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综合】楼市调整的步子似乎越来越近了。日前,中国社科院发表《中国住房2016中期报告》称: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可能会迎来一个短期调整期,房价增幅将呈现回落趋势。事实上,从近期各地所发生的一系列政策层面的变化、房企资金链压力的收紧,均释放出“下半年楼市恐怕不好过”的信号。
“调整可能迟到,但不会缺席。”该报告认为,如果说2015年到2016年是政策刺激下的上升之年,2016年到2017年可能是首次出现的在政策刺激下的调整之年。中原地产预计,一二线城市未来一年的房价上涨可能不会超过50%,拿了“地王”的企业都将面临入市难题,巨大的成本压力使得风险非常大。
近期多家机构数据显示,6月全国房价环比涨幅已在收窄,这或许反映出下半年楼市的格局。多家房产中介机构反映,2016年二季度,全国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新增房客比下降,下半年市场将降温。
而在一手市场,不少业内人士担心,由于前期市场高温透支了大量需求,市场后续需求不足,房企资金链回笼也会减缓。有证券机构预计,2016年下半年销售增速将继续降温。而从累计数据来看,1-6月成交面积同比增长32.94%,相比1-5月回落3.49个百分点。楼市成交整体降温的趋势得到验证。对于房企而言,另一个资金来源——开发贷,也不断在收紧。银行业人士预计,下半年银行开发贷将大幅收紧,各家银行将重点关注开发贷风险。同策咨询认为,上半年制造了无数话题的“地王”房企,其潜在风险尤其需要关注。尤其是那些实力有限而又“高溢价”拿地的房企,更有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或债务违约的风险。在楼市下半年将进入调整期的背景下,“地王”或面临生与死的抉择。
链接
上半年大陆主要城市诞生219宗“地王”
1-6月,大陆50个主要城市诞生的“地王”(统计口径为单宗土地金额超过10亿元的地块)多达219宗,数量以每周近10宗的速度快速增长。其中,热点城市苏州拍出27宗、杭州25宗、合肥22宗、南京21宗、武汉11宗、天津14宗。
解读
土地“熔断”机制弊端凸显
【本刊综合】7月8日下午,南京集中出让10幅地块,其中8幅为住宅地,均设定了最高限价。超过40家房企参与抢地,8幅限价地块,最终7幅因“熔断”终止出让。现场主持人激动地说:“大家举牌慢一点,电脑反应跟不上。希望不要‘熔断,这样对大家都好,不要逼政府出政策。”南京政府推出“熔断”政策是为了控制楼市价格过快上涨,抑制过热土地市场,以落实房价、地价“双控”的任务。也就是说,这是南京市政府通过土地熔断机制,试图人为操控房价和地价,把楼市走势完全掌控在政府手里。而在楼市上涨阶段,政府限制土地价格、房价上涨,实际上是在替开发商提前锁定利润空间,拿到土地就是赚到,不抢才怪。决定楼市走势的主要因素,就是土地供应量和楼盘入市量,如果真的想控制房价、地价,就应该加大土地供应量,满足开发商的买地需求,而非限制土地最高价和房价涨幅。可见,这一错误政策需要纠正。
多个热点城市为楼市降温
【本刊综合】多个楼市过热城市的政策正在收紧。7月9日,厦门发布楼市信贷调控政策“认房又认贷”,规定二套房首付,对名下有一套房但未结清贷款的,或两笔及以上贷款记录的从原本执行40%首付提升到60%,而有两笔贷款记录且未结清的,则由原先的50%首付变为不可贷款,并停止向三套房发放公积金贷款。2016上半年厦门不断刷新“地王”纪录,一度引起购房恐慌,目前岛外房价已超过3万元。自3月25日上海出台“沪九条”楼市新政后,北京、深圳也已收紧了楼市调控政策,合肥也从7月1日起提高首付比例。从这些城市政策面变化的趋势来看,都是通过提高首付比例“降杠杆”,这是核心一二线城市楼市政策的重要特征。据悉,央行等相关部门已开始对热点城市进行调研,储备政策已经准备充分,只不过等待时机发布而已,三季度将成为政策收紧的最后“窗口期”,预计核心二线城市也会在三季度跟进提高首付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