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武
美 国有家金融大鳄,在2007年次贷危机许多金融机构纷纷栽倒之际“逆风飞扬”,还大张旗鼓地给高管发放“超级大红包”,这家“了不起”的金融大鳄就是美国的投资银行高盛集团。
尽管赚得盆满钵满,高盛的“美誉度”却不高,时常被调查处罚,直至受审。近期,高盛的官司还打到了国外,被利比亚投资局告到英国伦敦高等法院,其中美女换合同等内幕令人震惊。
利比亚“吃亏”,高盛“吃饱”
利比亚投资局由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之子赛义夫一手创办,用于利比亚政府在其他国家的投资项目。
今年6月13日的法庭陈述中,利比亚投资局律师梅斯菲尔德表示,投资局2008年尚处于发展初期,对复杂的金融产品知之甚少,因此在与高盛的交易中“吃了亏”。
“吃亏”到什么程度? 2008年1至4月间,利比亚投资局将13亿美元交给了高盛,用于购买涵盖一篮子货币的期权和6只股票,共计达成9笔交易。不久,相关证券价值暴跌,最终亏损率高达98%,几乎血本无归。高盛却因此赚得2.2亿美元。
高盛合伙人德里斯·本·卜拉欣在一份内部邮件中写道,利比亚主权财富基金“非常简单,任何人都可以‘劫掠一把”。高盛一名副总裁批评银行内部给利比亚投资局提供的产品介绍过于“复杂”:“你想向生活在沙漠里、与骆驼为伴的人讲清楚杠杆贷款?”
面对亏损,投资局副主席扎尔蒂曾将高盛分管利比亚交易的销售主管卡巴贾逐出门外,怒斥高盛是“黑手党银行”。
在利比亚当局看来,巨额亏损当然不止遭遇全球金融危机那样简单。高盛为得到与利比亚投资局“合作”的机会,以金钱和美色腐蚀诱惑利比亚官员。
庭审中,利比亚投资局指认,高盛高管卡巴贾主要负责“疏通关系”。 按照梅斯菲尔德的说法,卡巴贾买通了投资局内部重要决策者扎尔蒂的弟弟海特姆。
卡巴贾对扎尔蒂、海特姆兄弟极尽款待,甚至不惜动用“美人计”。在迪拜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卡巴贾安排了两名妓女招待海特姆。靠着海特姆居间“穿针引线”,2008年利比亚投资局同意了高盛提出的一揽子投资项目,利比亚为此付出了损失12.74亿美元的代价。
迟来的“管教”
巨额的损失,使利比亚方面十分愤怒。为了安抚对方,高盛曾提出支付有关交易费用,并额外支付5000万美元用于“补偿损失”,并商定将钱转给由利比亚国油公司总裁女婿所经营的帕拉迪尼国际咨询公司。
然而,利比亚内战一爆发,高盛便借口利比亚国内局势动荡,最终分文未付。
也正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尽管高盛没有从腰包里掏出一分钱,但这5000万美元的“承诺”还是引起了美国证交会调查人员的“高度重视”。虽然高盛事实上并未支付费用,但这一行为仍触犯了《反海外腐败法》。2014年,美证交会启动了针对高盛的调查。
其实,早在 2010年,美证交会就曾以欺诈罪名起诉过高盛。
美国证交会表示,高盛一方面允许对冲基金做空某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却向其他投资者承诺该产品由独立的第三方信贷顾问机构推出。对冲基金获利约10亿美元,高盛获得设计和营销收益1500万美元,但投资者却因此蒙受了超过1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
这一起诉可谓旷日持久。2016年4月11日, 高盛同意支付50.6亿美元罚款,以了结误导抵押债券投资者的指控。
高盛的“丑事”还不止这些。2010年,美证交会针对高盛前银行家莫里森的“献金换业务”提出民事指控,称其在2008年至2010年间参与时任马萨诸塞州财政部长卡希尔的竞选活动,且提供了没有披露的现金捐赠。
证交会称:“政治捐赠换来的业务,为高盛带来750万美元的承销费用收入”,“卡希尔的职位能够影响到决定聘请哪些银行从事市政债券的承销工作”。 2012年9月,高盛以巨额罚款与证交会达成了和解。
总之,欺诈、献金换业务、性贿赂,这就是高盛这一金融大鳄光鲜脸面皱褶里的污垢。游走于法律与监管之外,美国证监会迟来的“管教”也仅仅是高盛最不担心的罚款。可见,缺乏约束的资本就像张开大嘴的鳄鱼,吃相太差,也太过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