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编纂两岸专家学者精诚协力、贡献智慧
——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增进两岸间文化交流
1月8日,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发布会暨2015两岸大学生汉字文化创意大会作品展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至此,自2010年开始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以来,两岸专家学者们秉持“积极推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求同存异”的方针,同心协力、全力全策、贡献智慧,使这一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迄今5年来,已先后完成出版了《两岸常用词典》《两岸差异词词典》《两岸生活常用词汇对照手册》《两岸科学技术名词差异手册》《两岸通用词典》《两岸常用科技词典》等书,以及开通“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而《中华语文大词典》正在编写过程中,预计2018年出版。这些词典的出版,是两岸文化交流中的一件大事,必将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重要贡献。
由于曾经隔绝对立并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发展,海峡两岸在汉语言文字的具体使用和外来词语的翻译使用上,出现了部分字词的形、音、义差异。尤以科技词语为多;计算机科学名词完全相同的只有58%,相对较好的基础学科物理学也有约20%不一致。
台湾政治家宋楚瑜曾在访问清华大学时发表演讲,为表达喜悦之情,他说道:“我今天晚上特别窝心。”台下观众一下愣住了,明明这么高兴为何还说窝心?原来,台湾人讲“窝心”是十分高兴的意思,跟大陆人说“窝心”的意思正好相反。台湾作家杨渡有一次到访大陆,在餐馆用餐时,菜单上一道“炒土豆丝”引起了他的注意,不禁感叹大陆的厨师手艺高明,竟能把土豆切成丝来炒,可等菜端上来一看,不就是炒马铃薯吗?原来,在台湾,“土豆”指的是“花生”,所以杨先生才会以为炒土豆丝就是炒花生丝,本想一饱眼福却因此而略感失望。
其实,两岸词语差异早就引起关注。1993年“汪辜会谈”达成的协议中,就包括探讨两岸科技名词统一的内容。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指出,海峡两岸分离将近半个世纪,有很多重要事项要谈,而在第一轮会谈中就把两岸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列入协议。1994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把两岸科技名词的交流、对照与统一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明确方针、政策、任务及办法。此后,两岸两会因种种原因对话中断,但两岸专家学者统一科技术语的对话从未中断。
直到两岸开始“解冰”以来,为化解两岸语言用字上的歧异,2009年,第五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中有7项语言文字方面的建议,其中提出“鼓励两岸民间合作编篡中华语文工作书”倡议。
为贯彻落实《共同建议》精神,进一步推动两岸经贸文化交流,促进两岸民众的沟通交流,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2010年初两岸分别成立小组,启动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等工作。
自两岸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以来,从2010年3月第一轮会谈到2014年8月第十轮会谈,两岸专家学者经过5年多奋力拼搏、共同努力,两岸语言文字交流合作不断取得系列阶段性成果。
从第一轮会谈以后,进展迅速,成就显著。2012年,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大陆编委会与中华文化总会分别在北京、台北同时举行合作成果发布会,同步开通了大陆版、台湾版“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出版了《两岸常用词典》,大陆举办了赠书仪式,完成了两岸科技名词术语43个学科的对照工作。2012年7月,“推广使用《两岸常用词典》和加强中华语文知识库的建设”写入了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2014年7月,两岸合作进一步深化,双方在浙江绍兴成功举办2014两岸大学生书法艺术交流夏令营;大陆相继出版《两岸生活常用词汇对照手册》《两岸差异词词典》,使两岸合编的中华语文工具书更加贴近百姓生活,真正方便民众交流,对于往来于两岸的商贸人员、旅游者、学生来说具有特别便利的作用。2015年12月,《两岸通用词典》《两岸科技常用词典》也相继出版。
2014年8月27日,两岸中华语文工具书合作编纂工作第十轮会谈在北京举行
这5年来,是双方深度交流、相互学习、增进感情的难忘过程。两岸的语汇和字体有一定差异,这是现实存在,双方也有这样说、那样说,这样写、那样写的理据;但是参与其事者以对两岸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兢兢业业,彼此无障碍地时时沟通,所以才能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如期地交出了很好的答卷。
如今,以两岸中华语文工具书合作编纂工作为平台,两岸语言文字交流机制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中的语言文字交流合作建议正在逐步实现。两岸语言文字方面的合作, 为两岸语言文字化解歧异,促进两岸文化更深入地交流沟通开创了新的局面,并将为两岸语言文字化异为通、增进两岸民众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做出重要贡献。
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的台湾总召集人杨渡说:“通过互联网,两岸年轻人的用词逐渐趋同。大陆有很多流传到台湾的名词,比如‘山寨’‘平方米’(以前台湾叫‘平方公尺’)。”两岸专家编纂语文工具书就是要“求同存异,异中求通”,保留彼此的“常用”,认识彼此的“差异”,以求得在彼此交流中统一通用。
台湾世新大学的李孟同学认为,两岸人民都在发展属于自己使用的“火星文”。现在两岸人民往来密切,再加上媒体的传播,使得一些语言成为两岸通用语,其中以“666”“很牛”等形容词居多。杨渡还举例说,台湾年轻人爱用的“吐槽”“呛声”,大陆年轻人爱用的“小三”“山寨”等都传播得相当快。年轻人透过网络了解彼此的流行文化是个好现象。
近年来,“衰”(倒霉)、“赞”(好极了)等源自闽南话的台湾口语开始出现在许多大陆网民笔下,“作秀”“封杀”“福祉”“愿景”等台湾常用词也成为大陆媒体的常用词,“愿景”一词还被收入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而大陆民众原创的“给力”“海归”“不差钱”等词也在台湾流行开来。
“家私”一词在台湾指“工具”或者“武器”,在香港指“家具”,在大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则解释为“家产“。但近年来,“家私”一词在大陆也出现了“家具”的用法,这说明随着两岸四地交流的日益密切,词汇开始出现沟通和融合的趋势。
另一方面,台湾的古语保护工作做得较好,许多在大陆普通话里已经沉寂的古词语,仍以较高的使用频率活跃在台湾人的语言中。比如:早上打招呼,大陆人说“早上好”,而台湾人会说“早安”;大陆人说“下午好”,台湾人会说“午安”。这些夹杂着文言意味的词语是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重要体现。两岸的开放交流使得语言交流日益频繁,而语言上的交流共享,也会进一步助推文化的交流共荣。
汉语和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华全体儿女共同继承的民族遗产。珍惜汉语和汉字,就是珍惜自己辉煌的历史,就是珍惜优良的传统,就是珍惜会比我们更加高明的子孙。
语言和文字,在历史长河中时时演变,因为它们是直接反映和记录人们生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生活时时在变,语言和文字自然也要变。两岸语言文字的差异,就是分头演变之果,是特定历史环境之使然,其实也是对汉语汉字的传承和丰富,都应该得到尊重、珍惜。后续的《中华语文大词典》还在编纂中,而两岸的语言和文字之间还有很多差异需要认真研究。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只要秉承在这次实践中充满着的珍惜、尊重、真诚、友爱的精神,就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拦阻我们的合作和交流,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不能解决。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禄兴认为,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两岸都希望提高交往效率,希望语言、文化进一步融合。语言往往充当着文化、经济、贸易等交往的“急先锋”角色,只有把语言问题处理好了,其他交往才能顺利发展。海峡两岸有着中华民族共同血脉,汉语是共同使用的语言,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多方面原因,一些用词用语逐渐产生差异。认同感是两岸统一的基础。作为使用语言的主体,如果能够明白彼此所使用词语的含义,亲近感、好感、认同感就会自然而然地增加。
其实,厘清语言用字差异,不仅局限于此类词典的编辑出版发行,在两岸各领域交流中,早已进行着此类“化差异为认同”的工作。“找出差异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化异为同,把这个差异消化掉,要把它变成一个统一的东西。”《两岸通用词典》的大陆主编、著名语言学家李行健教授如是说。
为了进一步挖掘两岸语言用字中的差异,以实现两岸沟通交流的无障碍化,两岸民众及有关方面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将沟通的渠道灌满诚意与友爱,从而带动两岸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