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张冠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
未来两岸经济关系面临空前挑战
作者丨张冠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
2016海峡两岸经贸论坛现场
“5·20”后,自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面临重大考验。同时,全球及两岸经济的深刻变革与转型态势,也使两岸经济关系面临市场动能转换、产业步入新竞合阶段、利益分配复杂化等新问题,两岸经济关系步入“深水区”。未来两岸经济关系走向将面临政治与经济的叠加影响,面临空前挑战。
首先,两岸经济关系不确定性升高,必将对台湾经济形势及未来转型升级方向产生重要影响。近期内,两岸均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两岸经济合作本应是发挥两岸优势、以制度化合作增加各自经济内生动力的重要因素,若两岸经济关系发展进程受到干扰,对各自经济尤其是台湾经济的影响不容低估。而从中长期看,在全球经济深刻变革、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兴起态势下,台湾未来转型升级之路也面临方向性选择,即选择结合两岸与全球资源加强自我创新升级之路,还是继续走依靠美、日发达经济体技术与产业移转之路,不同选择将对台湾经济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其次,近年来两岸经济关系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如果不能化解反而放大,对两岸经济关系将产生深远不利影响。未来两岸产业竞合趋势及利益分配问题若放大,会进一步增加岛内社会对两岸经济关系的疑虑。自上世纪80年代两岸经贸关系恢复和发展以来,两岸经贸关系一直得到岛内主流民意的认同,但近年来两岸经济关系新问题的出现及政治操弄下,岛内社会对两岸经济关系的看法已有复杂变化。这种民意的变化将影响深远,2008年以前虽然政治强力阻碍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但在市场作用和民意压力下,政治力的阻碍受到抑制,台当局与大陆经贸交流不得不被动开放。但今后如果台湾社会对两岸经济关系的民意发生变化,阻碍两岸经济关系的政治力反而可能得到强化。
再次,两岸经济关系走向对两岸关系的影响趋于复杂。多年来,两岸经济关系一直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容,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2008年以来,两岸先经后政,两岸经济合作的制度化进程,在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进程中得到率先实践;两岸经贸往来是两岸人员交流往来的重要渠道,两岸增进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但随着未来两岸经济关系步入艰困期,其在岛内产生的政治社会效应也将趋于复杂,未来可能出现两种变化走向:一是两岸经济关系艰困冲击台湾经济发展,经济选民的理性声音增强,使岛内发展两岸经济关系、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壮大;二是两岸政经关系形成非良性循环,岛内民众对两岸经贸往来的疑虑增强,进而影响其政治倾向。一般而言,中长期理性经济选民终究会成为社会主导,但短期内也可能发生非理性反应。
最后,在新的时空背景下,两岸经济的转型升级必然要经历一个阵痛过程,政治因素的叠加会进一步延长阵痛期。从长远看,市场力量终究会发挥主导作用,以两岸经济的发展态势、两岸存在的互补优势,以及两岸同文同种的天然联结,两岸经济实现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只是未来转型阵痛期的延长,将使两岸经济和民众付出更多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