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5月4日,“迈向生态文明——向环保先锋致敬”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该项目旨在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与个人参与环境保护,并致力培育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
据了解,该项目由中华环保基金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协办,每年将资助10个环保公益项目,按项目规模、价值意义、可持续发展等不同要素,分别给予2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的资助,年资助总金额为500万元。项目申报时间为5月4日至6月30日,并于2016年底前确定项目并实施资助。(建珍)
近日,第九届“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资助行动”开始向社会各界征集优秀项目。
该活动开展八届以来,受到了国内各界青年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全社会知名的青年环保公益品牌。行动以“同一个地球、同一份责任”为主题,主要面对18~45周岁的各界青年和以该年龄组为主体的青年团队,旨在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对在环保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或青年团队及优秀的环保创意项目进行资助,进而提升整个社会青年群体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知程度、责任意识与行动能力。
据了解,该行动项目征集截止到6月,欢迎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用实际行动切实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5月13日,由未来网、物物福公益、一天公益联合主办的第五届“绿色离校·绿色感恩”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每年毕业季,各大高校毕业生们总会有一些东西难以取舍:4年存下的书籍,看起来很新的衣物等,如何处理这些物品往往成了难题,既没精力带走,扔掉又十分可惜。
为解决这一难题,“绿色中国2011环保成就奖”获得者陈文森在2012年毕业离校时发起成立“绿色离校·绿色感恩”项目,旨在倡导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通过环保的方式去感恩他人、回馈他人。
项目自成立以来,全国共有160余所高校、数十万学子加入了这项环保与感恩结合的公益项目,覆盖全国25个省份的68个城市,累计回收书籍31万余册、衣物29万余件、塑料瓶9万余个、学习电子产品2万余件。这些物品通过爱心店铺低价售出,或免费捐赠,或寄往偏远山区,受益人数达到近55万人次。
据了解,本次“绿色离校·绿色感恩”已经有超过200所学校的社团加入。
5月22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王灿发教授牵头、6所高校专家参与的《新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认为,一年来,新《环境保护法》实施效果明显,各项主要环境管理制度和重要法律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和遵守,环境治理成效明显,但环境保护和GDP增长的矛盾仍然突出,配套法律的出台、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政府部门之间的配合以及公众对环保事业的参与度等方面,仍存在大量问题。
报告分析认为,自去年元旦以来,在法律实施力度不断增强的高压态势下,企业自律意识和守法意识增强,法律义务履行整体趋好,但仍有部分企业有令不止,严重违法仍难根绝。虽然“未批先建”情况越来越少,超标排放现象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超标排放现象依然大量存在。
对新环保法实施一年存在的问题,报告给出了改善实施效果的一些建议,比如配套立法需抓紧制定和出台,环境执法机构能力建设和不同部门执法合作机制亟须改善,环保督政问责规范需更健全,地方党政领导环保责任要落实等。
5月20日,社会资源研究所(SRI)在京举办了“‘精准扶贫’下的农户市场能力培育研讨会”,与社会各方共论农村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发布了NGO生态农产品地图。
现场代表在分享经验时提到,农户无法走进大市场的主要原因在于乡镇市场的饱和状态和城市人群对生态产品的不了解和不信任。攻破这些难题,关键在于通过对产品价值链的创新,从产品包装、质检、销售、配送等方面发力,使生态有机农业成功地走向市场。
会上还发布了NGO生态产品地图,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地图目前仅为1.1版本,只收录了近十家NGO参与的十余种生态农产品。未来希望通过大数据技术,打通农户与消费者的信息通道,并在农户和消费者之间形成联动效应,从而最终实现农户与市场的对接。
近日,由环保公益机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和益友会联合发起的2016“地球绿伞计划”环保行动启动。从即日起至2016年年底,参加“地球绿伞计划”,就能将环保愿望变成实现点滴改变的公益体验。
“地球绿伞计划”以节水和保护水资源为主题,开展“环保断舍离”校园行活动。环保公益人士和专家将走进长沙多所小学,征集分享节水方案,组织孩子走出课堂来到户外,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环保酵素制造、自来水探秘、认知雾霾等环保主题体验活动。同时,活动主办方将开展互联网环保社群建设,建立青少年自然教育互联网平台。感兴趣者可关注阿拉善SEE 湖南中心官方微信,了解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