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进凯,蔡铁刚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洛阳471023)
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藏大沟口金矿区找矿前景分析
侯进凯*,蔡铁刚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洛阳471023)
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藏大沟口金矿区属东昆仑造山带,西藏大沟印支—燕山期金、锑成矿带。在综合分析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化)体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区找矿前景做了分析,认为找矿前景比较好。
西藏大沟口;金矿;找矿前景分析
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藏大沟口金矿区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东南约100km处,笔者单位2014年在该矿区开展了矿产勘查工作,结合取得的新认识和以往地质工作资料,对矿区找矿前景做了分析,以期对以后找矿工作有一定启发。
本区处于昆仑山中东段,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东昆南断裂以南的华南板块鲸鱼湖—阿尼玛卿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缝合带[1],区域地层区划属巴颜喀拉—羌北地层区之阿尼玛卿山分区和巴颜喀拉山分区[2]。
1.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晚石炭世—中二叠世树维门科组(C2P2s)和早—中三叠世昌马河组下段(T1-2c1)。树维门科组分布于西藏大沟断裂(F1)以北,岩性主要为结晶灰岩夹砂质板岩、变质长石石英砂岩等,地层倾向130°~200°,倾角38°~75°。昌马河组下段分布于西藏大沟断裂以南,岩性主要为砂质板岩夹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千枚状板岩等,地层倾向137°~183°,倾角31°~43°。两套地层呈断层接触。
1.2构造
区内小型褶皱构造较发育,主要表现为局部板理扭曲、产状紊乱。由于地表覆盖重,区内已发现的断裂构造主要为区域性的西藏大沟断裂(F1)。F1呈北东东向从矿区中北部通过,出露情况很差,以破碎带为主要表现形式,宽100~200m。断裂性质为逆断层,断面北倾,倾角40°~50°。带内岩石破碎,局部呈泥状,主要由泥质板岩、含炭泥质板岩、千枚状板岩、砂质板岩、结晶灰岩等组成,局部岩石具硅化、绢云母化。带内有石英脉产出,规模大小不等,长度一般20~80m,宽度一般1~2m,产状各异,但均较破碎,呈透镜体状或网脉状,局部具褐铁矿化。
1.3岩浆岩
区内目前未发现岩浆岩。但石英脉较常见,多以顺层产出,呈透镜体或网脉状,延伸不长,白色、灰白色,局部具褐铁矿化,主要分布在昌马河组地层中,分布无规律。走向以北东东向为主,其次为北西西向,宽0.8~7m,长20~100m。石英脉普遍矿化较弱,初步分析认为矿区内广泛分布的石英脉主要为区域变质作用时形成,并非后期侵入,与成矿关系不大。
从最早1989年的1∶50万区域化探扫面,到1994年、1995年的2次Ⅲ级异常查证,再到2007年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最近2014年的1∶1万土壤测量,均证实了本区异常的存在,而且异常重现性好,套合度高。
2.1元素富集、分异特征
矿区元素特征值见表1。从富集特征来看,As、Sb为强富集元素,Au、Ag、Cu、Pb、Zn、Bi为富集元素。从分异特征来看,Au为极强分异元素,As为强分异元素,Ag为弱分异元素,Cu、Pb、Zn、Sb、Bi为均匀元素。其中金为富集元素,且极强分异,成矿可能性大。
2.2土壤异常特征
2014年通过1∶1万土壤测量对以往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了分解,圈出AP1、AP2、AP3和AP4共4个以金、砷、锑为主的多元素综合异常(图1)。异常沿西藏大沟断裂(F1)构造呈北东向带状展布,显示了异常受F1控制的特点。
表1 测区土壤元素特征值表
图1 西藏大沟口金矿区综合异常图
(1)综合异常AP1。该异常位于矿区西北部,是一个以金、砷、锑为主的多元素异常(图2),面积0.70km2,呈不规则带状,西部未封闭,总体上呈北东向分布。异常规模大,强度高,Au峰值386×10-9,As峰值1068×10-6,单元素异常套合程度高,浓度分带性明显,且呈现出多处浓集中心,具矿致异常特征。异常特征值详见表2。异常区内出露树维门科组灰岩和昌马河组板岩,西藏大沟断裂(F1)从异常区中部穿过。
(2)综合异常AP3。该异常位于AP1东部,是一个以金、砷、锑为主的多元素异常,面积0.07km2,呈不规则状。异常强度较高,Au峰值136×10-9,单元素异常套合较好,浓度分带清晰,浓集中心明显。异常特征详见表3。异常区内出露树维门科组灰岩和昌马河组板岩,西藏大沟断裂(F1)从异常区中部穿过。
图2 西藏大沟口金矿区综合异常AP1剖析图
2014年通过对土壤异常的踏勘检查及槽探揭露验证,在主要异常区内发现含金蚀变破碎带1条,金矿(化)体2条,位置见图1。
S1号含金蚀变破碎带位于西藏大沟断裂(F1)上盘围岩—树维门科组地层中,地处异常AP1中心,走向北东,与AP1长轴方向一致。蚀变带长约850m,宽1~ 2.3m。带中矿化体倾向150°~170°,倾角34°~50°,Au品位(0.13~0.56)×10-6。矿化体主要由碎裂硅化泥质板岩、碎裂硅化砂质板岩和网脉状石英脉组成。
K1号金矿(化)体位于西藏大沟断裂(F1)构造带内,地处异常AP1中心,走向近东西向,长约130m,宽1~3m。矿化体主要由褐铁矿化石英脉和碎裂硅化板岩组成,Au品位(0.1~1.40)×10-6。
K2号金矿化体位于西藏大沟断裂(F1)构造带内其下盘围岩中,地处异常AP3中心,走向北东,长约175m,宽2m。矿化体岩性主要为碎裂硅化炭质板岩和网脉状石英脉,Au品位(0.1~0.2)×10-6。
表2 综合异常AP1特征值一览表
(1)在土壤异常AP1内发现S1号含金蚀变破碎带和K1号金矿(化)体,在AP3内发现K2号金矿化体,说明异常AP1、AP3为矿致异常;在西藏大沟断裂(F1)内发现K1号金矿(化)体和多处金矿化线索,说明F1为含金构造。土壤异常整体上沿F1呈北东向带状展布,推断异常是由F1及其次级构造引起,异常区带为一条金矿化带,具备较好找金前景。
(2)矿区化探异常中金矿头部元素As、Sb发育,与Au套合好,表明本区剥蚀程度小,金矿化体向深部可能有品位增高的趋势,前人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3-4]。异常区内地表已发现含金蚀变破碎带、金矿(化)体,Au最高品位1.40×10-6,因此,本区找到有价值的金矿床希望较大。
表3 综合异常AP3特征值一览表
(3)矿区大面积分布的三叠系昌马河组地层含金性好,其中的千枚状板岩、板岩、砂岩、千枚岩等岩石中金含量高于克拉克值数倍以上[5],很可能为区内金矿成矿的矿源层,在内生地质作用下,金活化、迁移、局部富集成矿的可能性大。
(4)矿区位于西藏大沟印支—燕山期金、锑成矿带上,近年来该区带在金异常检查中发现一批金矿(床)点。位于矿区南部的格尔木市西藏大沟南金矿普查区,地表矿化较弱,但近几年通过深部工程控制,共圈定金矿体29条,估算金金属量数吨,金品位0.3~9.23g/t,平均品位3.0g/t。本区与该金矿普查区位于同一金锑成矿带上,成矿地质条件相似。因此,本区地表已发现的矿化体或矿化线索虽然品位较低,但不排除深部有工业金矿体存在的可能,有待深部工程证实。
(5)根据矿区已发现的金矿(化)体的产出位置及地质特征,初步推断找矿方向应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主攻地区应为AP1异常区F1附近。
综上所述,本区找金前景比较好。由于本区工作程度较低,对矿区找矿前景主要做了定性分析。结合以往工作手段和效果,建议下步工作主要考虑在物探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深部钻探验证。
[1]张雪亭,杨生德,等.青海省板块构造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2]张雪亭.青海省区域地质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
[3]文美兰,张向文,熊健.青海西藏大沟金矿AS117-3普查区物化探找矿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8,44(6):79-84.
[4]李伟成,马文虎,王贤孝.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藏大沟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J].城市建筑,2014(6):327.
[5]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青海省格尔木市大格勒沟地区J46E023021等十幅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及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成果报告[R].2010.
P61
A
1004-5716(2016)05-0149-05
2016-01-04
2016-01-04
侯进凯(1978-),男(汉族),河南滑县人,工程师,现从事矿产勘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