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奔跑

2016-09-13 08:33李德毅
关键词:李德院士机器人

李德毅

(解放军总参第61研究所, 北京 100039)



人工智能在奔跑

李德毅

(解放军总参第61研究所, 北京100039)

李德毅,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2004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计算机工程、人工智能、指挥自动化研究和开发。李德毅院士在国际上最早提出“控制流-数据流”图对理论。用云控制倒立摆的论文在1999年第14届世界自动控制联合会上获得杰出论文奖,是世界自动控制联合会成立42年来我国学者首次获得此奖项。

【观点摘要】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

机器人是集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机械、电子、通信、自动化、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语言学、认知科学、脑科学、乃至人文艺术等多个学科、多种技术于一身的人造精灵,它将成为人类社会走向智慧生活的重要伴侣,将引发人人联网、物物联网的崭新形态,也将改变人类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

我们曾经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展,但这已经成为历史。要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精确调控物质和能量,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人工智能是一种解决方案。

到2030年,争取我国每万名产业工人所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要达到300台左右;农村城镇化导致中国农民急剧减少,无人拖拉机、农用无人机、背包机器人和收割机器人将成为新一代“农民”,黄牛退休、铁牛耕地、农民进城、专家种田;全国大中医院的微创手术机器人近一半国产化;在全社会普及使用形形色色的服务机器人,家家有机器人,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平均每人拥有一台形态各异的服务机器人。

我国将成为机器人的最大市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国家科技创新和中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标志。机器人革命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只有原创性的技术才能使我们成为机器人的产品和机器人市场规则的重要制定者和主导者。在人工智能奔跑的征程中,跨界渗透和跨界创新是我国包括智能制造在内、抓住历史机遇的又一次崛起!

驾驶脑的应用

驾驶脑的差异,反映个人智力和运动协调能力的差异,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驾驶脑。真正能够教机器人开车的应该是驾驶员,有经验的驾驶员长期与车互动,熟练到已经把车同化为人体的一部分,成为与身体无缝对接的真实外延。因此,机器驾驶脑在驾驶员开车时应该能“悄悄地”自学习,将“脑和机器融合在一起”,实现这样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类梦想!我们将调试总线扩展为自学习总线,开创自学习板块,完成统计学习和进化学习,让轮式机器人像人一样开车,研发有个性的智能车! 一旦当前的认知与过去经历的记忆进行了混合比对,驾驶脑便能对不确定未来做出合适的决策,完成大脑的创造性、运动的灵巧性以及对车无穷无尽的同化过程。

机器人自驾驶时,驾驶脑利用搜索匹配引擎,通过驾驶态势图,以图搜图,实时地在记忆棒中近似搜索,直接找到或者推理求出符合当前驾驶态势的合适认知箭头,学以致用,形成控制指令输出。充分发挥大数据碎片化认知的机理,克服宏观认知的形式化困难,细分约束区间,通过大量微观认知的形式化,降低形式化难度,缩小在线推理范围。

人常常在错误中学习,试探纠错、吸取事故教训是提高驾驶水平的最重要环节,因此,一次次的驾驶事故也可通过深度学习形成事故记忆棒。

【编者按】 智能产业是制造业的高端领域。近年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机器人、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穿戴、智慧农业等一系列的产业群爆炸式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持续改变生产和生活模式。2016年6月16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高端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多家单位协办和支持的“首届中国(重庆)智能技术国际学术论坛暨《智能技术学报》(英文刊)创刊发布会”在重庆理工大学隆重举行。此次论坛汇聚了国内外知名院士、学者,期间就产业发展方向、行业动态、技术趋势等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展示了很多极具价值的论点。本刊对部分院士、知名学者的重要观点进行摘编,以飨读者。

猜你喜欢
李德院士机器人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荡秋千
Mobility matrix of a weakly coupled parallel multi-DIM isolator based on axial force solution①
生机盎然
A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Civil Serv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tivation
院士速递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