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

2016-09-14 06:07:21张红梅徐兴才陈福寿陈宗麒陶耀明杨艳鲜
植物保护 2016年1期
关键词:食心虫高峰期羽化

张红梅, 徐兴才, 陈福寿, 王 燕,陈宗麒*, 陶耀明, 杨艳鲜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昆明 650205; 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昆明 650205)



昆明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

张红梅1#,徐兴才2#,陈福寿1,王燕1,陈宗麒1*,陶耀明1,杨艳鲜1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昆明650205; 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昆明650205)

2011-2013年对昆明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年来昆明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趋势基本一致,但各年度发生的大高峰期有差异,2012年成虫发生大高峰期为越冬代、第一代;2013年成虫发生大高峰期在第二、三代,这与当时的温度、降水量有很大关系。昆明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第一代发生高峰期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越冬代、第一代主要为害桃树新梢,新植桃园幼虫更趋向在低龄桃树为害,幼虫蛀梢的高峰期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后15~30 d;第二、三代发生高峰期在7月上旬至9月下旬,世代重叠明显,后两代主要为害果实。经饲养观察,桃园梨小食心虫性比[♀/(♀+♂)]为0.57~0.64,幼虫被天敌寄生率为26.9%,幼虫蛀果率为1.25%~5%。

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molesta(Busck)]属鳞翅目(Lepidoptera)小卷蛾科(Olethreutidae),是世界性果树害虫,分布在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1]。我国除了西藏未见报道外,其他各省(市、区)都有发生,尤以华北、华中地区发生普遍[2-3]。梨小食心虫主要寄主植物包括蔷薇科的多种果树[4-5],以幼虫蛀食为害桃、梨、苹果、杏、李、枇杷、海棠、枣等果实和新梢,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6-7],成为制约优质果品生产的重要因素。梨小食心虫具有转移寄主的习性,并有繁殖代数多和世代重叠的特点,给其测报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

梨小食心虫发生与气候变化和果园种植结构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梨小食心虫发生呈加代趋势[8]。桃园梨小食心虫幼虫在春季主要为害桃树新梢,夏季为害新梢和果实,秋季转移到梨园、苹果园为害果实。不同的年份不同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的代数不一样,包括越冬代在内,北京平谷地区1年发生5~6代[9],上海一年发生5代[10],长春1年发生1~2代[11],苏北地区一年发生6代[12]。

随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要,桃树种植面积逐渐增大,在昆明梨小食心虫在桃园发生普遍,尤其是在桃树、梨树混栽果园或不套袋果实发生较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及产量。

为摸清该虫在昆明地区发生的规律,科学指导生产,笔者2011-2013年对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研究,给桃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桃园概况

桃园位于昆明市盘龙区松花坝小河村,海拔1 995~1 999 m,102°49′ E, 25°11′ N。2011-2013年监测桃园梨小食虫消长动态,桃树树龄为4年和2年,主栽品种是‘红桃’和‘春雪桃’,桃树行株距5 m×2 m。4年生桃树面积6 hm2,树高3.8 m,冠幅3.5 m,桃园有自然生杂草,包括鬼针草、牵牛、辣子草、翼齿六棱菊、狗尾草、雀稗、铁线子、龙葵等;2年生桃树面积8 hm2,树高2.5 m,冠幅1.8 m,桃园行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分别是青花菜、花椰菜、甘蓝(‘京丰1号’)、白菜;桃园周边种植梨树,树龄10年,梨树品种是‘红梨’。桃园按常规管理,果实进行套袋。

1.2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调查

利用性信息素采用船形诱捕器诱捕法监测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动态。4年生桃园监测时间2011年5月24日-2013年12月17日;2年生桃园监测时间2012年5月1日-2013年12月17日。每个桃园安放5个诱捕器,诱捕器之间距离50 m以上,诱捕器悬挂在距地面1.5 m的树冠上,性信息素诱芯悬挂在距粘板8~10 cm处,1个性信息素诱芯1 mg,备用性信息素诱芯在0~2℃冰箱内保存,粘虫板为乳白色,单面粘胶,大小为25 cm×17 cm,粘虫板和诱捕器均由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信息素诱芯每月更换1次,7 d更换1次粘板,并统计每块粘板梨小食心虫雄蛾的数量。

1.3梨小食心虫幼虫为害调查

按5点取样法,每个桃园调查5株树,每株沿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每个方位调查20株新梢,每株树100个新梢,共调查500个新梢。调查并记录新梢的受害情况,随后将发现并记录的折梢剪下,每7 d调查1次,调查时间2013年1月2日-12月2日。

1.4梨小食心虫雌雄成虫比及寄生情况调查

随机在田间采集折梢,把带有幼虫的折梢带回室内饲养,待羽化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梨小食心虫成虫性别及天敌寄生情况,记录田间梨小食心虫雌雄数量及天敌的寄生情况。不定期采集折梢,调查时间4月2日-11月2日。

1.5梨小食心虫蛀果率调查

结合4年生桃园采收时间,按5点取样法,在桃园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随机选择100个果实,调查梨小食心虫为害虫果数。调查时间6月10日-8月30日。

2 结果与分析

2.1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

4年生桃园梨小食心虫雄蛾消长动态如图1所示,2011年梨小食心成虫发生的大高峰期为5月24日-6月21日,成虫发生小高峰期为7月19日-8月20日、 9月6日-9月20日,终见期为12月13日;2012年梨小食心虫成虫始见期2月19日,越冬代成虫发生的大高峰期为3月12日-4月2日,第一代成虫发生的大高峰期为5月7日-5月21日,第二、三代发生小高峰期7月2日-9月17日,终见期为12月17日;2013年梨小食心虫成虫始见期2月19日,越冬代成虫发生小高峰为3月12日-4月9日、第一代发生小高峰期为5月21日-6月13日,第二、三代发生的大高峰期为8月6日-9月17日,终见期为11月26日。2011年6-12月诱蛾量为1 320头/盆,是2012年全年诱蛾量的1.82倍,是2013年全年诱蛾量的2.37倍。从2011-2013年梨小食心虫成虫诱蛾量表明,昆明桃园除了1月诱集不到梨小食心虫成虫,其他月份均可诱集到成虫,始见期在2月下旬,越冬代高峰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上旬,第一代发生高峰期为5月上旬至6月中旬,第二、三代发生高峰期为7月上旬至9月下旬,除越冬代,梨小食心虫出现世代重叠,以二、三代重叠现象明显,10月上旬成虫明显减少,大部分梨小食心虫进入越冬状态。从图1可以看出,2011-2013年梨小食心虫消长动态基本一致,但各年成虫发生的大高峰期不一致,2011年成虫发生的大高峰期为5月24日-6月21日,这可能与第1次监测时间晚有关系;2012年成虫发生的大高峰期是越冬代和第一代;2013年发生的大高峰期是第二、三代,这可能与当年各代发生的温度、降雨量、湿度、树龄有一定的关系。

2.2不同树龄桃树上梨小食心虫消长动态

2012年5月1日-2013年12月17日监测新植2年和新植4年桃园梨小食心虫雄蛾消长动态如图2所示。新植2年和新植4年桃园梨小食心虫消长动态一致,但诱集到的虫量差距较大。 2012年5-7月,新植4年桃园梨小食心虫成虫数量是新植2年桃园成虫数量的2.15倍,这时段新植2年桃树才移栽半年,幼龄桃树抽出新梢少,诱集到虫量相应较少,新植4年桃树移栽2年多,桃树处在旺长期,抽

出新梢多,诱集到虫量也就多。2012年8月-2013年12月,新植2年桃园诱集到梨小食心虫量是新植4年桃园虫量的3.29倍,这时段新植4年桃树处在盛果期,新梢较少,诱集到虫量相应较少,新植2年桃树处在旺长期,抽出新梢多,诱集到虫量也就多,梨小食心虫更趋向在新植2年桃树新梢取食为害。

图1 4年生桃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Fig.1 Occurrence dynamics of the oriental fruit moth in the peach orchard transplanting for 4 years

图2 2012-2013年不同树龄梨小食心虫消长动态Fig.2 Occurrence dynamics of the oriental fruit moth in the peach orchard transplanting for two or three years from 2012 to 2013

2.3梨小食心虫羽化量与蛀梢率的关系

由图3可以看出,新植2年的桃园2013年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两个小高峰期在3月12日-4月2日、5月21日-6月4日,发生的大高峰期在7月9日-10月1日,幼虫蛀梢3个小高峰期在4月22日-5月2日、6月13日-7月2日、9月10日-9月17日,蛀梢大高峰期在8月6日-8月20日,8月13日折梢率最大,为9.86%;由图4可以看出,4年生桃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的两个小高峰期在3月12日-4月9日、5月21日-6月13日,发生的大高峰期在8月6日-9月17日,幼虫蛀梢的两个小高峰期在4月16日-5月2日、6月4日-6月25日,幼虫蛀梢的高峰期在8月27日、9月10日、9月24日,蛀梢率分别为5.46%、7.21%、6.33%。从图3、图4可以看出,梨小食心虫幼虫蛀梢趋势与成虫羽化的趋势基本一致,幼虫蛀梢的高峰期滞后于成虫羽化高峰期,但因代数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幼虫蛀梢的高峰期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后15~30 d。经田间调查及室内饲养观察,春夏季梨小食心虫主要为害桃树的新梢,秋季主要为害果实。

2.4梨小食心虫雌雄性比

在桃园采集折梢带回室内饲养,在显微镜下观察梨小食心虫成虫雌雄比例及幼虫寄生情况。结果如图5所示,2011-2013年田间梨小食心虫性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011年雌性比为0.64,2012年雌性比为0.62,2013年雌性比为0.57。田间幼虫寄生率为26.9%,寄生蜂为开臂反颚茧蜂(Asobararossica)或线痣反颚茧蜂属(Dinotrema)种类,属长须茧蜂亚科(Agathidinae)。

图3 新植2年桃园2013年梨小食心虫成虫 羽化量与折梢率变化趋势Fig.3 The trend of the adults emergence and of the damaged shoots rate in the peach orchard transplanting for 2 years in 2013

图4 新植4年桃园2013年梨小食心虫 羽化量与折梢率变化趋势Fig.4 The trend of the adults emergence and the damaged shoots rate in the peach orchard transplanting for 4 years in 2013

图5 桃园梨小食心虫雌性比[♀/(♀+♂)]Fig.5 Female ratio (♀/total) of the oriental fruit moth in peach orchard

2.5梨小食心虫蛀果率分析

在4年生桃园,果实于6月10日开始陆续成熟,截止到8月30日。由图6可以看出,2012年与2013年梨小食心虫蛀果率高峰期刚好相反,这与当年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有关。2012年6月10日至6月20日、8月10日至8月20日蛀果率较高,6月30日至7月30日蛀果率保持在较低水平,2013年6月20日至8月10日蛀果率较高,梨小食心虫蛀果率较高时,对应时期成虫诱集少,梨小食心虫蛀果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对应成虫诱集数量就多。这反映蛀果率呈现周期性变化,也反映梨小食心以幼虫为害果实的特点。

图6 4年生桃园梨小食心虫蛀果率变化Fig.6 The changes of the bored fruits rates of the oriental fruit moth in the peach orchard transplanting for 4 years

3 结果与讨论

2011-2013年桃园梨小食心虫监测数据表明,梨小食心虫各年度发生趋势基本一致,但发生的大高峰期不一样,这主要与各代发生的温度、气温、降水量、果园改造有关。2011年昆明干旱,全年降水量为596 mm,梨小食心虫发生的大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以后各世代重叠明显。2012年全年降水量为766 mm,1-4月没有降雨,气温逐渐回升,越冬代成虫发生大高峰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5月气温逐渐升高,第一代发生的大高峰期在5月下旬,这可能与5月上旬少量降雨有着密切的关系,昆明春季比较干旱,少量降雨增加空气湿度,湿度大有利于梨小食心虫羽化,这与朱更瑞等[13]的报道基本一致,在25℃左右的温度对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数量影响不大,无降雨的情况下,湿度大捕获成虫数量多,湿度小捕获成虫数量少;第二、三世代发生小高峰期在7月2日至9月17日,诱集数量少,世代重叠明显,这可能与桃园周边种植梨树有关,7-9月梨果逐渐成熟,成虫从桃园转移到梨园为害果实,且2012年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降水量多影响梨小食心虫成虫羽化的高峰期,这与李晓军等[14]的报道基本一致,梨小食心虫的羽化高峰期受降水量影响会延迟,降水量在15 mm以上时成虫羽化率明显减少。2013年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的大高峰期与2012年发生的大高峰期相反,2013年春季气温回升慢,越冬代梨小食心虫发生量少,春季雨水来得早,4-5月有19 d在下雨,雨水增多影响成虫羽化的高峰期,第一代成虫发生量少,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8月,第二、三代成虫发生大高峰期在7月上旬至9月下旬,世代重叠明显,这可能与当年经常降雨有关。王源岷等[15]认为,梨小食心虫羽化高峰期后为产卵高峰期,成虫活动、交尾要求70%以上的相对湿度,在这一时期,降水量多湿度大,成虫产卵数量多,因而成虫发生量增大。李晓军等[14]认为,羽化高峰后10 d的降水量与下代成虫羽化高峰期的发生量呈正相关,当降水量在50 mm以上时,下代成虫发生量急剧增加。笔者认为2013年成虫发生的大高峰期在第二、三代也是由于羽化高峰期之后降水量多造成的。

经过3年系统调查,明确昆明桃园梨小食心虫(包括越冬代)一年发生4代,始见期2月中旬,越冬代高峰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第一代发生高峰期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第二、三代发生高峰期在7月上旬至9月下旬,幼虫蛀梢的高峰期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后15~30 d,因此抓住防治关键时间很重要,2月20日-2月25日在桃园安放性诱捕器和糖醋液诱杀成虫,能大量减少越冬代成虫;3月12日-3月20日,越冬代成虫发生的高峰期喷施12%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5%氯虫苯甲酰胺乳油或1.8%阿维菌素乳油,能减少成虫及卵的数量;4-9月幼虫为害桃树新梢,新梢萎蔫“低头”时应及时剪除和集中烧毁被害梢,可以减少梨小食心虫幼虫数量;4-5月在果实硬核期,果实套袋前喷施12%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可以减少幼虫对果实的为害;6-8月在果实成熟期至采收期及时清除果园落果、烂果至关重要;11月桃树落叶期,清除桃园枯枝落叶、病虫枝,刮除粗老树皮和残留虫体,集中深埋处理;12月-1月桃树休眠期,冬季修剪、继续清园,全园喷施石硫合剂,通过此技术实施,对梨小食心虫防治效果达到82%以上。

[1]北京农业大学.果树昆虫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2]周仙红,李丽莉,张思聪,等. 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2011(10):76-81.

[3]沈健,仵均祥,许向利,等. 暗黑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作用[J].植物保护学报,2012,39(4):352-356.

[4]Usmani K A,Shearer P W. Susceptibility of male oriental fruit moth (Lepidoptera:Tortricidae)populations from New Jersey apple orchards to azinphosmethyl [J].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2001,94(1):233-239.

[5]Myers C T, Hull L A, Krawczyk G.Seasonal and cultivar-associated variation in oviposition preference of oriental fruit moth (Lepidoptera:Tortricidae) adults and feeding behavior of neonate larvae in apples [J].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2006,99(2):349-358.

[6]李丽莉,张思聪,张安盛,等. 几种因素对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捕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7):95-97.

[7]Myers C T,Hull L A,Krawczyk G.Effects of orchard host plants on the oviposition preference of the oriental fruit moth (Lepidoptera:Tortricidae)[J].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2006,99(4):1176-1183.

[8]范仁俊,刘中芳,陆俊姣,等. 我国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应用昆虫学报,2013,50(6):1509-1513.

[9]梁泊,唐欣甫,韩新明,等. 桃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 中国果树,2009(3):57-58.

[10]熊帅,纪仁芬,顾志新,等. 上海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与危害性状研究[J].北方园艺,2011(19):132-133.

[11]陶卫军,盛承发,陈日曌,等. 长春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世代及性诱技术的初步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11,36(6):43-45.

[12]李月珍,杨军营,蔡海英. 苏北地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J].落叶果树,2010,42(5):30-31.

[13]朱更瑞,王新卫,方伟超,等.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成虫对不同诱捕器的趋性研究[J].果树学报,2014,31(2):282-287.

[14]李晓军,翟浩,王涛,等.山东泰安肥城桃产区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模型研究[J].果树学报,2013,30(5):841-847.

[15]王源岷,赵魁杰,徐筠.中国落叶果树害虫[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王音)

Occurrence pattern ofGrapholithamolesta(Busck) in peach orchard in Kunming

Zhang Hongmei1,Xu Xingcai2,Chen Fushou1,Wang Yan1,Chen Zongqi1,Tao Yaoming1,Yang Yanxian1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 Resources,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unming650205, China; 2.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Kunming650205, China)

From 2011 to 2013, the occurrence pattern and damage ofGrapholithamolesta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in peach orchard in Kunming Cit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ccurrence trend ofG.molestawas similar in 3 years in Kunming, but the adult occurrence peak time was different among each year. In 2012, the adult population peak period was overwintering generation and 1st generation. In 2013, the peak period was the 2nd generation and 3rd generation. These result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G.molestahad 4 generations per year in Kunming. Peak period of overwintering generation adult was from mid-March to early April, and the peak period of the 1st generation adults was from early May to mid-June. Larvae of overwintering generation and 1st generation mainly borer-feeding on new shoots of the peach tree. Larvae prefer to damage much younger peach tree in new peach orchard. The peak of larvae damaging occurrence appeared 15 to 30 days after the emergence peak of adults. Adult crowning period of 2nd and 3rd generation was from early July to late September with obvious overlapping generation. The larvae of the latter 2 generations mainly fed in fruits. The sex ratio of ♀/(♀+♂) was 0.57-0.64, parasitic rate of natural enemies on larvae was 26.9% and the bored fruits rate was 1.25%-5%.

peach orchard;Grapholithamolesta;occurrence pattern

2015-03-20

2015-05-09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2-003)

E-mail:zongqichen55@163.com

S 436.621.2

A

10.3969/j.issn.0529-1542.2016.01.034

#为并列第一作者

猜你喜欢
食心虫高峰期羽化
降降降!3月豆粕跌超450元/吨,大豆到港量将迎高峰期,后市还要再跌
当代水产(2023年4期)2023-06-14 03:04:16
桃小食心虫对桃树的危害及无公害防治
河北果树(2020年2期)2020-05-25 06:58:28
梨树进入生长高峰期 管理技术看这里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1-03 15:05:47
宜昌市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观察
湖北植保(2017年4期)2017-08-31 11:09:49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二)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
浙江柑橘(2016年2期)2016-03-11 20:12:46
防患于未“燃”,温暖过冬So Easy
去看看蝴蝶羽化吧
性诱剂在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测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