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水文化内涵

2016-09-14 07:11主讲人靳怀堾
中国水利 2016年11期
关键词:水利人类文化

主讲人:靳怀堾

漫谈水文化内涵

主讲人:靳怀堾

靳怀堾: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纪检组组长、监察局局长、党组成员,中国水利文协水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利作家协会副主席。

相对于文化而言,水文化是一个下位概念,也就是子概念。如果说“文化犹如许多细胞构成的一个整体”,那么水文化可以说是文化的众多“细胞”之一。不过这个“细胞”不但体量巨大,而且活力十足、魅力四射,是文化家族中的大块头和佼佼者。当然,要论起水文化,还得从文化说起。

“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我国最早的“文化”,是与“武化”相对的概念,我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偏重于精神方面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历史的积淀和智慧的灵光。

据专家考证,“文化”是我国语系中古已有之的词语。其本义是指“以文教化”,表示对人情操的陶冶、品德的锤炼,本属精神领域的范畴。而现在的“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

从我们老祖宗造字的角度看,“文”字的本身有两层意义:“亠”是一个象形符号,表示火苗,或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如此,这个符号图示便具有光芒普照,使世界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指归。“乂”是个会意字,指治理,引申为使天下安宁、稳定。如此,这个“文”字便有了用普照世界的太阳一般的思想去治理天下,从而使天下得以安宁的涵义。“化”字是个意象化的符号,它形象地表示出“人的武器”(匕首)或“折服人的武器”的意义。如果将文与化并列成“文化”一词,则表达出这样的涵义:有一种光芒普照的思想是人类用以治理世界的有力武器。

先秦时,“文”与“化”尚未组合在一起。“文”,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人文修养以及美、善、德行之义。“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引申为教化迁善之义。如《庄子·逍遥游》中的“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中的“男女构精,万物化成”。

“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一部文化经典——《周易》中,是书《贲卦·彖传》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里的“文”,是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的概念。关于“天文”,通常的解释是:刚柔交互错杂形成天的文饰。还有一种解释,指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引申为天道自然规律。关于“人文”,通常的解释是:内心灿烂光明而言行外表止于(遵循)礼义,是人的文饰。还有一种解释,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构成纵横交织的复杂社会网络。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治国者观察天的文饰,可以了解耕作渔猎时序之变化;观察人文,即君臣、父子夫妇、朋友等关系,可以用教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西汉时,“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汉语中“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刘向《说苑·指武篇》:“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由此可见,我国最早的“文化”,是与“武化”相对的概念,指“文治与教化”,即以伦理道德教化世人,使人“发乎情止于礼”的意思。我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偏重于精神方面。

在西方,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原意是指耕作土地及对植物的培育,引申为对人的兴趣、品德、能力的培养。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将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对其含义做出了这样的表述:“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社会成员个人获得的各种能力与习惯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对文化是这样定义的:“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而我们一般所指称的文化,是就狭义的文化而言。

按照广义的文化定义,我们的万里长城、故宫、黄河大堤、都江堰、京杭运河、儒道学说、《二十五史》、《永乐大典》等,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印章文字,古希腊的神话和《荷马史诗》等,都是举世公认的文化瑰宝。

那么,如何进一步理解文化这个概念呢?

《中国传统文化散论》的作者李士奇先生认为,文化是由“人化”和“化人”两个方面共构。所谓“人化”,就是“包装自然”,指人参与自然、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换言之,完全由自然形成的,没有打上人工烙印的东西,就不能称之为文化。所谓“化人”,就是“改造人类自己”的成果,即努力消除人的“兽性”,使人的行为更加文质彬彬。对此,法国大文豪雨果说过这样的话:“有了物质,人才能生存;有了理想,人才能生活。生存和生活有什么不同?动物是生存,而人则应该是生活。”如果用一言诠释雨果的话,就是:人离动物越远越“文化”。

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贺麟认为文化是“人生的花样”。所谓“花样”,指在满足果腹、蔽体、居所、出行等实际功利需求之外,追求一种“有意味的样式”。比如,丰富多彩的饮食、款式多样的服饰、姿态缤纷的艺术、种类繁多的体育等,这些都是人类追求“人生的花样”的结果;而这些“人生的花样”越多,人类的生活越有情趣和意味。

文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文化如同润物无声的春雨,渗透并影响着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又如同奔流不息的江河,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新的更高的文明阶梯迈进。

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领了文化的制高点,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水文化的概念

水文化的实质是人与水的关系,以及人水关系影响下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考察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水与中华文化的孕育、发展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可以说,中华文化中的许多地方都有水文化的光芒在闪耀。比如,人们习惯把黄河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中华文明的摇篮,从一定意义上道出了中华文化与水关系的真谛。

水文化是一个非常古老而十分新颖的文化形态。说它非常古老,是因为自从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有了人类的活动,有了人类与水打交道的“第一次”,就有了水文化;说它十分新颖,是因为在我国把水文化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提出来进行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的事。

那么,何谓水文化呢?

水文化是指人类在与水打交道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认识水、开发水、利用水、治理水、保护水、鉴赏水的产物。水文化的实质是人与水的关系,以及人水关系影响下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水关系不但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始终,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几乎各个方面,举凡经济、政治、科学、文学、艺术、宗教、民俗、军事、体育等各个领域,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水文化因子,因而水文化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如果把各种文化现象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去衡量,相对于钢铁、煤炭、机械、石油、电力等文化而言,水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悠久并将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由于水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人类的各种文化创造都或多或少地打着水文化的印迹,比如农耕文化、渔业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花卉文化、垂钓文化等等,无不以水文化为基础或前提,从这个角度看,水文化又具有“母体文化”的性质。

需要指出的是,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涉水活动是产生水文化的源泉。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自身并不能生成文化,只有当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水发生了关系,人类有了利用水、治理水、节约水、保护水以及亲近水、鉴赏水等方面的实践,有了对水的认识和思考,才会产生文化。与此同时,这些在人水关系中产生的特色鲜明、张力十足的文化成果,反过来又起到“化人”的作用——通过不断汲取水文化的养分,能滋润我们的心灵世界,培育我们“若水向善”“乐水进取”等品格和情怀。

同文化的概念一样,水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水文化前面已经给出,即人类在与水打交道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水文化则是指精神层面而言,是指人类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包括与水相关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科学技术、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

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水文化也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中国古代,“借助神力治水”的意识和做法,如铸铁牛以镇洪水,干旱祈雨拜龙王,为河伯(水神)娶妇以祈求江河安澜,等等,是当时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现象,积淀为一种颇为流行的文化传统。但从今天科学的角度看,完全属于封建迷信,无疑是落后的水文化。因此,对于水文化遗产,我们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添砖加瓦。

水文化的结构解析

每一种文化都存在着一种基本结构,水文化的三大基本板块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要弄清水文化的内涵,须从水文化的结构分析入手。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其《文化模式》一书中指出:每一种文化都存在着一种基本结构,即有一种单一的原理,这一原理通过某种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体现在构成文化的人们的个性之中。所谓文化结构,亦称架构,一是指文化元素或文化丛之间具有一定秩序的关系;二是文化结构由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区、文化模式等概念构成。关于文化的结构,有物质与精神两层次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层次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说,等等。

水文化的基本结构,是指各类水文化内容之间彼此交错联系而形成的一种系统的框架和结构。水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在此,我们把水文化的基本结构界定为物质水文化、制度水文化、精神水文化三个层次,并以此为前提展开讨论。

先说物质水文化。

物质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水相关的物质成果,是一种有形的可视、可触的客观存在,是人们水观念的外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经过人工打造的水形态、水环境、水工程、水工具等。

水形态是指经过人工影响而形成的各种水体的存在形式。河流、湖泊、水库、井泉、池塘、瀑布等,经过打上人文的烙印,体现出的奔腾向前、浩瀚无垠、汩汩涌冒、一泓清流、飞流直下等形态面貌,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水形态,在物质和精神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水环境是指经过人工干预过水体对人类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人们对水体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反射到身上的。优良的水环境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风水宝地,其聚集的勃勃生气对人的成长发育大有裨益,正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反之,恶劣的水环境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如长期饮用富含氟、锰等有害元素的水,会引发甲状腺肿大、氟骨病等多种疾病。

水工程是指人们在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流上开发、利用、控制、调配和保护水资源的各类工程设施。人类为了创造更加理想的生存环境,在与水相依的同时,还要与水旱灾害进行抗争,在除害兴利的过程中,水工程应运而生。著名的有:以郑国渠、都江堰为代表的灌溉工程,以黄河大堤、荆江大堤、洪泽湖大堤为代表的防洪工程,以兴安灵渠、京杭运河为代表的水运工程,以江浙海塘为代表的海塘工程等,这些都是中华先民用勤劳和智慧铸就的水利丰碑。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建的引滦入津、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堪称现代水利工程的经典之作。

水工具是指人们在用水、治水、管水、护水、节水等过程中创制出的各种器皿、工具。比如,人类为了繁衍生息,必然要饮水、用水,这就发明了汲水、贮水、饮水等工具。汲水工具早期有竹筒、木桶、葫芦、皮口袋、陶器等,后来发展为铁筒、辘轳、桔槔、压水井、机电抽水机等;贮水工具早期主要有独木水槽、石水槽、陶瓮等,后来发展为水缸、水箱、水壶等。

次说制度水文化。

制度水文化,是指人们对水的利用、开发、治理、配置、节约、保护以及协调水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以及组织形态、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构成的外显文化,是水文化的格式化和规范化。

制度水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法律法规体系。据文献记载,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水法规诞生于春秋时期。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和管仲率领由齐、宋、鲁、陈、卫、郑、曹、许组成的“八国联军”南下抗楚,迫使楚成王议和,并在召陵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境订立盟约,其中有“毋曲堤”的条文,即不允许修建危害别国防洪安全的不合理堤防,是为水法规的滥觞。秦汉以后,出现了专门的水利法律法规,比如汉朝的《水令》、唐朝的《水部式》、北宋的《农田水利约束》、金朝的《河防令》等。当代,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为核心的较为完备的水法规体系。

我国古代的水利职官制度,包括管理水利的政府机构、官职设置、权力授予、决策程序和运行机制等,相沿成习,代有发展,深深渗透到国家机器之中。比如,夏商周三代,我国司水的官称为冬官或水官。秦汉时,中央政府水利事务分别由太常、少府、大司农掌管,地方的郡县也“置水官,主平水”,称都水掾或都水长;还有由皇帝临时指派的河堤都尉、河堤使者、河堤谒者等,或负责赈济水灾工作,或主持堵复决口等事宜。隋唐以后,逐渐形成了条块结合、分工明晰的水行政与专业管理体系。明清时,鉴于黄河、淮河、运河等河道管理和漕运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创立了河漕总督制度,并逐渐形成了完备的管理体系。从清代起,河道总督与漕运总督的责任严格分开,漕运总督只管漕粮运输,河道总督负责黄河、运河、永定河等河道的治理。

另外,民间以乡规民约形式实施的用水分配与管理,也是水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我国古代对农田灌溉渠道的管理,除干渠、支渠外,斗渠以下,一般由民间管理,管理者多为乡村德高望重者,称渠长、堰长、头人、会长、长老等。渠长等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除了调配水量、保证公平外,还有组织渠道维修养护劳动、收取水费等。

再说精神水文化。

精神水文化,是指人类在与水打交道过程中创造的非实在性财富,包括水思维、水观念、水科技、水哲学、水文艺、水风俗等。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水不仅是哺育人类生命的乳汁,也是滋润人类精神与灵魂的甘泉。

百家争鸣的先秦时代,是中华思想文化的奠基时期,一经横空出世,便奇峰高耸,让后人“高山仰止”,难以企及。举凡哲学、文学、史学、美学、政治学、军事学以至心理学,以及后来日趋细化的许多学科,都可以在那个文化光芒四射的时代寻找到源头。其时,涌现出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孙子、墨子、荀子等,都是中华文化史上的巨擘。耐人寻味的是,先秦诸子大都爱在水边思考问题,他们的奇思妙想常常是从水中获得的。

《管子·水地》的作者视水为“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有“见大水必观”的习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子站在河边望着滔滔流逝的河水发出的深沉感慨,充满了人生况味。孔子还有一句名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之所以乐水,除了水具有赏心悦目的审美情趣和洗涤身心以使洁净的作用外,更因为水的品性堪与君子之风“比德”——“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朱熹《四书集注》)。真正把水放在哲学层面审视的当为道家的开山鼻祖老子,以至于有人说老子的哲学就是水性哲学。在老子眼中,水性如“道”,他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高的善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甘处卑下的地位,这就是“道”的境界啊!兵圣孙子说:“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就虚。”墨家的创始人墨子说:“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战国末期的大儒荀子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强调学习做事循序渐进,终将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十分推崇水,他说:“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保持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当代佛学高僧星云大师也有关于水的高论:“水的仁慈能沐浴众生可以泽及万物;水的义气能扬清激浊可以荡涤污垢;水的勇猛能柔而坚强可以弱克刚;水的智慧能疏通江河可以自成盈满。”“人之美德应如水之流通,水之澄清,水之深邃,水之广阔。”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水分明已由自然之水升华为文化之水、哲学之水了!

值得提出的是,治水活动不仅参与了中华物质文明的创造,而且参与了精神文明的创造。比如,古代的“大禹治水”所体现的思想、精神价值,现代的红旗渠精神、“’98抗洪精神”等,都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文化的三大基本板块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物质水文化是水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制度水文化和精神水文化的物质基础;制度水文化是水文化的规范化和格式化,对物质水文化和精神水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精神水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水文化集合,在整个水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和灵魂地位。物质层面的文化是“易碎品”,很容易在自然和人为作用下“风化”、改变甚至消失;制度层面的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革故鼎新需要较长的时间;精神层面的文化则最为稳定,变化缓慢,甚至千年不易,历久弥新。

水利文化与水利行业文化

水利文化是人类在兴水利、除水害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水利行业文化是水利行业内部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程规范、传统习惯等

“水利”一词是我国所特有的。

翻开中华典籍,可在《吕氏春秋》中找到“水利”这个词汇。是书《慎人》在记述舜之事迹时说:“以其徒属堀地财、取水利、编蒲苇、结罘网,手足胼胝不居,然后免于冻馁之患。”这是我国古代文献最早出现的“水利”一词。不过,其中的“取水利”,是指汲取地下水和捕捞鱼虾等水产品而言,与现在所说的“水利”不是一回事。

真正赋予“水利”一词丰富深刻内涵,至今仍在沿用的“水利”专有名词的发明者,当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史记·河渠书》是我国第一部水利通史,记述了从大禹治水到汉元封二年,即公元前109年,堵塞黄河瓠子决口及其后各地大兴开渠灌溉工程等重大史实。司马迁在用较大篇幅动情描述了汉武帝亲临瓠子指挥封堵黄河决口这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后,写道:“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自此以后,那些当权的官员们在汉武帝面前争着言说兴修水利之事。司马迁在“太史公曰”中感慨道:“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余从负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感叹水在为利与为害两个方面的力量都太大了,表明了他之所以作《河渠书》的动因。

司马迁所言的水利,已具有“穿渠”“溉田”“堵口”等含义,并蕴含了兴利与除害两方面较为完整的概念了。

传统的中国水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防御洪水,以确保人类生存安全;二是农业灌溉,以弥补雨养农业之不足;三是开挖运河,以借水行舟。

现代社会,水利的内涵得到大大拓展,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外,还包括水力发电、给排水、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水景观营造、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

2009年版的《辞海》,对水利这个名词的表述是:“采取人工措施控制、调节、治导、利用、管理和保护自然界的水,以减轻或免除水旱灾害,并开发利用水资源,适应人类生产、满足人类生活、改善生态和环境需要的活动。”这一表述增加了“改善生态和环境需要”的内容,突出了水利的生态环境功能。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更加明确地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这是对现代水利性质和作用的最新诠释。

远古时代,由于人类自身能力十分低下,“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对水旱灾害等自然现象无能为力,只好听之任之。到了新石器时代,伴随着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等的出现,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空前提高,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产生了防治水旱灾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和实践活动。

由此可见,水利文化发轫于人类开始形成除水患、兴水利意识的时候,它是人类在兴水利、除水害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水利文化源于人类兴利除害的实践,同时这些实践活动所积淀升华出的理念、精神和科学方法、技术手段等,又指导和帮助人类在更高层次上从事水利活动。

所谓水利行业文化,是指水利行业内部的从业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行业价值观念、行业标准、行业规范、行业道德、行业传统、行业习惯、行业礼仪等,是水利行业内部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程规范、传统习惯等。比如,“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就是水利行业在长期的水利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行业价值观念。

水文化与水利文化

水利文化源于水利又高于水利,包涵水利行业文化,水利行业文化是水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远不是水利文化的全部

水文化与水利文化,绝不是同一概念的不同提法,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先说联系,有三个相同点。一是母体相同。水文化和水利文化都脱胎于人类文化这个体量巨大的母体,是从这个母体身上衍生出来的“子孙”。二是实质相同。水文化和水利文化都是人与水发生关系产生的文化现象,尽管涵盖的范围有大有小,产生的数量有多有少。三是载体相同。水文化和水利文化都是以水和涉水活动为载体,通过人类的活动作用于水而生成的文化现象。

再说区别,有两个不同点。一是形成的时代不同。“水文化”的产生,可追溯到“人猿相揖别”的人类起源时期,产生于人类与水打交道的“第一次”,距今约200万年。水利文化的时空距离很短,其生发的基石是“水利”,始于人类萌发“水利”意识的时候。具体时间应该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后,人类进入农耕和定居时代以后,有了防洪、排涝、灌溉及凿井等想法并付诸实施之时。而大规模的水利活动则始于距今4 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以鲧禹治水为代表。二是涵盖的内容不同。水文化作为母体文化,其内涵十分丰富,外延非常广泛,可以说包罗人水关系所产生的文化万象。水利文化只涉及除水害、兴水利的领域,其内涵与外延远不如水文化丰富。

需要指出的是,水利作为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文化的特殊形态。由于以除水害、兴水利为目的的水利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此,水利文化在水文化中居于主体地位。我们通常所称的“水文化”,有时特指“水利文化”。

相对于水利行业文化而言,水利文化有着更为丰富和广阔的内涵和外延,它源于水利又高于水利,它包涵水利行业文化;而水利行业文化是水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远不是水利文化的全部。

总之,从逻辑上说,水文化、水利文化、水利行业文化三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或者说是“大文化”与“小文化”的关系,水文化包含水利文化及水利行业文化,水利文化包含水利行业文化,是从大到小的领属关系。■

猜你喜欢
水利人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人类第一杀手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