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中信息 鲍威为
VR产业投融资布局分析
文/投中信息 鲍威为
自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开启全球VR时代,Oculus、索尼、HTC已成为VR三大巨头厂商,中国市场也紧随其后,在众多产业资本的积极涌入,国内VR产业热度已仅次于美国。目前国内暴风魔镜、乐相科技、3Glasses等均有代表产品发售,2016年1月21日暴风魔镜宣布2.3亿元B轮融资,融资完成后估值已达14.3亿,成为国内目前估值最高的VR公司。
事实上,虽然国内VR热度持续高涨,但在技术和产品内容上都还存在很大的不足。VC/PE机构出手谨慎,多数机构处于观望状态。并且VR产品的宣传与普及力度相对不强,多数消费者只闻其名,不见其形。
国内VR产业现状如何?硬件形态哪种才是主流?未来VR创业者机会何在?中国VR发展走向如何?投中研究院近期对国内VR相关企业及投资机构进行了深度调研,并发布研究报告《中国VR行业分析报告》。
图1 VR产业链
根据投中研究院整理,将VR产业分为4大块内容,分别为硬件设备、内容制作、分发平台以及B端应用。目前国内硬件设备是主要变现来源,同时B端应用逐渐走入实际工作,而内容制作和分发平台仅仅只是刚刚起步,但线下体验店和主题乐园已经是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
硬件作为整个VR的基础环节也是最先开始发展的部分,过去的VR领域投融资案例也是以硬件设备为主。硬件设备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以及软件三部分。输入设备主要是动作捕捉设备和动作控制设备,是实现VR交互特点的关键设备。常见的动作控制设备有传统的键盘、方向盘、操纵杆类设备;而动作捕捉设备是通过动作捕捉设备采集肢体动作进而在虚拟世界进行交互。目前动作捕捉设备较为复杂,此类型公司较少。输出设备是VR目前最多也是最直观的设备,分别是前文提到的移动、PC、一体机头盔。VR软件公司主要是做VR交互系统,也就是输入设备的软件部分,包括激光定位技术、红外光学定位技术、可见光定位技术,以及计算机视觉动作捕捉技术等。
仅仅在单纯的VR领域很难找到应用价值,这就需要将VR技术应用到其他领域实现它的效用最大化。基于国内游戏和影视行业的火热,VR在这两个行业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国内知名的VR游戏厂商网易、盛大、奥飞动漫等均有开发VR游戏产品;影视方面有兰亭数字、热波科技等专注VR的企业,也有华策影视、光线传媒等上市公司布局其中。另外,直播和社交也是VR热点之一。当下流行的“网红经济”与互联网社交均表明在这两个行业中有很深的潜力可以挖掘,通过VR技术也可以给直播和社交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
VR硬件是基础,内容是关键,内容是带动硬件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旦内容出现突破性成果,整个VR行业一定会迎来新一波爆发。虽然现在市场上内容制作公司远少于硬件,这主要是由于内容的研发需要时间,无论是游戏还是影视都需要转变传统的制作方式,这对于开发厂商来说是一个挑战。
VR内容分发平台有网络分发平台、线下体验馆以及应用商店。87870虚拟现实网就是一个典型的网络分发平台,集VR咨询和VR内容内容下载为一体的网络平台;乐客VR、暴风魔镜均在各大城市设立线下体验馆,可以让年轻的消费者通过体验对产品有足够的了解;应用商店则是专门用来下载VR应用的APP类产品。
总体来说,目前专门做VR内容分发的公司较少,而之所以参与内容制作的团队少,与分发变现的环节缺失有很大关系。即便国内VR热度如此之高,但VR的传播力度并不是很大,很多消费者对VR概念知之甚少,这也导致分发平台收益不足。
相对于C端内容制作的广大受众群体,虽然VR的B端应用用户数量较少、关注人群不多,但它的针对性强,相比于C端内容更容易实现营收,而且相对而言价格更高,不需要很强的用户粘性。尽管C端应用预期市场规模巨大,但目前B端很多产品已经投入使用,例如在建筑、商务等领域已经成功实现较好的盈利。
VR+游戏
目前,中国游戏产业正面临增速放缓、格局固化、创新力不足等问题,而VR天然与游戏行业高度契合,其所带来的全新模式,将彻底颠覆游戏行业以及消费者对游戏的玩法。
VR游戏作为VR行业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过去的各种动漫和科幻小说也让众人对VR游戏有了更多的期待,游戏能将VR的沉浸式体验和穿越感发挥到淋漓尽致。游戏的体验感成为游戏用户最迫切的需求,而深度的游戏用户更倾向游戏内容与个人感觉的交互性。过去一些简单的操作玩法以及低质的游戏感受已成为游戏用户的痛点。
PC游戏与移动游戏是目前我国游戏市场份额最大的两块蛋糕,它们经过稳定的发展,产品逐渐体现出“内容为王,渠道为主”的特点,正因如此,PC游戏与移动游戏为VR游戏提供了强大的内容基础与细分领域。
VR 硬件的技术问题制约着内容的呈现和用户体验。目前VR硬件还不能完美地解决用户的晕动症和延迟高的问题,在画质和交互性方面也比较差,需要通过更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提升VR硬件的性能。在上述问题得到良好解决和产品普及之后,VR游戏等内容才有可能实现大规模的繁荣发展。
目前由于硬件、软件、内容等多方面问题,VR游戏还没有得到充足的市场份额,想要开发出针对VR设备的可玩性高的游戏,还需要很多的时间及资本。如今各VR游戏盈利效果不佳,国内资本是否有耐心支持VR游戏发展成熟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VR+影视
VR影视目前处于从0-1的过程,尚缺乏可以模仿的、可以学习的标杆性内容,大家都还在摸索具体的研发方向以及研发内容。目前,VR影视占据了娱乐产业和虚拟现实两个热点,拥有了大量的资本投入。以张艺谋、高群书为代表的一批著名导演也开始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 VR的兴趣。但是,目前多数名义上VR视频为全景视频,仅仅只是进行360度环绕拍摄,支持多角度播放。观看全景视频时用户不再是被动的观看模式,而成为了可以主动探寻所观看内容的参与者。而真正的VR视频更要有景深的沉浸感,还要有交互的属性,激发用户探索、发现。所以,全景视频并不完全等同于VR视频。
就目前情况而言,VR影视从内容端到技术端都还有很多难题需要克服,现在市场电影的拍摄流程已经十分成熟,短期内不会根据VR有大的调整,因为VR视频会颠覆整个影视行业的制作方式和商业模式,对现有影视行业也是一个巨大冲击,同时当前VR电影拍摄成本巨大,如何降低制作成本也是未来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VR+直播
VR直播与过往直播不同在于“全景、3D、交互”三个特点,严格来说,基于目前的VR技术水平以及基础设备,市面出现的VR直播视频都不能称之为VR直播,只能唤作全景直播。
从全景视频的角度来说,全景电影电视节目会是最大的市场。但由于制作这类内容除了硬件和基础设施的要求,还多了对艺术水平的要求,所以在运用层面,全景直播成了当下比较快速转化的领域。
VR体育直播,不仅能够给场外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观赛体验,也为体育赞助商带来了新的商机,借助VR 技术的构建沉浸式虚拟场景,提供非同一般的消费体验,从而刺激消费。在高质量VR 游戏难做、VR 视频拍摄成本高的背景下,体育VR 直播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也就是说,体育VR 直播被认为是目前继线下体验店之后最容易商业化推广的领域。全球各大巨头纷纷看好这场VR 盛宴。
国内视频网站像腾讯、爱奇艺、优酷、乐视等纷纷参与VR布局,他们本身具有庞大的用户资源,有效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发展VR,可以为VR直播带来高速的传播。
VR直播将会在短期内成为VR主流应用之一。首先VR直播找到了很好的参与方式,厂商不需要付额外的带宽费用,这些费用会均摊到每个用户上,同时也解决了用户的时间问题;其次,当前网红经济流行,VR直播也可以借助明星效应得以迅速发展。
VR+社交
回顾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强调社交为产品核心的杀手级应用并不少,其间也诞生了无数巨头,微信、微博、Facebook等。对于VR来说,硬件竞争尚未结束,扎克伯格就在今年MWC前夕表示,VR将成为社交平台的下一个风口。正如他所说,包括Facebook在内,诸多VR公司也发布了VR社交的形态。
现有的移动社交平台已经具有随时随地的方便特性,除此之外,不断有结合垂直化需求的社交功能或者独立app出现,这些社交网络的出现和发展都离不开拥有相同爱好或者共同关注的话题的人们寻觅知音或是寻求陪伴这样的需求,如果仅仅是将开会、聊天、游戏等表面的活动进行简单的VR化,与传统社交网络相比除了视觉效果以外,就没有其他吸引人的标签了,用户也不会养成使用习惯。
用户在VR的虚拟世界里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同时,也会本能地去“扮演”虚拟世界中的这个“自己”,并且希望自己有更丰富的表达能力。虽然现在的技术还不完美,做不到完全的真实到虚拟的映射,但是也已经能提供给用户前所未有的自然交互能力。比起真实生活中的社交,VR社交像其他互联网社交一样更有效率;而比起电脑和手机这样的设备,VR社交又更丰富、立体。在不远的将来,VR社交将会给我们带来全新体验。
目前为止,经投中研究院不完全统计,VR行业投资案例已达117起,其中58起为硬件设备类投资,43起为内容制作类投资,其余16起为分发平台类投资。总投资规模已超过40亿元。其中2015年全年投资案例为57起,投资规模为24亿元。2016上半年投资案例为38起,投资规模为15.4亿元。总体为上市公司投资为主,机构投资为辅。
另外,在2015年,从案例数量上来说,硬件设备方面投资占比为53%,内容制作为36%,分发平台为11%。而2016年上半年,硬件设备方面投资占比已降至29%,内容制作和分发平台分别上升至50%和21%;从投资规模上来看,硬件设备同样从去年的71%占比减少到今年上半年的50%,而内容制作从16%上升至37%,分发平台变化不大。
企业直投
2016年,VR行业的火热引发了众多上市公司对这一领域的强烈关注和投资热情,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乐视等巨头纷纷进入VR领域。2016年1月,暴风魔镜获得第二轮融资2.3亿元人民币,天神互动、暴风科技、华谊兄弟、天音控股、爱施德等上市公司均有投资;2016 年2月,奥飞动漫投资虚拟现实游戏公司TVR和全景视觉公司互动视界;3月华策影视投资国内顶级VR/AR影像内容&VR直播制作公司兰亭数字1470万元人民币,接着继续投资了业内知名VR内容供应商热播科技640万元人民币;4月,迅雷作为领头方参与国内最大的360°全景相机制造商Insta360的B轮融资;5月,棕榈园林和掌趣科技共同参与了国内VR娱乐领军企业—乐客VR的A+轮融资。短短半年时间内,游戏、建筑、影视等各领域上市公司均在积极布局VR行业,VR热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目前来看,部分上市公司布局VR行业是为了提升股价进行市值管理。同时在国内,像迅雷、乐视、小米等互联网巨头希望将原有的资源和流量优势运用到争夺最为激烈的VR硬件和软件,以及分发平台领域。相比于VC/PE机构,上市公司有更多的资本和用户,并且未来存在收购的可能。所以目前国内主要投资者均是上市公司,他们可以未来收购所投资的VR企业,结合自身产品,扩大业务领域。
在国内整个VR领域的初创阶段,上市公司的雄厚资本对VR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VR的基础研究以及内容开发和分发都需要大量的资本作为支撑,上市公司对VR领域的投资是提高公司自身和VR行业的关键动力。
VC/PE机构投资
相比于上市公司的大规模布局,国内VC/PE机构总体来看投资VR行业案例数量和规模均比较小,虽然VR可以说是目前最火热的话题,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企业,短期内无法实现成熟的盈利模式,而相比于国外,国内资本退出压力大,很多初创企业失败率高,所以机构对VR行业投资十分谨慎。多数机构单独投资VR均是天使轮投资,投资额为数百万元,而A轮、B轮企业的投资多数为上市公司领头、VC/PE机构跟投。
目前多数投资机构在积极关注VR领域的投资机会,但并不会作为主要投资方向。虽然在VR领域VC/PE机构投资规模较少,但是游戏、直播、影视等方面机构投资案例很多。目前多数VR公司同时也是游戏、影视公司,实际上仍会有很多资本流入。
PC端头VR将是短期主流,一体机将后来居上
移动端强调趣味性和移动性,PC端强调逼真性。PC端是目前最被推崇和看好的VR形态。因为它有着高配置,体验效果极佳。目前市场上PC端的VR设备也是最多的,VR体验做得好才有人买单,如果只贪便宜、不注重质量也会拉低VR行业的水准。许多市面上价格便宜的VR设备体验不佳,这可能会让公众对VR失去信心。如今国际大厂在努力将VR做好,也可以看出未来VR的主要形态将会放在PC端上。
相对而言,虽然被众多手机厂商捧起的移动VR更方便,但在体验上与PC端产品相差很大,而且目前移动端VR更多的仅仅是手机盒子,很多专业人士都表示这不是真正VR设备,其带给用户的体验也与预期相差甚远,在VR最主要的沉浸感和交互性方面难以达到用户标准。其次,VR手机盒子因为要适配各种手机,难以满足多数人需求。
而作为技术含量最高的VR一体机,既包含了移动VR的方便性和便捷性,同时也包含了PC端VR的高体验感,在VR领域毫无疑问是最优秀的产品。但目前由于技术限制,一体机最重要的处理芯片研发不足,市场上也缺乏相关厂商,在内容缺失和智能化程度低等一系列现状下,一体机距离人们理想中的效果还有一段路要走。
VR产品3年内有望普及
国内VR市场热度虽然仅次于美国,但在宣传普及力度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很多消费者并不了解VR,也没有真正接触过VR。目前国内主要的宣传手段更多地依靠线下体验店,但由于价格、数量等问题,传播的效率依然不足。短期内VR产品想要普及,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更应注重广告宣传和网络传播手段,依靠BAT等互联网巨头向消费者们普及VR概念,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并且VR设备成本也需要控制在用户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无论如何,VR的价值会逐渐被人们接受,它难以替代的作用也会使得VR设备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块。
硬件端龙头初显,内容端机会犹存
就国内而言,硬件市场已经有乐相科技、暴风魔镜等产品较为成熟的厂商,他们拥有巨大先发优势,几乎已经形成垄断局面,而且硬件对资金要求较高,留给创业团队的机会已经不多,大批硬件创业公司的死亡也表明VR硬件领域生存艰难,而VR内容制作市场相对来说更适合初创团队进入。目前VR内容方面尚缺少标杆性产品,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且内容相比硬件来说更具多元化,依靠小规模团队也能制作出具有竞争性优势的产品。可以预计,未来VR市场很可能会是硬件厂商几家独大、内容厂商百花齐放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