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通讯员 李绍明) 永平县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工作中,坚持“一个确保”、做到“两个结合”、开展好3项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团结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坚持“一个确保”,是指各学校认真落实课时、订购教材、安排教师授课,确保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在课时安排上,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每学年教学10课时,普通高中每学年8课时,职业高中每学年12课时;在教材选择上,小学三、四年级使用《中华大家庭》,五、六年级使用《民族常识》,初中使用《民族政策常识》,高中学生使用《民族理论常识》;在教师安排上,民族团结教育课主要由品德学科教师承担。
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各学科教育紧密结合。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科教学中,在语文、科学、思想品德等学科中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等方面的教育;利用美术课学习少数民族手工制作方式,观摩少数民族工艺品等;在体育课上,让学生直接参与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增强民族自豪感;在音乐课上让学生学习少数民族歌舞,从中体验民族歌舞的魅力。二是课内外教育紧密结合。把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活动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将民族歌舞、民俗文化纳入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中。
开展好3项活动。一是开展好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站、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渠道,大力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内容,使民族团结工作深入人心。二是开展好主题实践活动。以爱国、团结、奉献为主题,开展好“56个民族是一家”国旗下讲话,召开“民族团结大家庭”主题班会,开展“我爱家乡”民族团结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国庆节、六一节组织学生举办手抄报、红歌大赛、演讲比赛、民族歌舞竞赛等活动,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营造各族师生团结友爱的氛围。三是开展关爱民族学生活动。尊重少数民族习俗,关心爱护少数民族学生,住校生补助、困难学生补助优先照顾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让学生感受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
绿春投资近2亿元调整 优化城区教育资源布局
本刊讯 (通讯员 石 荣) 绿春县深入实施教育事业振兴金秋计划,强化落实教育脱贫责任,把城区教育资源布局调整优化建设工程作为“发展教育一批”的重要举措,不断扩大教育资源总量,着力推动边境教育大发展。目前,县委、县政府已无偿划拨学校建设用地262.7亩,预计总投资1.96亿元,新建3所学校。
新建1所高级中学,促进普通高中规模化。为加快推进高中教育扩规提质,弥补当前普通高中与初中合署办学的管理短板。该县预计投资1亿元新建1所高级中学,规划校园占地面积163亩,总建筑面积37 417平方米。目前,共整合资金3 676万元,教学综合楼已进入二层主体施工。建成后,该县将实现普通高中独立办学的目标,可同时容纳64个教学班3 200名学生。
新建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针对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总量与学位需求矛盾突出的问题,该县预计投资7 300万元新建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思源学校),规划校园占地面积88.7亩,总建筑面积31 000平方米。目前,共整合资金4 203万元,已完成地质勘查、总体规划方案,正在做施工图纸设计。建成后,可同时容纳36个教学班1 800名学生。
新建1所幼儿园,促进学前教育普及化。结合边境地区学前教育底子薄弱、条件滞后、发展缓慢等实际,该县以园所建设为抓手,以提高保教质量为核心,切实解决城镇居民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园难问题。计划投资2 300万元新建1所幼儿园,规划占地面积11亩,总建筑面积11 200平方米。目前,已落实资金349万元,已完成地质勘查、总体规划方案,正在做施工图纸设计。建成后,可同时容纳36个教学班1 200名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