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凌晨,从公示到投票,历时半个多月的日本第24届参议院选举以执政党联盟自民党、公明党的胜利告终。
总体来看,日本赞成修改宪法的势力占据了由国会提议修宪所需的三分之二(162个)以上议席。加上此前自公执政联盟已控制众议院三分之二的多数,可以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已成功跨越了完成其修宪夙愿的第一道门槛。
安倍对外表示,获胜让他如释重负。“我们必须加快推进安倍经济学,以满足公众的期望。”外界预期,他将出台一套逾10万亿日元的财政刺激方案。不过,考虑到所获席位刚够绝对多数,不少海外分析指出,安倍很可能会较为缓慢地推进这一进程。他最有可能的目标是为未来的宪法改革创造先例,而不是立即废除放弃战争权的宪法第九条。
修宪的程序性议题
从数字来看,自民党的议席数从改选前的50个扩大至55个,维持参议院第一大党的地位。加上非改选的65个议席,自民党议席数达到120个,加上追加公认的1个无党派候选人所获议席,距离单独过半数(122席)仍相差1席,而上一次自民党过半数还在27年前。民进党的议席数从改选前的43个跌至32个,加上非改选也只剩49个议席,拉大了与自民党之间的差距。
而据日本总务省统计,选区投票率为54.70%,较2013年上届选举时的52.61%高出2.09个百分点,但仍是1947年第一届选举以来历史第四低的投票率。
面对以上结果,全世界媒体都聚焦在日本所谓“修宪势力”的增幅上。一般来说,赞成在安倍晋三执政期间修改宪法的政党、其他党派和无党派议员被统称为“修宪势力”。除了联合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外,在野的大阪维新会、守护日本之魂党也认为有必要修宪并赞成在安倍执政期内修改宪法。该4党被统称为“修宪四党”,共拥有84个非改选议席。此外,与之持相同立场且此次不被改选的其他党派和无党派议员至少有4人。
修宪势力如果能在此次参议院选举中合计获得74个议席,就能继众议院之后在参议院(定员242)也获得三分之二(162个)以上议席,可以无需获得第一大在野党民进党的同意就由国会提议修宪。虽然自民党最终没能单独过半,但完成了安倍提出的第一目标:执政联盟赢得改选的121席的一半——证明其不是靠已有的优势,而是获得了新的“信任授权”。
关于修宪,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其可能性和程序。7月10日,共同社推出了一个专门的问答环节,其中把日本宪法定性为“硬性宪法”。据其描述,宪法是规定基本人权及民主政治框架的国家最高法规,因此在多数决定修改方面需要不同于其他法律水准的高度稳定性;另一方面,又需要适应政治、经济、社会变化的灵活性。为了满足这两种需求,在决定修宪程序上规定了严格的条件。由于不能轻易修改,因此被称为“硬性宪法”。
这也预示着日本修宪的门槛极高。首先国会需要提出新的修宪草案,然后日本国会的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各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议员赞成,再由国民投票,获得半数以上赞成才能成功修宪。一般来说,公投在国会提议修宪之日起的60至180天之内举行,具体日期由国会讨论决定。而整个过程走下来,起码要花几年。
安倍的迂回策略
那么,安倍能够跨越公投的门槛吗?回顾一下英国的脱欧公投,我们可以来一个思想实验:虽然日本这次没有“脱亚(入美欧)”与不脱的选项,但类似于英国的二选一,那就是要与不要现行宪法的第“九条”。
现行的日本宪法之所以被称之为“和平宪法”,正是因为第九条的存在:“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对于这个思想实验的结果,笔者是比较乐观的。
共同社在7月11日和12日实施的全国紧急电话舆论调查结果显示,24.2%的受访者对于赞成修宪的“修宪势力”参议院议席数超过三分之二这一结果表示满意,28.4%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两种意见相距不大。46.0%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表明不少选民也感到困惑。回答反对在安倍晋三执政期间修宪的占48.9%,回答赞成的占35.8%。
为什么不少选民感到困惑,这恰恰是安倍自民党和执政联盟赢得此次大选的关键所在。
在所谓“修宪势力”中,自民党把修宪作为该党基本方针,公明党则倡导在现行宪法中增加新理念与条款的“加宪”,大阪维新会和守护日本之魂党也主张修宪。
而且,安倍二次登台不久即表示有意在任期内修宪,所以本次大选前大家普遍认为执政联盟胜选后修宪可能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政治课题。但是,选前安倍开始迂回战术,避免谈及具体修改内容和主张,并对党内下了“钳口令”,尽量避免媒体和在野党将“修宪”二字炒作成选战的关键词。据日本《每日新闻》统计:选战打响后,88名反对党候选人中有54人提及“修宪”并提醒选民警惕;而自民党候选人中只有一人提及“修宪”,但强调自民党不会立即修宪。
美国持暧昧态度
不可否认的是,世界局势尤其是英国的脱欧公投给日本大选带来了巨大冲击。在6月22日选举公示,也就是选战打响后第二天,英国公投揭晓,使得日本媒体和政界人士认识到“修宪”和随之而来的“公投”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市场的波动也给G7峰会上安倍关于“雷曼级危机迫在眉睫”的发言做出背书。虽然安倍经济学没有给中下层国民带来实惠,但选民求稳的心态再次占据上风,外加上在野党也提不出鲜明有针对性的备选方案,导致此次大选焦点模糊不明,让执政联盟暗渡陈仓。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此次参议院选举首次实行了“18岁选举权”。安倍晋三在7月10日的电视节目中表示,“希望年轻人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一票将改变未来”。这些年轻人的选择是今后的方向,还是青春的“未熟”?
据共同社调查,关于比例代表选举的投票对象,18-19岁受访者中有40%的人选择了自民党。选择民进党的占19.2%,公明党占10.6%。这显示出日本年轻人倾向于支持自民党。
在不同年龄层对修改宪法的态度方面,18-19岁年轻人赞成修宪的占46.8%,反对的占47.2%。20至29岁赞成的占48.0%,反对的占45.0%。可以看出年轻人对修宪态度更加积极。
此外,美国因素也不可视而不见。虽然在集体自卫权的解禁上美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现行“和平宪法”在孕育过程中和美国的关系有目共睹,甚至可以说现行宪法是美国强加于日本的。自主修宪,对于自民党来说某种意义上是一次“独立”,而美国对此态度是模糊暧昧的。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奥巴马政权对于安倍政权在参议院选举获胜后,希望日方最优先致力于制定经济重建的增长战略,这是因为美国认为日本的经济增长战略缺乏足够力度。美国认为,在强化对作为东北亚不稳定因素的朝鲜和中国的威慑力这一点上,日本经济的重建是不可或缺的。文章分析称,美国的真心话是并不希望安倍政权趁着参议院选举胜利将政治资源投向修改宪法等方面。这是因为即便日本执政党由于在野党失败而获利,但若日本经济增长的脚步踉踉跄跄,国际竞争力就难以提高。
日本影响力的下降也将波及将与同盟国的合作定位为重返亚洲战略核心的美国安保政策。美国之所以敦促安倍政权推进经济增长战略,是因为安保与经济相互联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赖肖尔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肯特·科特尔对此次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的胜利表示:“这是进一步加强日美关系的绝佳时机”。关于修改宪法,他认为,“只要与公明党联合执政,估计很困难”。
日本谚语中有一个说法:佛面止于三次,意指事不过三。受战后和平主义熏陶过的日本国民,在和平与战争之间大是大非的选择上应该不会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