,也无法培养出应用型的本科人才。
图1 三个层次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能力培养结构体系示意图
2.2工程造价本科教育和企业的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据数据调查统计,企业和高校在学科教育与具体应用之间存在着差异,他们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工程造价人才最缺乏能力的问题上,如图2、图3、图4所示:
46%的高校认为学生最缺乏的能力是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最基本的技能之一),而只有5%的企业这样认为。这说明目前高校对于计量与计价的能力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对于这种能力的培养已经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反,44%的企业认为控制支付能力(工程造价拔高能力之一)是现在新毕业生最缺乏的能力,而高校中这一比例仅为18%。这说明在控制支付能力的培养方面,高校应给予更多的重视,在工程造价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增强这方面的能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项目宏观决策的培养方面,高校中无一认为这是目前工程造价管理人才最缺乏的,而在企业中有23%的人认为它是最缺乏的。对于行业和市场的需求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两者之间缺乏相互推动和沟通的机制。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校在工程造价基本技能的培养方面已经可以满足企业的需要,但是在中层人才的技能培养上还不够,高校应该根据行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自己的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图2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人才最缺乏的能力调查图
图3 企业调查分析图
图4 高校调查分析图
2.3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从工程管理专业演化而来,缺乏专业性,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显落后。
从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发展的历史看,有关高校所开设的工程造价或相关专业均来源于最初的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等学科,基本停留在工程类或管理类专业的附加层面,或只是上述专业中的一个专业方向,而并没有完全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目前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的院校,其专业课程体系均从原来工程管理专业演化而来,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开设较少,专业方向性不强,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内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很多专业课程,内容存在重复,如《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设计》存在进度计划方面的重复;而且有些专业课程之间还需要有严格的先后关系,如《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进度索赔、资金计划、偏差分析等,这些都应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加以协调和注意。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工程造价专业,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缺乏创新,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专业课程设置方向单一,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欠缺;专业课设置上轻经济方面、软件应用方面课程的教学,学生经济分析能力薄弱,软件应用能力不足。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缺乏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学生的考核方式限制创新能力的形成。
2.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虽然在当前在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的教学课时已有增加,但除去一定量的停留在计划中的“名义实习”课时后,实际可用于学生实践或动手的学时仍显不足。公共课、理论课仍占用了较多的学时。目前很多院校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实践的种类和时间上难有突破,体现出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动手能力培养,因而仍然维持课堂讲授多、课外时间较少的局面,未能实现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的目的。在学校内的实训模拟场地限制了学生更多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现有的实训设施未能符合教学实践的要求,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薄弱,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生产实习得不到深入落实。另外,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有待提高,能够适应或满足实践实训的教师总体上不多,大量年轻教师从高校(主要是教学型和研究型大学)毕业后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自身尚不能成为行家里手,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现行的教学评价机制不能满足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不能起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鼓励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创新的作用,相反还存在着制约倾向。特别是在学生实践课程成绩的评判、教师实践教学工作量的折算等方面还有待深入探索。
2.5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没有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目前,多数本科院校对于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如天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专门加入工程造价信息化相关的课程,或者培养方案中即使加入工程造价信息化的课程,但课时很少,如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重视程度远不如职业院校,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条件下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活动中系统地融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思维,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专业化软件为工具,借助严密的体验式教学体系设计,从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构建适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3.1优化教学内容。
据对国内外的工程造价行业的调研情况,解析创新型人才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结合工程造价信息化的要求,细化集成知识、能力、素质,选取课程,形成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保证整体水平的前提下,依据职业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差异,改变传统工程造价培养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质,通过调研获取毕业生主要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解析创新型人才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细化集成知识、能力、素质形成课程,选取课程形成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其中包含创新教育课程模块和“在创新活动中培育创新人才”的创新训练实践环节。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技术性比较强的行业,除了要懂得本行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规定之外,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软件操作是必不可少的要求。立体化实训课程框架中,教学PPT、教学视频、网络互动平台及教学应用软件等现代信息化手段是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这就对本科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顺应社会要求进行必要的信息化实践教学改革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安排中,要十分注重软件教学和专业课程的结合。教师不能只简单讲授软件的操作程序,而要在讲授软件操作过程的同时,将以往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和软件知识相结合。只有充分地将工程造价信息化课程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相结合进行教学安排,才能使信息化课程发挥最大的教学作用。
3.2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构建先进的信息化教学平台,配备足够的网络资源以及先进的教学软件,提供给师生进行教学或实践使用。其次,将积累丰富的专业图纸资料、建筑图集、定额等,为学生的上课、实践及毕业设计提供充足的资源。然后,将图纸资源和专业软件充分结合,设置合理的教学案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向信息化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本项目将工程造价信息化课程的设置和工程造价其他专业课程的设置紧密结合,并且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教学平台、资源库及相应的实际操作环节,增加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和案例分析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软件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建设各阶段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可以通过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压缩理论教学时间,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同时,积极探索,让工程造价信息化教学形成一套完整连贯的体系,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环节及合理的教学方法安排,让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学到更多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员。
3.3改变传统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模式。
工程造价传统的实践模式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依赖较大,而现场实践实施难度较大,且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实践环节受时间的限制只能进行点的实践,而无法进行面或体的实践。但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而采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实践,则可以克服传统实践教学的缺点。
工程造价信息化课程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有所不同,专业课程的讲解十分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达,而信息化课程则十分注重技术操作性的应用,主要是教授学生如何把曾经学过的理论知识通过软件操作实现。
学生在学习工程造价理论知识的基础之后或者同时可进行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基本分为认识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工程实习、课外实践、毕业设计。逻辑关系上遵循从感官到理性、从点到面、从面到体这样一个人类认识事物和创造事物的客观规律,见图5。
图5 能力培养模式内在的逻辑关系
构建“点面体”教学过程,在构建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探索和实践多重的实践方法:案例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模拟沙盘教学法、网络虚拟教学法等。
在信息化条件下利用工程软件使工程造价工作变得更便利和快捷。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可以采用相关软件如PKPM项目管理或者梦龙项目管理软件;在进行工程招投标课程设计时,可以采用工程招投标软件如“广联达”、“鲁班”等。
在训练指导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如案例教学法+理实一体化+网络虚拟,针对一个案例采用理论加实体模型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工程的实际状态,但是实体是静态的无法让学生感受建筑完成的动态过程,所以再用上网络虚拟的手段可以使整个操作流程非常清晰。多重实践教学的手法相结合,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简单并增添了趣味性。
工程软件的大量使用,使得教学单位对计算机机房的依赖程度大大加强,所以建设这些实践中心的时候,必须保证足够的计算机台套数和足够的网络节点,同时必须考虑不同软件的兼容性。
上述种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之前就完成从学校学习到实际岗位工作的过渡,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实训项目由验证性实训向技能性、创新性实训转变。传统的实践模式改变后,设立了专门的实训课,实现由单一课程实训向专业综合实训的转变的思路;用“现场+数字视频播放”的认识实习教学模式和“真题真做+能力本位”的课程实习教学方法;创立“三灵活、三要求、三控制”的生产实习教学方法;提出“工作过程导向的系列化”课程设计思想,促进工程造价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工程造价管理行业是建筑业的子行业之一,同时与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业和勘察设计业紧密相关。无论是建筑施工企业,还是房地产企业、市政公用设施类企业、勘察设计单位等,都设有工程造价管理岗位。建筑施工企业、造价咨询公司、监理公司等建筑行业的相关企业数量随之急剧增加,工程造价管理岗位数量必然呈现猛增的态势。在信息化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及方法都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已难以适应现时要求。信息化条件下改革工程造价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建筑行业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李伟.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创新与模式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05(2).
[2]刘胜群,谢珊珊,肖祥颜.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J].山西建筑,2007(30).
[3]严玲,尹贻林,柯洪.工程造价能力标准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
[4]刘元芳.基于国际视角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能力标准与课程体系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5]刘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理论与应用研究,2010(2).
[6]王艳艳,陈起俊,黄伟典.基于能力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4).
[7]刘芳.试论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8(6).
[8]张英,孙咏梅.谈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7(5).
2015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金资助《信息化条件下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JGB429);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信息化条件下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JB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