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卫道
柯璜,字定础,号绿天野人。 1876年1月19日生于浙江黄岩桐屿(今路桥),1963年11月26日去世,享年87岁。
柯璜1907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攻博物学、美学、心理学。历任山西大学堂教授、山西省图书博物馆馆长、北平故宫古物陈列所主任委员。柯璜先生学养深厚,爱国爱党,可谓一代名儒,书画大家。
解放后,柯璜被选为四川省重庆市人民代表、重庆市人民委员、重庆市监察委员、重庆文史研究馆馆长、西南美专校长、西南美协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57年返回他的第二故乡——山西,任山西省政协常委、山西省美协筹委会主席和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等职。
柯璜毕生从事文化教育与书画事业,致力传播儒学,培养不少人才。热爱艺术事业,钻研书画,长于书法。在中国艺术界享有美誉。他在山西大学堂虽然主讲自然科学,但大部分精力却用于对儒学的研究,着手编撰《孔学十年大事记》。后又发起组织了“宗圣学社”,主编会刊《宗圣学报》,孙中山为之题词“文明导线”,在当时影响极大。
师高大弟乐攀跻,翰墨烟云共寄傲
1961年,陈毅副总理到山西视察工作期间,与柯璜及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右二)、省长卫恒(左一)、副省长郑林(左二)合影。
柯璜从京师大学堂毕业后被分配到陆军邮传部任主事,因不满清朝腐败,供职两个月毅然辞职,转聘到山西大学堂。当时山西大学堂是全国三大学堂之一,各地学子慕名而来者众。柯璜讲授博物学、心理学、卫生学和美学。他讲课联系实际,旁征博引,循序善诱,诲人不倦,很得学生喜欢。他严格要求学生,“甚愿在讲堂上不用功学生骂我祖宗,不愿他们出校后终身恨我全无心肝”。时人为其赋诗:“绛帐似关西,桃李如梯,声光电化学新奇,弄月咏风时不废,攸往咸宜。浙水立蓝基,汾水青齐,师高大弟乐攀跻,翰墨烟云共寄傲,乐育宏兮。”书法大师赵铁山曾说他:“居晋三十年,任事莫或苟;人道愿扶持,婆心泻苦口;躬亲大学师,循循称善诱;友尽天下士,学术中西剖;吾徒惭局促,相形若培塿,君深嗜书癖,于吾亦有取。”柯璜与同校老师互相尊重,对学生亦平等待之,能倾听他们意见。1912年山西大学闹学潮,校长避京,柯璜与其他老师调解平息学潮,柯璜独主容纳学生意见,为使学潮顺利解决扫除了障碍。
他对有困难的学生尽力帮助,或资助钱物,或给安排课余兼职工作。他特别赏识爱国青年学子,并寄以厚望。他在1935年《山西大学乙亥各系毕业同学录》序中指出:“今大地爆横,人种岂止欲亡人国,且真欲亡天下人类也。继而今,诸生自当各尽所长,各成所志,各雪所耻,各弥所憾,成己成物,为东陆黄人消厄运,即为各色各民族成和平长治之基。”
柯璜在山西大学堂教授出了不少人才,如解放前国府司法部长洪陆东和蒋介石侍从室主任林蔚文都是从浙江来山西大学堂求学的学生。有诗赞云:“门罗将相文中子,讲学河汾三十年,培植人才唯世运,后来何需让前贤。”“启发英才心独挚,呼唤人道德非孤。”“门前桃李成材众,笔底龙蛇布阵忙。”柯璜还有不少学生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如解放后任华北局第一书记的李雪峰,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裴丽生,高教部常务副部长刘仰峤,国家经委副主任刘岱峰和山西省级领导郑林、史纪言、王中青等人。
柯璜一生志在教育,开启民智,改变民风,造就新民。他除在山大和山西师院教书外,还先后与同仁在1918年倡办“尚志学校”和“养正小学”;在1923年与山西大学同仁倡办“三晋中学”和“新民中学”。还在1917年创办“洗心社”,洗心以名社,存诚祛其私。还和山西有关负责人筹建山西拒毒会和山西天足会,并任常务副会长,大力宣传禁烟,反对妇女缠足,为扫除中国大地封建陋俗,倡导健康生活而尽力。
创立山西省图书博物馆
1917年,山西当局委托柯璜在太原旧文庙内筹办山西省图书博物馆。柯璜一面在山西大学办博物和图书班培养专门人才,一面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筹划经营。因经费拮据无力购买图书文物,柯璜大胆地号召社会各界参与充实、丰富图书博物馆的馆藏。他倡导各贤士、学人捐书或寄存书画于图书博物馆,又发动撰制楹联送馆悬挂活动。一时间,社会名流、贤达翘楚、政府官员等争先恐后响应,送匾送物,情绪热烈高昂。当时馆内大小庭柱、各个殿厅不下百处全部挂满楹联,黄绿纷披、琳琅满目。常赞春、郭象升、景梅九和大书法家赵铁山等亦送大批书籍,寄存馆内,供民众阅读。各地公私机构亦送珍禽奇兽,供大众观赏。原本古老、破旧不堪的文庙一两年时间顿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为传播文化知识、普及教育、教化民众等,起了很大作用。
山西省图书博物馆自1917年成立,柯璜一直任馆长。1922年,他为图书馆图书目录初编序言中有两句话:“学校为有期有限之图书馆,图书馆为无期无限之学校。”准确、深刻地揭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特别是图书馆对民众之重要性。此言至今仍被图书馆视作箴言。
柯璜周日一般在山西图书馆写字,因写字用墨多,他自己研制了一种磨墨机。赵铁山说他“挥毫日万言,墨每需一斗;年来更作画,丹青渍两手”。山大教授、书画家原石民曾有诗记录他在馆内写字的一则趣闻:“亦夷亦惠有好怀,古心古貌世无乖;排闼人来托写字,先生含笑称佳佳。”原先生注曰:“一日他在图书博物馆看柯璜先生写字,有排闼入者曰:适从河南来有人托柯某写字,此间有柯某否?先生回首曰:我正是柯某。其人全不理会,但负手观先生字曰:汝字尚可也,为我写两条。先生笑曰:好,好。平易近人雅量如此,时人传以为笑谈。”
弘扬儒学精华,预测孔学兴衰
柯璜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又熟习天文、地质、理化和古今历史,编译过《动植矿物学》。他以新学观察事物,开拓视野,重新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他认为应科学地继承祖国传统文化遗产,对千古一人的孔子学说应正确对待。
民国初年,柯璜与严复、康有为、梁启超、李提摩太(英国人)、庄世敦(英国人)等联合发起组织“宗圣会社”。他在太原主编《宗圣学报》定期出版发行,10年内共出了32期,社会影响甚大,社会各界纷纷题词、发表文条支持。1912年9月,孙中山到山西视察时曾给《宗圣学报》题词“文明导线”。
20世纪30年代,柯璜着手编辑《孔教十年大事记》,共8卷本有百万余字,汇集民国初年至1924年全国有关孔子教化的文章。他写了总序和多篇文章,奠定了其在儒学界的学术地位和声誉。孔氏后裔也尊重柯璜对孔学的贡献和真知灼见。孔子第77代嫡孙孔德成是遗腹子,孔德成父亲临终前指定柯璜和山东省省长屈映光为监生。
1940年在重庆,当时行政院长孔祥熙请柯璜出面组织“中华孔学会”。是年5月,“中华孔学会”在中央广播大厦召开成立大会,柯璜被推为会长。中华孔学会定期研讨中华传统文化和孔子学说,振奋民族精神,也座谈时局和当代政治。后来在一次会上,会员马寅初发言痛斥孔祥熙利用特权中饱私囊。孔祥熙迁怒主持会议的柯璜,派其亲信来控制中华孔学会。柯璜也逐渐看出其意图,遂隐居在歌乐山云顶寺专心著书立说。
柯璜将多年思考的560个问题,按儒家《大学》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八卷表述,写出近20万言的《人生基础哲学》,1943年由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以简洁易懂的语录形式,科学周密的分析,全面阐述了孔子学术,并用新儒学观点阐述对事物和时局的看法,很受时人关注,连续再版三次。
1962年,即柯璜逝世前一年,时年85岁的柯璜在全国政协会上作书面发言《孔子于科学文化上的贡献》。他引用《四书》《五经》所载的典故成语,引经据典详述孔子是大教育家、大伦理家、大史学家、大政治家、大卫生家等16个大家。他说孔子是集16“大家”于一人且享誉2400余年的精通科学的大知识分子,应该给予新的评价和做出新的总结。这在当时是极不合时宜的。但世事沧桑,柯璜写作《孔教预言》至今80余年过去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速,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传统文化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瞩目和重视。柯璜在《孔教预言》中所说的儒学在国际上的传播路线和褒贬事件发生时间虽不甚准确,但所描绘的情形毕竟发生了。现在,“孔子学院”遍布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据2008年1月统计,全世界“孔子学院”达123所。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说:“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吸取智慧。”这与《孔教预言》中所说“自今后一百年世界学者多问道于孔经”何其相似,只是时间提早了二三十年。《孔教预言》是柯璜对祖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儒学精髓的深刻认识,竟能穿越时空,跨越疆域。这是一个大儒的真知灼见,也是一位哲人的深邃缜密的思索。
爱国愿倾万斛血,成人何惜满头霜
柯璜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悲怆和喜幸。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期,丰富的生活阅历,执著的精神追求,深厚的文化积淀,培养了他一生爱国为民、崇尚革新进步的性格和人生追求。清末康有为、梁启超领导戊戌变法时,年少气盛、血气方刚的他积极投身其中,深得康、梁的器重,也结识了不少革新志士。他的老友梁漱溟曾赠诗云:“……成年励远志,挟策上京师,名宿齐頫首,讶此鸾凤姿,厄运遘阳九,国事不可为,譬病入膏肓,和缓术焉施。”经历了戊戌变法的失败,柯璜立志新学,走教育救国之路。在山西大学堂,柯璜是辛亥革命山西起义的热情支持者。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复辟,柯璜义愤填膺,撰文声讨袁世凯为窃国贼。袁世凯派刺客到太原暗杀柯璜。柯璜识破阴谋,在刺客面前慷慨陈词,晓之以理,刺客最终没有下手。事后他感慨地对来访的章士钊说:“我还算命大,没有被袁世凯杀掉。”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东三省。柯璜拍案而起,撰写《九一八告日本君臣士民书》并印成传单在国内散发,登载北方诸大报,痛斥日本政客、军阀、浪人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必胜信心。他还将其直接邮寄给日本天皇、首相。当时的日本首相犬养子远给柯璜回信有诗:“百虑谋犹拙,一言迷自开,忌心都去尽,何复病尘埃。”(犬养子远因在对华问题上与主战派意见相左,后来在政变中被刺杀)。1932年1月28日上海淞沪战争爆发后,他又写《一二八告国人书》等文,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对敌。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机空袭太原,柯璜躲在防空洞内作长诗《告三岛士民歌》。此篇是前两篇文章的诗歌化的续篇,简述了中日历史渊源及近百年日本侵华史后,警告日本停止侵华。
为激励全国人民的抗日决心,柯璜书写文天祥《正气歌》四页屏,自费刻石并朱拓百多份,分赠北方师厅以上文武官员和国内著名人士,鼓舞抗日斗志。当侵华战火逼近太原时,柯璜将这四块石碑埋于太原文庙地下,立志光复后重立此碑,才携家人匆匆走上背井离乡之路。这四方石碑现存于山西省博物馆,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柯璜还曾在文庙画《醒狮图》、书《醒狮歌》悬挂博物馆墙上,寓言十分明显。
日军侵占太原后,逼近武汉,柯璜在离开武汉路上书写《豕人骑狮预言歌》,预言日军侵华必败。该长诗40句280字,前有序言云:“东大陆一狮,伏于昆仑之下,有豕如人突过其旁,以狮酣睡,跨其背,作侮慢戏。狮大震怒,蓦然奔跃,豕人紧拉其须,欲下不能,声嘶力竭,见者为之彷徨,做歌记其事。”这是素有诗书画三绝的柯璜,运用其诗书画特有的形象思维而创作的极具典型的诗篇,是一篇漫画的诗,是一幅诗的漫画。
柯璜旅居重庆期间,发表多篇抗日诗文揭露日寇屠城暴行。诗人最后坚定的结语:“欲洗国仇耻,只有血与铁。”这些诗文登载在于右任主办的《抗战诗坛》等刊物,并刻印传单发往敌战区,实践他“三尺铜管时长啸,也是毛锥也矛戟”的誓言。
在重庆避难的日子里,柯璜的社会接触面非常广。他经常到学校和各界社会团体进行抗日演说和学术活动,既跟国民党上层来往,也与共产党领导人及进步人士诸如董必武、马寅初、郭沫若、梁漱溟、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章士钊、邓初民、刘海粟等都有交往。董必武酷爱书法艺术,也深知柯璜其人。“空军诗人”陈禅心在孔学会安排两人见面,学识上的相通和抗战意志上的一致,使两人一见如故,促膝长谈。1942年春,为激励抗战,反对妥协,郭沫若编的《屈原》历史剧在重庆演出,由金山、白杨、张瑞芳等饰主角,一时轰动山城。时任中共南方局负责人董必武观后,书三叠二绝给柯璜,其中二首于4月21日写道:“伤心人语楚春秋,独醒反遭众醉仇;湘水潺潺流日夜,何时洗尽世间莸。”“优孟衣冠鸣古音,俨然屈子独行吟;一声绝叫狂惊坐,共凛人亡国瘁心。”柯璜为董必武诗中的爱国激情所打动,遂和绝句二首:“汨罗遗恨几经秋,今古伤心是国仇;偏反婀娜争代谢,苍茫何处认兰莸。”“碧血千年空古音,洞庭波起听行吟,衣冠古貌声声里,一曲三弹耿耿心。”数日后,柯璜应邀观看屈原剧,深为剧中的爱国情节、古调哀音所感动,又接黄炎培、郭沫若等人咏诗,柯璜步原韵又书二首再寄董必武。“彰瘅大义著春秋,岂独冤沉一楚仇,三代人心存直道,神奸无计掩熏莸”。“弦里筝琶袅袅音,三闾孤愤诉清吟,还虚浩气流悲壮,碧海青天不死心。”解放后,两人都忙,但书信不断。1952年柯璜写《题画屈原像》:“纵横前史东大陆,离骚哀郢何忍读;宅心冰雪出类才,冤沉万古吞声哭;哭遍神州太息声,哀音缈缈传空谷;乾坤正气此心同,昭彰正气出太公;合哥白尼之三杰,辉煌大地映苍穹;从此端阳竞渡节,五洲四海将同风;……谁是为国为民为真理,牺牲悲壮现瑰奇;家家画之扇,万国绣以丝,留得如此璀璨庄严相,水穷山尽处,千秋百代是人师。”他将其长诗寄给董必武,董回信称:“捧读之余,感奋不可言状。”并回赠诗一首:“多艰一念悯民生,志洁行芳太史评,二千二百卅年祭,犹见柯璜画屈平。”
抗战胜利后,柯璜留在重庆,为艺术教育奔走呼号,创办敦义农工学校和新声中学。解放前夕,有革命志士被杀害,他曾冒险掩埋烈士遗骸,还曾掩护共产党人和起义人员投奔解放区。1949年春,他与美术、教育界知名人士创办蜀中艺术专科学校,被推为校长。
浑灏流转舞龙蛇,卖书鬻画赈灾民
柯璜钟爱书法艺术,在山西大学任教时,兼授美学和书法艺术。初期他酷爱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后来学习张芝、张旭、怀素草书。每周日书写屏联二三十幅,数十年如一日。到20世纪30年代,柯璜书画艺术进入顶峰时期,当时人们以求得一幅柯璜书画为喜,而柯璜对于求书画者,向不拒绝。他的作品遍散于民间,公共场所多有他的字幅,不少手迹在太原、重庆、浙江、江苏、山东等地被摩崖石刻或勒石碑林。友人称:“于今三绝诗书画,胜地名山到处悬。”
柯璜在北京主持故宫博物院期间,恰好齐璜(号白石)也在北京居住,两个人合作扇面,齐璜绘画,柯璜题诗,末了柯璜风趣地落款“二璜唱双簧”。这一趣闻一直流传在书画界。
柯璜书法作品以行书和草书居多,尤其以草书最为突出。他独创了龙蛇大草风格。他酷爱大自然,说:“欲得于笔,必先妙于心,才能书之大开大合,犹如江河曲伸之自然。”他的草书大量使用回旋连笔,参差布白,结体连续突变,展现出连绵不断的壮美气势,整个作品高华圆润,遒劲浑熟,放逸而不轻狂,动不失规矩,静不失变化,动中有静,静中寓动 。
柯璜书写大字时,预先炖墨令热,接着双目微合,宁神静气片刻,最后拿起3斤铜管,趁热书写,下笔迅疾,一气呵成,边吟诗,边落笔,诗吟完,书亦就,得意之时,大吼一声,笔墨如暴风雨骤至。
柯璜善画紫藤、松柏、花卉。所画紫藤,虬枝缠绕,着色秾丽,纯属大草之法。所画花卉超脱飘逸,自成一格。晚年喜画山水,具有独特的泼墨大写意,落笔草草却布局严谨,逸气纵横,气势磅礴。
柯璜作画,常爱题诗。在重庆卖画赈济灾民时,国民党元老、司法部长王同宾以百二金购其赈济画一幅,柯璜当场在画上题诗一首:“义愤同仇血战中,流亡到处是哀鸿,秦关百二增声价,多少生灵感乃翁”。在另一篇山水画上题诗曰:“巍巍大山脉,岩层埋煤铁;地质学有人,莫愁勘探缺;瀑布来天外,利用田禾茁;不息泻长流,密防山洪泄;古屋造先民,工农滴汗血;林里隐浮屠,形式展建设;憩息满工农,有时庇耄耋;人间无废物,领导宏提挈;写此风景图,意义岂一瞥。”歌颂了祖国大好河山和丰富矿藏及古老文明。拳拳爱国爱民心,尽溶盈尺诗画内。
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淹死老百姓数十万,柯璜立刻参加赈灾救援活动。因家中经济窘迫,便义无反顾把自己珍藏多年的近三百幅书画珍品拿出来义卖,所得全部慷慨捐献用于赈灾,在重庆引起轰动。时人赠诗曰:“一纸应同老郑虔,饥民施惠万万千。”柯璜的忧国忧民之情、侠义仁厚之心令国民政府赈灾委员长屈映光非常感动,填词《一剪梅》赠柯璜:“阅遍名山与大川,囊底诗篇,笔底云烟。太行桃李种三千,文事经筵,武事戎旃。健步宁愁蜀道难,世上遗贤,地上游仙。风行一纸换金钱,饥者加餐,寒者衣绵。”
柯璜的书画作品在抗战时乃至新中国成立后常被作为国礼馈赠盟邦友人。1955年印尼总统苏加诺首次访华时,见到柯璜画的一幅古柏,浑健雄伟,森森参天,赞不绝口,周恩来总理即拿来赠送给他。1958年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编印《中国画》创刊号,有古今40幅画,柯在当代人仅有的3幅中占一幅。
柯璜晚年在山西7年
1957年柯璜返回他的第二故乡,时年80岁。山西的领导对他非常关怀照顾。
这时年逾八旬的老人仍尽力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热心书法艺术。他将书写的毛泽东、朱德、董必武、郭沫若的诗词自费刻石朱拓分送有关人士,同时一再修改他的《人生基础哲学》,以《人生哲学》四册手抄本送董必武,另一套请章士钊转呈毛主席。他在晚年整理了师友300人,654首的赠诗,连同他在1936年书写的8首答诗,自费印刷分赠师友。
1963年11月柯璜先生逝世。《人民日报》和《山西日报》等报刊杂志刊登消息和照片讣告。周恩来、董必武、陈毅、李雪峰、徐冰、王世英、冀贡泉、邓初民等均送了花圈、挽联并参加了治丧委员会。11月30日,在太原五一广场公安礼堂召开隆重追悼会,山西省主要领导陶鲁笳、史纪言等参加,省政协主席张隽轩致悼词。悼词中指出:“柯璜先生以毕生精力从事文化教育事业,是一位著名书画家,尤长于书法,也是一位爱国诗人。”柯璜一生著述甚多,惜不少毁于战乱和“文革”。1994年其子女和三晋文化研究会将部分遗著加以整理,以《柯璜选集》出版。原山西省省长、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裴丽生老人为《柯璜选集》题词曰:“定础先生,化雨春风,弘扬儒学,书画典型,热爱祖国,向往大同,选集问世,百代流馨。”这也是对柯璜的一个概括评价。
(责编 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