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琢磨给本期杂志的封面故事起个什么标题的时候(嗯,主角是国产手机界新网红OPPO),全世界似乎都在翘首期盼iPhone 7的问世。
但苹果公司的光环有些褪色了,这是大多数人心照不宣的事。距离首款iPhone发布已过去9年,苹果开创的智能手机时代经过了高速增长期,趋于平缓的迹象已经出现。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预测,今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只同比增长1.6%,这个数字曾经是10.6%。
随着每次苹果发布会惊喜程度逐级递减,缅怀乔布斯的文章又要开始新一轮的流行。为了探究大家是否还对苹果的偶像地位深信不疑,我们在知乎上发起了一个提问:对于苹果公司,什么事情是你此前深信不疑,现在又开始怀疑的?
这是个有点挑衅的问题。一个知乎网友回答说:“苹果是全球最伟大的公司;纵然乔布斯逝世,苹果依然是全球最伟大的公司。我曾对以上两点深信不疑。”言外之意,他现在开始怀疑。这是件好事。
很难说这信任是针对苹果的,还是针对乔布斯的,更难界定的是,人们赋予苹果商业创新领袖这个定义,有多少是出于市场现状,又有多少是出于内心对权威角色以及可靠商业模式的需求。在苹果之前,这种信任是属于诺基亚的。1990年代,诺基亚曾连续15年占据全球手机市场份额首位。2009年诺基亚出货量约4.318亿部,相比之下,三星2015年的出货量为3.248亿部。
无法否认苹果对诸多行业规则的颠覆,但具体到手机这样一个市场,我们不必再把那种深信不疑的观念付诸于单一品牌。
过去十年来,每一个得益于全球化商品流通的消费者,都见证了手机业陡峭而血淋淋的完整变迁曲线。在全球化时代,几乎没有一个行业像手机业这样,对消费趋势高度敏感,同时又允许充分竞争。
每个人都在改变这个行业,每个人都有一段和手机的故事。在触屏手机普及前,我还记得,一个朋友怎样惊叹于诺基亚E61金属质地的独特美感,而我喜欢摩托罗拉Q8的黑色幽默。
坦白说,我并不欣赏如今千篇一律的手机形态。功能机尽管笨拙,可形态各异,从翻盖到旋转,手中把玩更有乐趣。手机业在升级的同时,也陷入了某种平庸的境地,但它仍具有目前商业世界中难得的气象。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再次陷入贸易保护主义和商业保守主义的论调。不少行业筑起壁垒,原本雄心勃勃的跨国公司不再那么积极地拓展新市场。同样是对市场高度敏感的快消行业,对新举措谨小慎微。本期另一篇文章中,一位受访者感叹说,至少有5年,大公司们没在中国新推一个巧克力品牌了。
从一个不那么恰当的角度来看,手机业可能具有当今世界最为开放和自由的市场。在这样的商业氛围中,单一品牌很难长久保持优势,相应地,那种可供复制的稳定商业逻辑也不复存在。我认为消费者真正放弃的,并非对品牌的信任,而是对这种固有观念的信任。
OPPO被视为本土手机业一匹“黑马”,它基本是靠实用主义赢得了线下渠道,和小米提倡的互联网思路迥然不同。但OPPO并不确信这段“最好的好光”可以维持多久。这家公司从DVD时代闯荡至今,不会再对什么策略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