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步东(常州市档案局,江苏常州,213022)
推进供给侧改革做好“加减乘除法”
——关于档案工作供给侧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张步东
(常州市档案局,江苏常州,213022)
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由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今年以来的热词之一。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历来是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各级档案部门,面对中央关于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的系列要求,如何积极贯彻,主动作为?笔者认为,唯有主动在供给侧发力,做好档案工作中的“加减乘除法”,增强档案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才能交出满意答卷。
供给侧改革的“加法”是指补齐短板,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增加人口供给、提升全员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加强政策制度协调性,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对于我们档案工作来说“加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具体来说就是持续增加对新的档案形成者的指导、对新产生档案的收集、对新档案保护技术的应用,增加新的档案利用内容、新的档案利用方式渠道、新的档案利用者。
民生档案,是供给侧发力的好案例。民生档案概念的确立和具体实践,是我们档案人引以为荣的好命题,虽然从提出到现在才十几年的时间,却已经被社会所公认。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实际状况不太乐观,由于民生档案资源归属流向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各级档案馆馆藏民生档案资源有限,谁也不敢保证查阅百分之百成功,导致有相当比例的查档者未能如愿。这样的状态显然不能说是充足的供给,只能说是勉强达到合格线。健康档案、残疾人档案、扶贫档案、外来人口档案、社区档案、农村档案等等,是应该做而没有做好的事。档案部门面对查档者期盼的目光也好,面对诘问也好,没有任何借口,也没有理由推诿,只有立即行动起来,举一反三,从供给侧发力,来个理念转换、机制创新、工作改进,以业绩给予回应。避免“群众天天来、遗憾年年有、还是旧模样”的现象在我们身上一再重演。
外界诟病,大多集中在档案高端供给不足。细加分析,我们很快发现,档案馆的各种规定较多,诘疑的专家学者囿于其专业、领域对档案工作不了解,各类档案馆服务重点不同,业内对于高端供给研究不足等,都是原因之所在。归结为一点,除了外部的知晓度不高,主要在于对各种档案需求缺乏对象、领域和内容的细分,笼而统之,以不变应万变,如此焉能不招来诟病。明白了短板在何处,对于这样那样的不满意,应该不难应对和解决。当务之急的是,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档案需求的新变化,分析不同层级的档案馆所面对的服务对象,以及这些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犯形而上学、主观主义的错误。具体来说,专家学者、基层组织、普通百姓的档案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任务是区别不同情况,提供充分的供给。面对各种档案需求,如何从供给侧发力?路径有三:第一,改造传统供给,提高供给质量;第二,创新供给内容,释放新需求;第三,增加公共产品供给。
档案供给,需要优化档案人员配置。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可持续投入,改变忽视学习培养,侧重岗位使用的失衡现状,举行大范围的全员培训,提高档案从业人员本领,注意档案人力资本的充分开发使用,以适合档案事业转型发展的需要。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是“供给侧改革”中重要的子系统。实践证明,人才永远是发展的第一要务。经过多年的努力,档案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但现状依然是缺乏高、精、尖的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不足,人才的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机制还不完善,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培养、教育、管理等相关机制的建设,不断提升档案人才队伍综合素质。有了人才的支撑,补齐档案事业发展的短板就指日可待。
常州市全国劳模展示馆启动仪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减法”主要是指,政府简政放权、企业清除过剩产能、社会为企业降低成本,给企业松绑,给企业减负,激发微观经济活力。对于档案事业来说“减法”就是减少未建立档案工作的单位数、未纳入档案部门管理的档案数、应进馆而未进馆的档案数,减少未整理、编目、鉴定、数字化、开放的档案数,减少档案安全的隐患等。
整合档案资源,体现档案信息的系统性、有效性与共享性。通过物理资源整合、数据资源整合、应用资源整合,不仅仅在物理形态上实现各级国家档案馆的本行政区域内档案资料的集中,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体系和开发利用上实现集中和统一。档案资源整合既是新形势下贯彻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需要,也是实现档案资源集中统一管理的唯一有效途径。实际上,常州市档案局制定的“十三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就已对档案供给侧改革进行了超前谋划,实现“实力档案、智慧档案、平安档案、法治档案、魅力档案、活力档案”的奋斗目标已不再遥远。
健全档案资源,以丰富的档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档案需求。目前,国家档案馆档案的接受、征集主要还是以文书档案为主,专业档案由各行业档案馆保管,民生档案资源的归属流向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而从社会需要来看,专业档案、民生档案的需要往往比文书档案的利用需求更高,比如破产改制企业档案、婚姻档案、房产档案、社保档案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专业档案和民生档案的接收、征集力度,增加这方面的档案供给,在提升档案数量的同时也提升档案的质量,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档案服务。
开展建档归档,实现档案的应归尽归。建立健全对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二级单位专业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机制,确保各个行业、部门形成的民生档案及时建档、有效管理、齐全完整,为服务民生提供真实、全面、可靠的信息来源。加快民生档案资源接收体系建设。拓展档案资源建设思路,积极调整、整合馆藏民生档案资源;加快民生档案专题目录整理,形成开发馆藏资源服务民生的特色优势。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指导和规范涉民部门制定民生档案归档范围、分类大纲和保管期限等相关的业务标准,规范民生档案管理的归属与流向。加强民生档案业务建设。加强和完善民生档案整理、检索目录编制、档案数字化、档案鉴定销毁等各项业务工作,加强对濒危民生档案的抢救、保护和整合,提高民生档案管理水平。
围绕中心工作,深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加强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分析研究、深度开发,进一步创新编研形式,拓宽编研领域,提升编研质量。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树立“大档案”意识,联合社会力量多形式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策划优质服务项目,提供定向专题服务,主动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档案资政服务,充分发挥档案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乘法”是指以创新发展理念,挖掘经济发展新动力,开拓新空间,创造新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的“乘数因子”,以新产业的“几何式增长”推动经济发展。对于档案事业来说,“乘法”就是通过积极利用新的档案存储载体、传播媒体、信息技术而降低档案管理成本,放大档案利用效益,通过调动档案工作者创造性、积极性而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和质量。
提升档案的综合利用效率。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作为我们做好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综合档案馆应全面梳理并公开档案公共服务流程,编制办事指南,列明办理依据、受理部门、基本流程、办理时限、需要材料、咨询方式等内容,可通过宣传手册、网站公布等形式向社会开放。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改进服务质量,加强协调配合,主动拉动相关部门、地区、行业就涉及档案服务事项建立信息互通共享,依托“互联网+”,稳步推进网上办理和网上咨询,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多样化服务。对于档案自身而言,高利用效率,发挥更大作用,主径是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促案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建立档案数据库、建设数字档案馆室、加强馆库之间的互联互通,来全面提升档案的利用效率。
完善常州档案惠民服务品牌。进一步深化档案便民利民服务,将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一部分,统筹安排档案服务、政府公开信息服务和其他公共服务,充分运用计算机远程利用服务体系,努力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到便民利民。拓宽服务渠道,通过报送档案信息、编辑出版档案选编、举办档案展览、制作电视节目、发布网络视频、发行音像制品、推送档案信息进社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要积极把涉及民生的各类档案、信息及时整理、鉴定出来,优先提供利用,更好地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提供支持。
优化档案开发利用服务。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把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统筹安排档案服务、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和其他公共服务,努力提供一站式服务。各级国家档案馆进一步简化利用手续,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逐步创造条件,探索在公休日、节假日提供查档服务;推广“就地查询,跨馆出证”服务,不断扩大档案信息远程服务的范围和能力;整合民生档案文件级目录,积极建立本地区乃至更广泛区域的档案电子目录中心;探索和加强声像档案信息化硬件和网络设施建设,满足声像档案利用需求;切实把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建设成为各级政府指定的政务公开信息查阅场所,实现本地区政府信息政务公开资源共享。
2016年6·9国际档案日,常州市档案志愿者在人民公园雷锋广场开展档案咨询宣传活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除法”主要是指清除产能过剩、清除经济发展路上的“拦路虎”,为中国经济战车顺利前行扫清障碍。对于档案事业来说“除法”就是在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扩大分子,缩小分母,提高档案的查全率、查准率,提高本单位为档案事业发展的贡献率,提高档案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广覆盖用好“活资源”,多角度盘活“死档案”。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借用到档案工作上,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档案工作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走近人们心灵的一步。创造丰富的档案供给,发挥档案的独特作用,满足社会的档案需求,不仅决定机构和公民的社会责任、自身价值和生活幸福,也影响着一座城市、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准和文明程度。从这个角度说,社会的档案需求越是超乎想象,档案工作的责任就越重、施展的空间就越大。档案部门应不断从供给侧发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档案公共产品,满足社会档案需求,在更高的平台、更大的空间展现档案工作的魅力和作用。
档案“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是无价之宝”,档案里包含着历史、文化等大量信息。作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一是要大力开展档案征集工作,特别是注重对反映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精髓的档案,以及有地方特色的档案史料的收集管理,确保其完整性、系统性、真实性和权威性,从而为档案文化意识的形成夯实史料基础。二是要大力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深度挖掘,多出档案编研精品,把档案里的宝藏推向社会,提升社会档案意识,发挥档案更大价值。在选题上要贴近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贴近人民群众,坚持开放搞编研,坚持突出地方特色,坚持精品意识,让档案编研成果满足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的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从软实力的角度研究、建设和传播档案文化,是我们的不二之选,有必要纳入档案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补短板解决不平衡,出精品展示新魅力。每个地区或单位,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尽相同的工作中心和任务,集中力量抓中心工作,解决主要矛盾是非常必要的,但不可否认,工作中的短板会影响到整体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既要抓住工作重点,又要统筹兼顾。从某种意义上说,短板就是问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从全市来看,存在地区间档案工作发展不平衡、思路观念滞后于社会发展、改革创新动力不足等短板,必须千方百计补齐短板,推动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加强与有关单位及社会力量的合作,通过参与制作电视电台节目、开辟报刊专栏、发布网络视频、出版档案书刊、制作音像制品等形式打造档案文化精品,持之以恒地开发档案文化产品。还要根据本地区形势和社会发展需要,举办各种形式的档案展览、陈列,突出时代精神、地方特色和文化品位;支持个人或协会展示其收藏的档案;建立机制鼓励将民间珍贵档案租借给档案馆举办展览。
常州市《民国武进商会档案史料汇编》首发仪式
供给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同时做好四则混合运算。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档案工作的需求林林总总,有些是我们档案人正在做的,有些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做的,还有些压根就不认为在档案部门的责任范围。总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头脑风暴,提醒作为政府组成部门的档案部门不仅同样也有供给侧改革的问题,而且还要主动统筹兼顾、协调配合、齐头并进。因为,供给侧结构改革并不单单指向经济领域,还包括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公共服务领域,社会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复杂化,任何部门、任何行业都不可能躲进小楼成一统,档案行业也是如此。撇开具体的事由直言不讳地说,档案部门面对供给侧改革,其焦点聚集在两大问题上:一是档案部门如何顺应社会发展变化,主动在供给侧发力,主动为社会和公民提供档案利用服务?二是各级档案馆“守株待兔式”的等候服务亟须改变,档案行政部门面对各种各样的档案需求将有哪些主动作为?这两大问题明明白白摆在了我们面前。
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为指导。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则混合运算”要同步实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战略措施,大力推动“双创”“互联网+”行动计划,发挥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对档案供给升级的倍增效应,拓展档案事业区域、行业间的发展空间和存储形式、查询方式(手段)的创新,既满足社会新需求,又创造新供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档案部门要增强担当意识,积极发挥档案资源优势,通过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和科学精细的接收管理,成为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局的助推器,努力为“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