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璟(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漯河市中心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PNF配合电针疗法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刘晓璟(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漯河市中心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目的 探讨PNF配合电针疗法在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方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2月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电针疗法、内科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以及运动疗法综合治疗的同时辅助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疗法(PNF)训练,对照组患者除上述PNF训练外接受上述其他疗法治疗,探讨PNF配合电针疗法 对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肌力恢复状况以及ADL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F配合电针疗法能够显著提高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临床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状况,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PNF;电针疗法;格林-巴利综合征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急性感染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1],对前根、后根神经干具有较强的伤害性,导致患者神经专递速率降低,进而影响肌肉运动功能,严重者还会造成患者感觉功能障碍。电针疗法是目前临床治疗GBS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案,该治疗方案具有中医安全性高,副作用小[2],但是该疗法显效较慢,患者一般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才能达到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甚至治愈疾病的疗效。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PNF疗法GBS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研究表明,该疗法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帮助患者较为快速的恢复运动功能。本次研究通过设计对照实验对这一结论进行探讨,以下是本次研究的全部内容。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2月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男46例,女19例;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42.3±5.2)岁;GBS第I阶、第II阶、第III阶分别为29例、15例、21例。实验组男48例,女17例;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43.4±5.3)岁;GBS第I阶、第II阶、第III阶分别为28例、14例、23例。本次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临床确诊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GBS分级按照四肢近端肌力、远端肌力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如下:①第I阶:四肢近端肌力为1~2级,远端肌力为0~1级;②第II阶:四肢近端肌力为2~3级,远端肌力为1~2级;③四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2级[3]。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具体治疗方案如下:①根据患者体检结果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个性化营养支持治疗方案;②为防止治疗过程中感染的发生,适当的为患者注射一定量的免疫球蛋白,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保持患者呼吸系统通畅;③以低频率电刺激对患者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维持电刺激频率为20 m in/次;④根据患者身体状况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治疗方案,运动过程中注意劳逸结合,以诱发肌肉动力为目的,避免过度激烈运动;⑤上肢患病取患者肩瓣、曲池、外关等穴位;下肢患病取患者骸关、伏兔、血海、足三里、丰隆、解溪等穴位;呼吸障碍取患者肺俞、擅中穴;吞咽困难取患者承浆、廉泉穴,对上述穴位施行由轻到重、由浅到深。30 m in/次电针治疗。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PNF康复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如下:①辅助患者进行头颈、躯干、四肢的运动,头部运动仅为简单左右、前后的伸展旋转;②徒手接触患者肌腱、关节、皮肤表面进行神经刺激;③对患者运动障碍肢体进行伸张、牵拉辅助运动,根据患者的反应适当增加刺激力度;④患者接受上述PNF康复治疗大约20 m in后对患者进行上述电针灸治疗。以两组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状况作为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肌力改善状况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肌肉运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评分结果均较低。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肌力临床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肌力改善状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肌力改善状况对比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65 40.16±12.63 71.83±12.16对照组 65 40.42±11.95 57.64±11.97 t -1.03 4.29 P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改善状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状况评分结果比较,显示实验组患者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改善状况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改善状况对比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65 41.95±12.08 68.37±12.05对照组 65 40.83±11.86 54.59±10.52 t -0.94 5.92 P >0.05 <0.05
中医理论认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属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久病体虚型疾病[4],针灸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该疗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通过疏调阳明之经气,健脾和胃,益气活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具有临床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复发率低等特点。电针疗法是指在刺入人体穴位的毫针上,用电针机通以微量低频脉冲电流,将电和针结合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5],电针疗法将电刺激以及针刺激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了针灸治疗的疗效,而且电刺激的引入方便临床医师更加准确的掌握临床刺激参数,且针灸疗法理论、技术成果成熟,以电刺激代替手的运针,节省人力,且易于控制。
PNF疗法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以神经生理、解剖学、运动学、心理学的知识为基础创立的一种运动疗法,也是康复治疗师的治疗技术之一。本次研究通过设计对照实验探讨PNF技术联合电针灸疗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实验结果显示PNF技术联合电针疗法治疗组患者肌肉运动功能改善状况以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PNF技术联合电针疗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显著,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1] 王 宁,单守勤.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评估及康复训练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4):308-310.
[2] 肖仙祥,许锦奋.电针治疗常见精神疾病的疗程与疗效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100-101.
[3] 赵 耀.PNF技术在临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8):16-17.
[4] 辛 宁,张桂珍,徐贵侠,等.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3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3):274-275.
[5] 曹 瑾,唐银杉,李志刚.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0):3177-3179.
本文编辑:王 琦
R745.43
B
ISSN.2095-6681.2016.15.1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