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震 黄春桥
绿色视阈下的共享经济
林震 黄春桥
共享经济的内涵与特质以及其多领域的分布与实践,充分彰显出其推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绿色化的强大作用,可以说共享经济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经济模式,是实现低碳循环发展的有效载体。
从虚拟空间中的电子产品、软件到现实世界中的房子、车子等实体商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共享内容的不断扩展,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开始兴起。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共享经济正进入快速扩张期,从最初的汽车、房屋分享迅速渗透到金融、餐饮、空间、物流、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和细分市场,并加速向农业、能源、生产、城市建设等更多领域扩张。共享经济也被称为分享经济,是指以互联网信息平台为依托,将闲置的生产生活资源的使用权进行有偿让渡,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利用分享他人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的经济模式。《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分析认为,截至2016年2月4日,全球价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私营公司有151 家,其中就有滴滴出行、Uber、Airbnb、途家网、WeWork等共享经济类企业。有预测称,到2025年,全球共享经济规模约为3500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中国的共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共享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
3月21日,首届“创意设计与共享经济”交流论坛在深圳举行。CNSphoto 供图
如果说共享经济是站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起飞,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则为共享经济发展提供了驱动力。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力度的加深,迫切要求经济发展突破和扭转以生态困境为代价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朝向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低碳循环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公众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的逐步增强,渐渐放弃对过度消费的追求,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创造社会价值,绿色消费理念正推动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型。正是在这样的驱动下,共享经济的环保作用日益凸显,在交通、租房、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绿色信贷等领域的实践充分体现了其推动绿色发展的功能。
共享经济是一种低碳经济。以汽车共享为例,共享汽车不仅仅是缓解人们的出行难的有效途径,而且减少了人们日常的碳足迹。据测算,一辆共享汽车的所减少的碳排放量就相当于13辆私家车的碳排放总量。《中国智能出行2015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仅快车拼车和顺风车两个产品一年下来能节省5.1亿升汽油,减少1355万吨碳排放,相当于多种11.3亿棵树的生态补偿量。Uber提供的资料显示,其在杭州的拼车出行减少的碳排放相当于每三天增加一个西湖面积大小的森林。法国学者德马依(Demailly)和诺威尔(Novel)认为,在共享经济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服装、汽车、家具、电话、电视、玩具、体育用品以及园艺工具等都是可分享的物品,可以减少20%的碳排放。
共享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在共享时代,消费者更加重视产品的使用功能,这推动着企业重心由产品生产、销售延伸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消费者和生产者将共同推动大量生产、大量浪费的发展模式向“使用—再使用—再回收利用”的方向转变。像二手交易、社区租赁、以及“互联网+分类回收”等,不仅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而且还实现了物品的充分利用,有效地减少对新增资源的消耗,减少了资源浪费。在制造业领域,通过设备、厂房租赁,优化了社会生产资源配置,有利于化解过剩产能,加快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
共享经济的内涵与特质以及其多领域的分布与实践,充分彰显出了其推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绿色化的强大作用,可以说共享经济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经济模式,是实现低碳循环发展的有效载体。面对着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应当摒弃。发展共享经济能够盘活闲置资源,物尽其用,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路径。就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情况来看,共享经济最成熟的领域还是在交通领域、租房领域,在资源环境领域、能源互联网、物流、旅游、金融等领域,共享经济正在迅速发展,并推进着绿色能源、绿色运输、绿色休闲、绿色金融的成长与壮大。
共享经济纵然能够推动绿色发展,但是作为一种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经济形式,其迅猛发展冲撞着现实诸多领域,给现行法律法规、行政监管、行业发展等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和问题,这些难题也阻碍着其绿色效应的进一步释放和扩展。
共享经济给政府监管带来了挑战。共享经济具有典型的网络化、跨区域、跨行业等特征,这就给原来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造成冲击,其快速发展让原来的管理制度变得不适应。就交通领域而言,法兰克福地方法院则判决Uber在未取得牌照、购买保险的情况下与当地出租车的竞争是不公平竞争。在中国,上海、沈阳、广州等地都曾对Uber、滴滴打车等提供专车服务的企业发布了禁令,监管部门认为“专车”存在缺乏牌照、扰乱市场、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在P2P金融方面,也有借债不还,卷款跑路的事情发生,给金融市场监管增加了风险。
共享经济冲击传统行业的利益。例如,对租房共享市场的研究表明,在一般情景下,美国德州Airbnb客房数量每增加1%,当地酒店季度收入就会下降0.05%;而对汽车共享的调查研究则表明,汽车共享推动户均车辆拥有量从0.47下降到0.24,每共享一辆车就能替代 9-13辆车,而实际上有不少家庭在参与汽车共享之后就不再保留家庭车辆。在国内,交通分享也动了传统出行服务行业的“蛋糕”导致其质疑反对,各地租出车行业针对专车的罢工罢运、围堵平台办公场所等事件时有发生。
共享经济依赖较高的信任度。信任是共享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文化基础,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交易如果缺乏诚信则无法完成。例如私家车租赁市场的车主要相信租车人不会去故意损坏自己车或者直接开走,而租车人则要信赖车主提供的有关所有车辆的信息都是可靠的。BlaBlaCar的搭乘者需要相信对方不是坏人而且会按照约定带你去约定地点。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际信任度更是较低,个人征信体系刚刚起步,尚不健全,信用数据的碎片化,这就给共享经济的发展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共享经济面临着信息泄露的风险。共享经济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在日常交易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数据,如用户的地理位置、联系方式、行车路径、目的地、支付信息等,这些信息都有可能失窃或泄露,这使得共享经济的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我国高度视重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提倡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坚持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互联网,在“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发展共享经济。3月1日,发改委联合中宣部、科技部、财政部等共十部委印发《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支持发展共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自有车辆租赁,创新监管方式,完善信用体系。”共享经济推动绿色发展有着强劲的动力,虽然面临着诸多困境,但不能因此止步不前。大力优化政策供给,培育绿色文化,健全征信体系等多措并举,合力推动共享经济助力生态文明更好前行。
优化政策供给。我国目前在共享经济领域很多企业都是创业型企业,尚未成熟,面对着诸多压力。一方面,政府应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大力发展环境产业,充分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工具,对环境创新型共享经济类企业给予税收、补贴、融资等方面相的优惠政策,扶植发展,打造“引导+规制+激励”的新型政策组合,有针对性地引领环保类共享商业模式大力发展。另一方面,法律法规总是滞后于社会实践,共享经济迅猛铺开难免会踩法律法规的红线,政府在做好绿色引领的同时,制定好具有前瞻性包容性的法规准则,既鼓励共享经济发展又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由于共享经济的领域和边界正在拓展,适时调整政策的着力点,做到精准调控,既不能扼杀创新,又不能纵容违法犯罪行为,提高政策的绿色引领成效。
深耕绿色文化,强化绿色共识。共享经济的兴起的驱动力之一就是公民环保意识的觉醒,消费理念逐渐向低碳循环方向发展,节约意识强烈。要进一步驱动共享经济发展,就必须大力提升全社会绿色文化水平。一是要厚植绿色文化根基,充分挖掘中西方生态文化思想,通过生态文明教育途径大力宣传,并做好日常环保技能普及;二是要创新公众环保参与机制,以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公众环保行为,从大众创新角度激发民众从事环保创业;三是要利用市场机制,强化绿色生产和消费,形成全民共识,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发力,提升共享经济的绿色效应。
最后健全征信体系建设。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成,诚信是立人之本、立业之基。共享经济是基于信任的经济,无信任不共享,可以说其成也诚,其败也诚。故此,首先要全面健全国内征信体系,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向社会开放法律所许可的信用数据链接。其次,要加强行业自律,自觉守信,塑造诚信品牌形象,让用户信赖,保护用户正当隐私。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失信惩戒机制,提成失信成本,提升公众间信任度,为共享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林震系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绿色行政与生态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黄春桥系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