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因”的词义及其语法化研究

2016-09-18 03:38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连词句法词义

李 强



《史记》“因”的词义及其语法化研究

李强

“因”在秦汉时发生了语法化演变,具有动词、副词、介词和连词等多种语法功能。《史记》是西汉的代表语料,通过分析《史记》中“因”的词义及其语法化,可以清楚地发现:“因”的语法化是语义制约的,其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是位于连动式的第一个谓语中心位置。“因”的语法化方式是一个层级体系,而不仅是一个语法化的斜坡。“因”在秦汉时期正处于语法化的活跃期,在句法功能和语义上都具有动词、副词、介词和连词等四类独立的用法,同时这四类又存在交叉。

史记;因;语法化;层级性

一、 引言

语法化是一个实义词的实义逐渐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弱化是逐渐完成的,因此语法化是呈现出层级体系的。“因”在汉代前后发生了从动词演变为副词、介词和连词的语法化。据周俊勋[1]研究,“因”在两汉时期的语法意义表现出“有时与引进条件有联系,有时又与引进原因有歧义”,“这种不稳定性正是一个观察其词义演变机制的窗口”。

《史记》是西汉的代表作品,是研究西汉时期语言的典型材料。本文将全面描写《史记》中单音节“因”的使用情况,探讨西汉时期“因”的句法和语义功能,描写出“因”语法化的层级体系,从而揭示“因”语法化的途径和机制。

二、《史记》中“因”的使用情况

《史记》中共使用了单音节的“因”785例,具有形容词、名词、动词、副词、介词和连词等多种用法。“因”的形容词义为“亲近”,2例,名词义为“缘由”,3例,由于名词和形容词与本文关注的语法化无关,所以下面的分析不再涉及。

表1 《史记》“因”的使用情况

表1是《史记》中单音节动词、副词、介词和连词“因”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在这四类词中,副词占56.3%,介词占21%,连词占11.5%,动词最少,占11.2%,说明“因”已经发生了不同层级的语法化。

(一)《史记》中动词的“因”

1.动词“因”的词义网络涉及六个基本义项,其各自用例如:

(1)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张仪列传)[依靠;凭借]

(2)食其故得幸太后,常用事,公卿皆因而决事。(吕太后本纪)[通过]

(3)孝公既没,惠王、武王蒙故业,因遗册,南兼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秦始皇本纪)[沿袭;承袭]

(4)争於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馑疾疫焦苦,臣主共忧患,其察禨祥候星气尤急。(天官书)[ 增加;累积]

(5)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踰于沔,入于渭,乱于河。(夏本纪)[順;沿著]

(6)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项羽本纪)[乘机]

2.据周俊勋(2007)[1],“因”是“茵”的本字,本义是“草垫”。由这个意义引申出动词的用法“依靠”,然后形成一个词义的网络:

图1:动词“因”的词义网络

从《史记》中动词“因“的这些义项可以看出,动词“因”的这些词义系统也是经过逐渐演变而形成的,这些义项可以形成一个词义逐渐弱化的层级系统,尤其是动词“因”的主线引申系列“依靠>凭借>沿袭>沿着>顺”,从“因”与其组合的名词构成的语义结构分析,从“>”的左边到右边的义项所构成的语义结构遵循从“具体>抽象”的逐次变化的等级,这个等级,其实就是动词“因”词义弱化的等级。这种弱化演变尽管属于词义的引申,因为它们没有形成一个新的词类范畴,但是这种演变却是导致“因”语法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二)《史记》中副词的“因”

在《史记》中,“因”有五个副词义项,这些副词的义项是通过动词“因”语法化而来的。从这些副词“因”的用法可以看出,在动词“因”语法化为副词的过程中,其语义保留,而功能发生了变化。

1.表顺承。就;於是。表顺承的“因”,一般用于前句使用静态动词/状态动词的后一分句中,如:

(7)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夏本纪》太史公言)

(8)田忌闻之,因率其徒袭攻临淄,求成侯,不胜而奔。(田敬仲完世家)

例(7)、(8)中的“崩、闻”等属于静态动词/状态动词,由于这些动词所表达的事件属于一个完结事件,而后面小句中的动词所表达的动作又与前一分句的动词的动作在时间上具有短时性,所以导致用于后一小句句首的“因”具有了表顺承的副词用法。统计《史记》中的此类动词,有“闻、以、知、朝、失”等。

表示顺承的“因”对前句所表达的完结事件的语义限制,也可以不用动词的语义表达,但需要用一些表达完结语义的其他手段来弥补。如:

(9)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伍子胥列传)

(10)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张释之列传)

例(9)中的“有”是一个静态动词,同时该句中有一个表完成语义的“既”标明事件的完结。但是例(10)中的“朝”是一个动作动词,可以该句前有时间副词“既”,后有表示完成语义的动词“毕”,所以“既朝毕”的整个小句还是表达的是完结事件。

2.表原因。存在两种情况:

表示起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为”。用于主语之后,谓语之前。如:

(11)卿因所忠欲奏之。(孝武本纪)

(12)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蔡泽列传)

表示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此”。这种使用的条件是:如果“因”前面的句子表示“因”后面句子的原因,则“因”就表示“因此”。如:

(13)子路死於卫。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於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孔子世家)

(14)击羽婴於昆阳,追至叶。还攻武强,因至荥阳。(曹相国世家)

例(14)与例(13)不同,例(13)前面的分句是导致“因”所修饰的动作的直接原因,而例(14)“因”所在分句前面的分句是一系列顺次叙述的动作,“因”所修饰的动作是因为前面的一系列动作而导致的一种结果。因此,从语义上分析,例(14)的“因”也可以理解为“顺便”或者“乘机”,是介于表结果和条件之间的一个类别。

3.表机会[条件]。义为“乘机”。

(15)燕君送齐桓公出境,桓公因割燕所至地予燕,使燕共贡天子,如成周时职。(燕召公世家)

(16)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後,谁可代君者?”

例(15)的“燕君送齐桓公出境”是后一分句“割”的动作的前提范围,这是“范围”条件。例(16)“何素不与曹参相能”是导致“孝惠”在一般情况下不便于“问”的限制条件,而“何病”是导致孝惠能够“问”的一个条件。因此,可以认为这是“限制”条件。

4.表程度。更加。

(17)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留侯世家)

表程度的副词用法在以后的文献中很难看见。这个用法是由“因”的动词语义“沿袭”演变为“累积”,然后再语法化为表程度的副词“更加”的。

(三)《史记》中介词的“因”

介词的“因”也是通过动词语法化而来的。从介词“因”的用法可以看出,在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过程中,也是语义保留,而功能发生了变化。

(18)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本纪)[沿着]

(19)当是时,晋文公丧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丧破我滑。”(秦本纪)[乘机]

(20)然後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秦始皇本纪)[凭借]

介词在汉语中尽管与动词是不相同的词类范畴,但是由于汉语中的介词都是从动词语法化而来,且语法化的过程十分缓慢,所以不少介词除了其语法意义外,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其作为动词的语义,这些语义可以根据其搭配的名词性成分和动词性成分清楚看出,如例(18)的“东游”和“厌之”就可以揭示出“因”具有的“沿着”义,例(19)的“丧”和“破我滑”显示出“因”的“乘机”义。如果单纯根据“因”后的名词性成分来判断则不行,如例(20)的“河”不能单独揭示“因”的语义是“凭借”还是“沿着”,只有同时结合其后的动词性成分“为津”才能知道“因”为“凭借”义。

(四)《史记》中连词的“因”

连词的“因”是通过副词的再语法化而来的。连词“因”继承了副词的语义,而功能发生了变化。在句中有两个位置:

1.因此;因而。用于下一个小句的开头。如:

(21)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项羽本纪)

(22)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乐书)

(23)高祖之东垣,过柏人,赵相贯高等谋弑高祖,高祖心动,因不留。(高祖本纪)

2.因为;由于。用于上一个小句的开头。如:

(24)令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南阳,以迎太公、吕后於沛。(高祖本纪)

(25)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於季氏,因阳虎为乱,欲废三桓之适,更立其庶孽阳虎素所善者,遂执季桓子。(孔子世家)

三、《史记》中“因”语法化的层级和机制

(一)“因”语法化的层级及途径

1.从语法化的层级来分析,本文认为“因”的语法化涉及一个层级系统,“因”的语法化从动词开始是二分的,具体如图2。

第一层级是动词,第二层级是“因”从动词分别语法化为的副词和介词,第三层级是副词再语法化为连词。

图2 《史记》“因”语法化层级

2.从语法化的途径来分析,两类连词的“因”都是从副词语法化而来的。用于下一个小句的开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此”、“因而”的“因”,后面都紧跟动词或者动词短语。从语法化的规律来看,这类连词是从副词语法化的。如:

(26)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司马相如列传)

例(26)中的“因”是副词,但是表示原因,因此,我们推测表示因果的连词应该就是从这类副词演变的。

用于上一个小句的开头,出现在主语成分之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为”的“因”。如:

(27)令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南阳,以迎太公、吕后於沛。(高祖本纪)

(二)《史记》中一些存在兼属用法的“因”

语法化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常常出现一个词语既属于A类,又属于B类的 “A/B”现象。《史记》中的具体例证证明:“因”在《史记》时代可能处于语法化的变化过程中,一些变化可从《史记》中“因”的兼类情况看出。这种兼类可以分为词类上的兼类和语义上的两解。

1.词类上的兼类

《史记》中的“因”,有时既可以理解为副词,又可以理解为连词,出现兼类情况。这类情况共有38例。如:

(28)韩广至燕,燕人因立广为燕王。(张耳列传)

例(28)中的“因”出现在主语成分之后,谓语动词之前。从句法位置上分析应该是副词,但从句法功能上分析,一些学者归入连词。不过,有一些情况也很难判断,如下面例(29)的“因”:

(29)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淮阴侯列传)

2.语义上的两解

语法化的动态过程还可以从“因”的语义上的两解情况看出。在《史记》中,有5例“因”既可以表示原因的“因此”义,又可以理解为表示顺承的“就”义。如:

(30)心独悔,业已拜,因拊其背,告曰……(吴王濞列传)

(31)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郤,诈称病不朝,於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吴王濞列传)

(32)魏其度不可柰何,因言丞相短。(魏其武安侯列传)

(33)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殷本纪)

此外,还有21例既可以表示原因的“因此”义,又可以理解为表示顺承的“乘机”义。如:

(34)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秦本纪)

(三)“因”语法化的机制

1.“因”语法化的语义机制分析

“因”语法化的促进机制是语义起作用的。“因”的演变基础在于“顺承”的语义。这既可以从周俊勋[1]比较“以”、“因”和“依”三个具有“凭借”义的动词的平行语法化看出,也可以从“因”表“沿着”的介词用法与同样具有“随着”语义的动词“並”的平行语法化看出。《史记》中,“因”和“並”都有动词“随着”义,这两个动词也都具有“随着(动词)>沿着(介词)”这种相似的语法化途径。如[2]:

(35)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並世盛衰,因载其禨祥度制,推而远之。(孟子荀卿列传)

(36)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並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河渠书)

前例的“並”是动词“随着”,后例的“並”是介词“沿着”。

“因”的语法化过程始终伴随着“因”的动词语义的遗留,但句法功能却发生了变化。根据Hopper & Traugott[3]研究,在语法化过程中,词的语义常常会保留在语法化后的词类中。《史记》中介词“因”在语义上保留了不少动词语义的剩余,如介词“因”的“沿着”、“凭借”和“乘机”三个语义都是直接继承动词“因”而来。同时,《史记》中副词“因”在语义上也保留了不少动词语义的剩余,如副词义的“就”、“乘机”与动词义的“顺”、“乘机”都存在密切的关系。如:

(37)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高祖本纪)

(38)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高祖本纪)

2.“因”语法化的句法机制分析

“因”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是:因+NP1+VP+NP2。位于连动式中第一个动词的句法位置是汉语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一条普遍的规则。“因”位于连动式的第一个动词位置上,NP1是下一个事件(VP2)的条件,如下面句子中的“蜀”就是“攻楚”的一个条件:

(39)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秦本纪)

因此,上例中的“因”可以理解为介词,是“凭借”义。

“因”为什么在秦汉时期发生语法化呢?这与秦汉时期汉语语法发生的小句合并存在关系[4]。小句合并造成了“因”位于连动式的第一个谓语的位置,这种位置造成了“因”的语法化。如:

(40)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高祖本纪)

(41)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商君列传)

周俊勋[1]将“因”的发展变化过程假设为:小句移位,复合句(Hypotaxis)向包蕴句(Subordination)发展两个步骤。Hopper & Traugott[3]研究指出句间的语法化是会引起句内的语法化,句内语法化涉及虚词和词缀的形成。例(40)的“因”位于与“立之”对立的两个小句中,充当上一个小句的谓语动词。而例(41)中的“因”与“伐”是同处于一个小句中,失去谓语动词的句法特征,实际可判断为介词。

“因”语法化过程中还伴随了宾语次类化变化。动词语法化过程在伴随句法环境的变化的同时,还会有宾语次类化。作为动词的“因”,其宾语一般是具体的,这种“因·宾”用在动词前,有凭着谁或通过谁之意。凭借的对象是具体的、有生命的人,发展为抽象的、非生命的人。如:

(42)廉颇闻之因,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43)丕豹说缪公勿与,因其饥而伐之。(秦本纪)

再进一步发展,宾语就多为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方式、条件、依据、时机。如:

(44)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本纪)[工具]

(45)转祸为福,因败为功。(苏秦列传)[条件]

(46)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商君列传)[时机]

(47)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留侯世家)[方式]

四、小 结

《史记》中的“因”具有多重性质,具有动词、副词、介词和连词等多种语法功能,《史记》中的“因”在句法功能和语义上都可以兼有动词、副词、介词和连词的功能,这说明“因”在秦汉时期正处于语法化的过程中,从语法化的演变方式分析,“因”的语法化途径不是形成一个单一的斜坡,而是形成一个层级体系。“因”的语法化是语义制约的,其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是位于连动式的第一个谓语中心位置。

[1] 周俊勋.“因”表时间和原因的关联性[J]. 四川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p23、p24、p17

[2] 管锡华.《史记》单音新词新义[M]. 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p43

[3] P.J.Hopper & E. C. Traugott. Grammaticaliza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p77、p181

[4] 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A].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p3

[责任编辑:陈光军]

A Study on the Meaning and Grammaticalization of Word "Yin" in Historical Records

LI Qiang

【Abstract】The word "Yin",after grammaticalization evolution during Qin and Han dynasties, carries multi-functions as verb, adverb, preposition and conjunction. Through a study about the meaning and grammaticalization of Word "Yin" in Historical Records, a representative corpus in Historical Records, tells us that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word "Yin" is semantically restricted and its syntactic context is in the first predicate key position of a verb construction, and that its mode belongs to a hierarchy system instead of an inclination. The word "Yin" was active during the Qin and Han Period, and it has its individual syntax function as a verb, adverb, preposition and conjunction and meanwhile intersected with each other.

Historical Records, Yin, grammaticalization, hierarchy system

李强,阿坝师范学院少数民族预科部副教授。(四川汶川,邮编:623002)

I206.2

A

1674-8824(2016)03-0061-07

猜你喜欢
连词句法词义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句法二题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西夏语中的对比连词 djij2
字意与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