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净任思媛:梨园新秀女子好“裘”

2016-09-14 12:17沈童
新青年 2016年9期
关键词:京剧院戏迷花脸

沈童

“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金石言永不忘铭记心旁。前辈的忠良臣人人敬仰,哪有个殉私情卖法贪赃!到如今我坐开封国法执掌。杀赃官除恶霸伸雪冤枉,未正人先正己人己一样,责己宽责人严怎算得国家栋梁……”2016年5月14日,在大连宏济大舞台演出的京剧《包龙图—赤桑镇》一折中,当这段戏迷耳熟能详的裘派花脸经典唱段响起时,饰演包拯的演员那宽宏圆润,如洪钟大吕般的嗓音立即赢得观众热烈掌声,不少人称台上的包拯扮相端庄,嗓音醇厚,唱做颇有裘派神韵。特别当大家知道饰演黑脸老包的是一位年轻女孩后,更是赞不绝口,连称“没想到,难得、难得!”

京剧中的花脸,业内称净行,饰演的角色都是男性,由于唱腔粗狂、大开大合等特性,女花脸少之又少,堪称凤毛麟角,一个年轻女孩怎么喜欢上了京剧,尤其花脸这个行当?很多人对她的成长之路充满了好奇!

父亲启蒙,老艺术家慧眼识珠踏上从艺路

女孩儿名叫任思媛,1987年10月出生于渤海边上的辽宁省葫芦岛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个戏迷,酷爱京剧,且多才多艺,既能演唱,又会拉京胡,工作之余的最大爱好,就是观看电视戏曲节目,或反复播放各个行当的录音,记录曲谱。任思媛生长在这样一个皮黄悠扬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渐渐喜欢上了京剧,咿呀学语后跟父亲和电视、录音机学会了不少唱段,尤其当电视播放戏曲节目时,她总喜欢手舞足蹈的跟着模仿,比比划划的有模有样。

2000年,辽宁电视台推出一档戏曲栏目——《戏苑景观》,其中有一个环节叫《戏迷擂台赛》,每一期都根据报名,选出几个戏迷打擂比赛,争夺擂主。任思媛每次看到这个节目,都聚精会神,心中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父母看在眼里,几个月后带着任思媛赴沈阳报名参加了《戏迷擂台赛》。任思媛知道自己能参赛不易,小小年纪的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绝不负父母的疼爱。开赛后,她稳扎稳打,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最终技压群芳,一举夺魁。这场比赛结束后,作为擂主,任思媛又接着参加下期节目的比赛,没想到她的发挥越来越好,竟连战连胜,蝉联三届擂主,打破了戏迷擂台赛开赛以来的记录,深受观众喜爱。

《戏苑景观》栏目组艺术顾问,沈阳京剧院原院长、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麟童,看了任思媛的表演,慧眼识珠,认定她是个学戏的好苗子。于是主动找到辽宁省艺术学校校长,详细介绍了自己对任思静演唱的看法和她的家境,提出“你们考考看,如果行能否在学费上给些优惠”。李麟童毕竟是知名艺术家,艺校校长觉得他看好的孩子一定不错。就这样,艺校给了任思媛一次考试机会。考试那天,李麟童亲自带任思媛来到考场。面对艺校几位领导,任思媛沉着的演唱了《赤桑镇》与《铡美案》选段,她的演唱深深打动了几位校领导,大家都觉得这个小女孩有天赋,是个可塑之才,一致同意接收她,并在学费上给些优惠。就这样,任思媛插班进入2000级京剧表演班并迈出了踏上从艺之路的第一步。

勤奋好学,名师青睐拜入“裘”门

任思媛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她深知自己是插班生,同学们比自己入学早,自己唯有勤学苦练才能迎头赶上。因此任思媛学习特别刻苦。花脸表现的都是性格气质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这个行当与“生”和“旦”行最大区别在于,演员要用浓郁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勾脸,然后再佩戴头上饰物,为了化妆后身体比例不失调,演员都要剃光头。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孩儿,正是爱美的年龄,这对于任思媛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挑战,可为了自己喜欢的京剧,她毫不犹豫,一下剃掉了自己的一头秀发。

正是有了这种为钟爱的京剧事业甘愿吃苦、甘愿牺牲的精神,任思媛很快在同期学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先后参加了辽宁省文化厅组织的“上海世博会辽宁文化活动周”演出、庆祝建党90周年辽宁省优秀剧目进京展演等许多大型演出,每次她的演出都能受到业内人士和观众的好评。2002年,著名花脸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先生到沈阳演出《红灯记》,戏校邀请袁先生到学校讲课,期间校领导安排任思媛在大师面前演唱一段,她一开嗓袁先生眼前一亮,不时点头,眼中露出赞许的目光。下课后回到住所,耄耋之年的袁世海似乎意犹未尽,摸着自己的鼻子反复琢磨,边琢磨边对身边陪同人员说,“一个女孩子,怎么会喜欢花脸呢?不仅喜欢,怎么还会用这儿发声……嗯,这孩子错不了!”能得到国内京剧净行大师级前辈的肯定,任思媛学习更加发奋,练功更加刻苦,毕业时由于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突出,被保送到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成为享受辽宁省优秀京剧人才一等奖奖学金的学生。

2006年著名京剧裘派表演艺术家李长春随中国京剧院来沈阳师范大学演出,任思媛一直非常崇拜这位裘派传人,听闻消息,正放假在老家的她,立即从葫芦岛赶回沈阳观摩学习。不久,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聘请李长春为客座教授,来校授课培养学生,任思媛得知非常兴奋,认为如能得到这样一位裘派名家指教,对提高自己艺术水平必定有极大帮助。

2010年任思媛完成大学学业,正巧这时沈阳师范大学在辽宁省领导关怀下成立了“辽宁实验京剧团”,任思媛等这一届优秀毕业生有幸留校进入剧团工作,在“辽宁实验京剧团”成立大会上,有关领导问他们对未来剧团建设有何意见和建议时,任思媛,提出想拜李长春为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她的这一想法立即得到领导支持。当有关方面与李长春商谈此事时,对任思媛的天赋、人品、性格和刻苦学习精神已有了解的李长春,二话没说,爽快答应下来。2010年10月20日,任思媛如愿以偿拜在了裘派传人李长春门下,成为裘派再传弟子。

执着追梦,功底扎实赢得一方舞台

2015年3月28日,京剧裘派花脸名家康万生应大连京剧院之邀,要在大连举办一场虎啸龙吟个人演唱会。一向好学的任思媛得到消息,早早订好了去大连的车票。28日演出当天,大连宏济大舞台戏迷济济一堂,座无虚席,康万生的演唱真如虎啸龙吟,15段裘派经典唱段,段段满工满调,声声撕云裂石,现场掌声不断。一场演出看下来,任思媛感到了强烈震撼,她没想到大连京剧院能组织如此精彩的演出、大连戏迷如此懂戏、爱看戏,剧场中那热烈的气氛更是触动了她强烈的表演欲。演出结束后,她带着满足、激动和好奇,在朋友带领下参观了大连京剧院,经朋友介绍,任思媛了解到大连京剧院管理十分有素,从演员到乐队、舞美,专业水准都很高,剧院所属的宏济大舞台无论设施还是管理均非常现代化。耳闻目睹,这一切深深感染了她,大连京剧院五个字牢牢印在了她的脑海中,成了她向往的一块艺术圣地。

2015年秋,已从辽宁实验京剧团到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做了近两年老师的任思媛,经过努力考上了中国戏曲学院在职研究生班,同时她与学校签署的劳动合同也到期了,自己下一步艺术之路该如何走?面对选择,她想到了3月大连之行的感触,想到了大连京剧院的名字,思索中渴望舞台表演的她心中腾起了去大连发展的念头。任思媛是个做事认真,想好了就付诸实施的人。于是9月份去北京读研前,她鼓足勇气、带着希望走进大连京剧院,毛遂自荐,向大连京剧院领导表达了自己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对大连京剧院的向往。她的自信、坦诚打动了大连京剧院领导,为自己赢得了一次考试的机会,有着“全才花脸”美誉的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亲自出题,点她唱《赤桑镇》,《探阴山》双出。考试那天任思媛在大连宏济大舞台以自己韵味十足的嗓音和扎实的功底,征服了大连戏迷观众,赢得了杨赤院长和大连同行的认可,如愿以偿成为大连京剧院一员。来大连后,任思媛边去北京学习深造,边回大连参加剧院演出,来往奔波,虽然辛苦,但她感到非常充实,逐步将所学剧目呈现在舞台上,奉献给广大观众。看着她的表现,剧院领导非常欣慰,为了更好的培养她,2016年5月,杨赤院长特地邀请李长春来大连,为爱徒任思媛排他的拿手戏全本《包龙图》(即《铡包勉》《赤桑镇》《遇皇后》《打龙袍》),79岁高龄的李长春与任思媛一老一少师徒二人,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一丝不苟,从念白、唱词到动作,一字字、一句句,一招一式,认真打磨,毫不将就,经过俩人和剧院演职员的共同努力,2016年5月14日,大连京剧院首次将《包龙图》呈现给了大连戏迷观众。此次演出,大连戏迷观众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这位新来的年轻女花脸的实力,牢牢记住了任思媛这个名字……

如今任思媛仍在边读研边演出,她的努力终于为自己赢得了一方舞台。任思媛曾写下一首小诗:“梨园百花齐开放,最爱裘芳这一枝,此生不悔裘艺路,愿为园中一点香。”这应该是她心迹的真实表达。相信以任思媛对京剧艺术的挚爱和执着追求,她定会在梨园留下辛勤耕耘的印痕。

猜你喜欢
京剧院戏迷花脸
我家的戏迷外公
有猫如弟
小戏迷登台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
新从旧中来——访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青年导演徐孟珂
花脸一朵朵
戏迷的舞台 欢乐的天地
当了一回“花脸猫”
上海京剧院半年挣了一年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