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记者 易靖茗 实习记者 昌校宇
“感谢 感恩 感动”
作者丨记者易靖茗实习记者昌校宇
“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护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因太太施华芳而加入基督教的张健强调,婚姻是两个人的,需要彼此用心去经营。对于华芳给予的爱,我想用三个词形容——
2月的北京,天气依然凛冽,春节的氛围还未散去。此时的南锣鼓巷在这寒流的侵袭之下显得很安静,没有人声鼎沸,也没有灯影霓虹,却让人深感惬意。赏罢最赋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我径直到张健约好的地点——“Alba cafe”(南锣鼓巷店)。
约定的时间并未到,张健和太太施华芳却也提前到了。初见,着实让我惊讶不已:因工作原因身处两地,并且从相识到相知不满一年的张健、施华芳夫妇,竟然如此有默契。第一次走进他们的生活,温馨感扑面而来,觉得生活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太太施华芳是典型的台湾姑娘,安静美丽、优雅大气;先生张健干净、阳光、贴心的样子亦让人印象深刻……
一坐定,张健就贴心地给我推荐这个小店里他所认为最好吃的点心,施华芳则一下子打开了记忆的阀门,说起了她和先生“速战速决”的爱情故事。
张健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天津工作。施华芳则是台湾台北人。2015年2月,她独自一人受外聘到北京负责品牌开拓。“那个冬天,是我在大陆的第一个冬天。”品牌开拓的工作比施华芳原本想像的要复杂和困难得多,项目在政府与跨境投资人之间的层层夹叠中,迫使她一直有无法突破的阻碍。因工作上身处困境,朋友热心地介绍了有商场管理经验的张健,希望他能给予施华芳一些实质上的建议和帮助。
“但我的个性是不喜欢麻烦人的啊,怎好打电话去拜托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呢?”施华芳虽无法推脱朋友的好意,却也只是将张健的电话号码留存,并未打过去。谁曾想,热心耿直的张健却主动打来电话。“当时他很热情地介绍他从事的工作及个人经验,并试着想了解我的处境与他能触及的支援点。其实,我当时心里明白,我遇到的问题不是商场端,而是政府政策端。但毕竟是朋友介绍的熟人,又这般热心,我们就还是聊了,且聊了很长时间。”挂完电话后,施华芳一阵触动,她被张健的主动、热情所感动,但她想,两人肯定不会再有进一步的联系了,因张健人在天津工作,而施华芳所开拓的品牌短时间内是不会拓展到天津的。“那么,我们之间,也就不会有任何的关系了,我心中暗忖着,却也伴着莫名的失落。”回忆起他们所谓的“初识”,施华芳满脸娇羞。
常言道,因缘而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诗化的缘分,尤其值得珍惜。自第一次通话后,张健和施华芳互加微信,继续探讨着工作上的各种“疑难杂症”,可不知不觉间,两人的话题渐渐延伸到各自生活的领域。从起初仅限于文字传递的交流,工作上的讨论互动,慢慢转变为两人对于彼此的人格特质及待人接物的方式,家庭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等有了深层的共鸣及相互的吸引。
一切看似随意,却又水到渠成。2015年3月初,已彼此逐渐熟悉的两人决定见面。“因华芳信仰基督教,初晤我们就约在北京国际教会。”至今,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张健仍记忆犹新,并笑称是缘分将他们圈在一起,“虽不是正规基督教徒,但之前我在烦恼或者内心有罪恶感的时候也习惯去教堂祷告,倾诉完后,整个人都会轻松很多。没想到,华芳竟然跟我有同样的信仰”。因约在上午10点,张健一大早便从天津赶到北京。到地后,他发现贴心的施华芳竟特意为他准备了亲手做的爱心便当,瞬间觉得眼前这位爱笑、体贴的台湾姑娘与众不同。
“两周后,张健受洗。后来,我们经常一起参与教会分支的服事及每日的读经列车。因工作缘故我们虽在不同的城市居住,但彼此属于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强烈归属感已经深深扎根在我们心中。”一次不经意的相遇,敲开了施华芳冰封多年的情愫。说起和张健相识的过程,她笑的格外开心。“因我做事一向小心谨慎,对待感情亦是如此。在遇到张健之前,我已经7年未曾谈过恋爱。他的真诚无时不刻都在吸引着我,我想丈夫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一份很好的安全感,细水长流的陪伴,比任何承诺更能打动人。”施华芳坦言。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只是恰好碰到,因为懂得而相惜相暖,这是怎样的一种缘呢?
施华芳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千人万人的芸芸众生里,你就站在那里,平平凡凡。而我,不经意间看见了你,冰冻千年的心,突然在这一刻温润如玉,温柔如水,桃花一样盛放,灿烂。没有徘徊,没有犹豫,没有想过要义无反顾地无可救药,也未曾打算海誓山盟到地老天荒,只是,这一切都来得如此——天经地义。
多次的接触,张健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性格温柔、做事细心,对人好又很安静的台湾姑娘;而施华芳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勤奋好学、热心耿直、对人又很有礼貌的大陆小伙子。2015年4月底,两人确定关系。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2015年6月,感情成熟的两人决定一同去台湾接受施华芳父母的“检阅”。
“我们凭信心去台湾,朋友们深深的祝福鼓励我们继续向前,双方家人的肯定更是我们婚姻之路的印证,更重要的是我们深切地感受神的祝福在我们彼此的当中,所以在我们之间看起来不可能的差异:地域、文化、年龄等等,都一一被包容,且加倍地祝福!”相识的时间不长,可施华芳觉得两人仿佛已经历了世界上最浪漫、最甜蜜的事。
但最初得知张健是大陆人的时候,施华芳的父母曾有过顾虑,他们怕张健是诈骗组织,同时又担心施华芳远嫁大陆会受欺负。可意想不到的是,跟施华芳家人见面后,他们就再没有任何别的想法了。
“岳母很喜欢我,在老人家面前,我又懂礼貌,又听话,岳母对我的‘特殊待遇’让华芳的3个姐妹都羡慕嫉妒恨呢。”张健骄傲地解释说,“只因我随意说了一句要带台湾特产给大陆的朋友,岳母竟然起个大早去帮我买回来。而且岳母原本是不允许家人喝啤酒、咖啡等带味道的饮料,也不允许她们吃香肠、培根等腌制食品,因觉得不卫生,影响健康。但我买回来后,岳母不但没意见,而且还同我一起品尝,并称赞味道不错。全家人对于岳母360°大转弯的态度都惊呆了,以至于现在她们都形成习惯,想吃什么、喝什么都拿我当挡箭牌,说是我买的,而且屡试不爽”。
“华芳全家都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起初他们对大陆有很多成见,甚至有些问题都很尖锐。可自从我去他们家后,经常给他们普及大陆方面的知识,使大家逐渐改变了对大陆的偏见。”张健欣喜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竟也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尽了绵薄之力。
而施华芳的说话温柔、做事细心,让张健的父母同样喜欢极了这位出色的台湾儿媳妇。
就这样,2015年10月,张健和施华芳在北京登记结婚、公证。12月20日,在北京宴客,接受所有亲朋好友的祝福。
时间虽快如流水,爱情仍美好如初。一念花开,一念花落。若可,让爱溢出,淌成温暖,在流年里许一场春暖花开。
毕竟两岸的文化、生活有所差异,相处的时候有甜蜜,也就少不了分歧:施华芳属于心细、不紧不慢的姑娘,可经常有选择“恐惧症”;而先生张健则是典型的北方男孩子大大咧咧的生活习惯,性格较急躁。但是两人都会用爱来化解,避免矛盾的发生。“婚姻是两个人的,需要彼此用心去经营。所以一路走来,我们互相珍惜、互相包容、互相接受。”张健深知爱情的真谛,长相守是每一对夫妇的理想,而实现这个理想,需要一辈子的时间、耐心、智慧和包容,还有一辈子的风险和担当。
“我们即便吵架了,也绝不过夜。而且我们每天回家都会拥抱至少一分钟,每月每周必须很正式的用非常多的赞美词来赞美对方。”说到这,施华芳的眼神变得温柔起来。
“张健非常喜欢台湾,在相识之前常常去台湾旅行;而我虽然初至北京,却折服于北京的美与北京人的亲善,我们喜欢彼此原生的环境及文化。思想上,虽然还是存在着些许差异性,但因为爱情,我们愿意彼此尊重,这反倒成为了彼此生命中更多元色彩的添加。”施华芳的一颦一笑,都透露着爱情带给她的愉悦与美好。
“平时我们都是分工明确。华芳会在日历上清晰地记录近期要做的相关事宜,而我负责将它们记在脑海里,方便两人实施。家里的大小事,华芳即便心中已有主意,她也会主动先咨询我的意见。”对婚姻万分满意的张健自豪地说。
当被要求用一句话来形容他们跨越海峡、牵手幸福的爱情时,张健强调,“生活,不一定拥有足够的财富,却要拥有无数的关爱;不一定拥有至高的地位,却要拥有许多对你微笑的脸;不一定拥有控制一切的权力,却要有人愿意为你付出,为你牵挂。这样的感动不仅仅是爱情,更来自于彼此的心心相惜,来源于内心时时刻刻的牵挂。生活需要这样的感动”。
目前,身在台湾的施华芳的父亲病情加重。为了尽孝道,夫妇二人决定暂时放下张健在大陆已发展成熟的事业基础,去台湾重新开始他们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