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卢 欣
种粮要先解决基础性问题
■ 文 / 卢 欣
最大限度地追求粮食的优质高产是每一个种粮农民的心态,宋永久也不例外。但他认为,光靠规模化种植还不够,关键在于选种和农业技术。
2014年获“全国种粮大户”称号,创办的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因为种粮,如今上海齐茂粮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永久,已成为当地响当当的人物。只要提起他,人们就会说起他种粮的事。宋永久也承认,是种粮才让他和成员有了今天稳定的生活。因此,他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与成员们一起多种粮、种好粮,通过种粮走上致富道路。
合作社的农机在进行机械化作业
目前,齐茂粮食合作社已经拥有成员30多名,种植基地3500亩,年产值约1000万元,种植粮食的利润为200多元/亩。这样的收入看起来虽然不是很高,但与以前种粮年年亏钱相比却有着巨大的差别;除了种粮,成员再通过到合作社务工等获得一些工资收入,在农村也能过上不错的生活了。而作为合作社种粮的带头人宋永久,收入更是与以前有着天壤之别。
今年50岁的宋永久,是崇明县(2016年7月,崇明撤县为区,隶属于上海)港沿镇惠军村人。他出生于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0岁辍学,此后开始挣钱养家,他卖过棒冰、学过木匠、干过理发、承包过土地种植棉花,到其他地区养蟹、卖化肥、收购粮食……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而在收购粮食期间,宋永久的人生出现了转折。那一年,他刚好35岁。宋永久在崇明团结沙地区收购粮食时,结识了一位在当地承包土地的浙江老板,承包面积达5000多亩。聊天时,宋永久了解到那个浙江老板因不会种田再加上没时间管理,导致粮食产量较低,便有意无意地表达了自己想种粮的意向。几天后,浙江老板主动打电话联系宋永久,雇他种粮。宋永久当时表示,想承包2000亩土地,浙江老板也答应了他的要求。一年干下来,他为浙江老板创造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自己也赚了一些钱。此后,宋永久就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种粮事业。
2007年的一天,宋永久到惠军村村委会办事,正好惠军村想筹建一个合作社,因宋永久有规模化种粮的经验,惠军村党支部书记希望他带头组建一个合作社。在惠军村村委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宋永久流转了惠军村1000亩土地,种植水稻和小麦,并联合其他种粮大户成立了齐茂粮食专业合作社。
经过多年的打拼,宋永久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种粮经验,也学习了一些管理经验,对于管理合作社,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
最大限度地追求粮食的优质高产是每一个种粮农民的心态,宋永久也不例外。但他认为,光靠规模化种植还不够,关键在于解决种粮的基础性问题,首先是选种和农业技术。于是,他时常向崇明县农业技术部门的专家请教,选用的水稻品种都是符合国家优质米标准的“花优14”“秀水134”等,并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等先进的农艺措施,大大提高了水稻单产。同时,合作社还积极与上海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行合作。2013年在上海农科院支持下,合作社成立了现代农业研究所;与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建立了水稻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并将教授们的科研成果转化到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尝试种植具有保健功能的黑稻、巨胚稻、益肾稻等保健大米,并向市场销售,上海师范大学植物种质资源开发中心教授董彦君研发出了100多份水稻种质资源,其中有5种功能稻米在合作社的种植基地推广;还与崇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试种拟推广的稻麦新品种;与崇明县种子繁种及供种单位合作建立种子良繁基地,提供小麦“扬麦158”“大麦沪麦22”、单季稻“秀水134”等优良品种,供成员和崇明县种粮户种植。此外,在收获季节,合作社还会邀请社会各界对合作社种植的优质大米品种进行米质品尝,选择吃口好、营养丰富的优质大米新品种,供下年种植。
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宋永久知道,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为此,在当地农机部门的指导下,宋永久将每年收获后留下的秸秆就地粉碎还田,这样既疏松了土壤,避免了耕地板结,同时腐烂的秸秆又可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肥力,从而减少化肥使用量。这一举措,获得了成员们的认可,大家纷纷实施秸秆粉碎还田。由此,宋永久开始在合作社中大力推行秸秆还田,降低种粮成本。
随着粮食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用工量也随之增大,令宋永久最头疼的是在农忙时节劳动力严重匮乏,看着成熟的水稻或是麦子不能及时收割,特别是遇上下雨天,就要烂在田里,心里十分着急。于是,他想到了村支部书记,请他出出主意,在村支部书记的帮助下,他联系到了当地农机部门,农机部门建议他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现粮食生产的机械化。合作社先后购置了收割机、播种机、中小型拖拉机、推土机、粮食烘干机等农机具,进行机械化作业,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目前,合作社已经拥有播种、施肥、喷药、收割等各类农机具20余台,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此外,为进一步解决用工难问题,合作社将历年的积累投入到仓库场地建设,目前拥有标准粮食仓库2000平方米,水泥晒场7000平方米,并配置了烘房。
合作社成员正在查看秧苗
解决了种粮的基础性问题,合作社考虑的就是如何提高粮食的附加值了。为此,合作社对种植的粮食进行了绿色食品认证,并注册了“天麗久香”绿色生态大米商标。由于品质好、绿色生态,优质大米投放市场后受到市民青睐。如今,合作社生产的大米,常年销往江南造船厂、上海市福利院、学校等企事业单位。
随着收入的提高,成员的种粮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目前,合作社已经流转了村里90%的土地种植粮食。不过,宋永久表示,现在成员通过种粮虽然能增加收入,但与外出打工比起来,收入还是较低。因此,他打算把合作社种植的粮食打造成一个有名气的品牌,以进一步提高附加值;同时建立起粮食烘干保藏中心、农机服务中心、高产示范中心、良种繁育中心。这些远大的目标,宋永久觉得光靠自己还不够,后继有人才行。于是,他说服自己的儿子加入了合作社,手把手地向儿子传授水稻、麦子种植技术。他想在与“农二代”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心中的种粮梦想。
栏目编辑:孙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