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芳
双侧前臂静脉图谱联合护理干预减少化学性静脉炎的效果分析
何芳芳
目的:观察采用双侧前臂静脉图谱和综合护理干预行外周静脉化疗,对减少化学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30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双侧前臂静脉图谱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化疗结束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化学性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5%、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双侧前臂静脉图谱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进行外周静脉化疗,有效地减少化学性静脉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保证化学治疗疗程的顺利实施。
肿瘤;化学性静脉炎;双侧前臂静脉图谱;护理干预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1]。大剂量多种化疗药联合使用提高了抗肿瘤疗效,但化疗疗程长,长期在外周静脉输注高浓度、多品种、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并且外周静脉反复多次穿刺损坏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影响化学治疗疗程的顺利实施。据文献报道,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发生率达57.6%[2]。2014年我科建立静脉安全责任小组,为化疗患者应用双侧前臂静脉图谱合理选择外周静脉,降低了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应用DP方案,自愿接受外周静脉化疗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40~68岁,平均58岁。其中食管癌25例、肺癌5例,外周静脉化疗至少4周期。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静脉化疗60人次),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用药剂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血管评级方法参照Hagle等[3]研究的血管评级标准对患者血管进行评估。0级:成人常见浅表血管;明显固定的血管;能摸到的粗血管;Ⅰ级:手足浅表一般小血管;滑动的中血管;能摸到的中小血管;Ⅱ级:手足小血管不清晰;滑动小血管,指尖小细血管;肥胖病人血管能触摸到;Ⅲ级:休克、大出血、脱水等血管不清晰;长期输液血管硬化不清;不明显,触摸不清血管,反复穿刺硬化血管。
1.3静脉炎的判断标准静脉炎的判断标准采用美国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的判断标准[4]。既Ⅰ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轻微疼痛;Ⅱ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中度疼痛;Ⅲ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重度疼痛。1.4护理方法两组病例均为首次使用化疗药,双侧前臂外周静脉有2条以上的0级血管,化疗方案为DP方案(多西他赛d1顺铂d2-4)。完善相关检查后,化学药物剂量因人而异。责任护士对患者双侧前臂静脉进行评估,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均由工作5-12年、专业知识强、静脉穿刺技术优秀的护士执行。
1.4.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嘱患者按时用药,化疗期间清淡易消化饮食。
1.4.2观察组。给予双侧前臂静脉图谱联合综合护理干预。①应用双侧前臂静脉图谱:对患者双侧前臂外周静脉进行评估,在双侧前臂静脉图谱中标出每次输注化疗药物的静脉及穿刺部位、化疗药物名称、浓度、滴速,四天的化疗药避免在同一条静脉输注。②心理干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满足患者合理需求,讲解清淡易消化饮食可以减轻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使患者从内心减少对化疗的恐惧。③行为干预:嘱患者化疗前10分钟排空大小便,防止在输注化疗药物时因入厕导致化疗药物外渗。④预见性局部用药:选定化疗所用外周静脉,以此静脉为中心,直径10cm涂抹地塞米松软膏2次/天。每天化疗结束后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10cm涂抹地塞米松软膏4次/天,连涂三天。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分别有60人次患者化疗,对照组共发生静脉炎9例,其中I级7例,II级1例,III级1例,发生率15%;观察组采用了给予双侧前臂静脉图谱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共发生静脉炎2例,其中I级2例。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静脉炎比较[例(%)]
2.2两组患者化疗满意度比较两组分别有60人次患者化疗,化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照组共发出满意度调查表60份,满意42人次,发生率70%;观察组共发出满意度调查表60份,满意58人次,发生率98.33%。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3.1双侧前臂静脉图谱降低了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通过双侧前臂静脉图谱了解外周静脉评级情况和化疗用药情况,可以合理有计划的在外周静脉完成化疗并规避了回忆性反应和机械性静脉炎。通过对化疗患者采用双侧前臂静脉图谱和综合护理干预有效地减少了化学性静脉炎,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化疗的依存性,保证化疗计划的顺利实施。
3.2双侧前臂静脉图谱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双侧前臂静脉图谱的使用优化了静脉治疗安全管理,促进了静脉安全责任小组成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使患者掌握了一定的外周静脉保护知识,提高对化疗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减少了对化疗的恐惧性,积极参与外周静脉保护,加强了静脉治疗过程中的观察并及时向静脉安全责任小组成员反馈,对预防静脉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静脉安全责任小组成员反复健康宣教及有效的沟通下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是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5],减少化学性静脉炎发生的关键在于早预防、早发现和早防治,双侧前臂静脉谱图在静脉治疗安全管理中起到记录的作用,也加强了护士对患者随访的针对性,在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工作中作用显著,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静脉安全责任小组成员的综合素质与责任心是内在的保证;综合专业知识与精湛的护理操作是成功的前提;严格的护理操作规程与外周静脉计划性使用是预防静脉炎的关键;患者的积极配合是外在因素;及时、规范的检查及反馈是护理工作进步的动力。在未来化疗的过程中融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建立静脉治疗安全管理系统,制定一套严谨、规范的防治化学性静脉炎的操作流程,并且加强落实与监督,才能持续、有效的预防化学性静脉炎。样本量偏少是本研究的局限性,今后可以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进行多中心的研究。
[1]杨青.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护理的新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 (6):1070-1071.
[2]王利端,邢炜.化学性静脉炎的防护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1):101-102.
[3]Hagle ME,McDongagh JM,Rapp CJ.Patients with long-term vascular access devices:Care and complication[J].Orthop Nurs,1994,13(5): 41-52.
[4]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68.
[5]蒋笑怡,卓睿,李铁.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护理现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7):2841-2842.
A
1004-2725(2016)01-0075-03
733000甘肃 武威,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放疗二科
作者:何芳芳,E-mail:39724433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