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
十八大以来,北京市以新常态下的教育民生观引领首都教育综合改革,把学生放到正中央,以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出发,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侧的教育政策、考试评价、课程、教学、教育服务、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了结构性改革,实现从“管理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从“学科导向”向“学生导向”转变,从“封闭的目标管理导向”向“开放的发展导向”转变,让改革成果惠及首都人民,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
关键环节“齐发力”,推动首都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首都教育综合改革以创新促绿色发展,统筹协调课程设置、考试评价、招生录取等多个环节,进一步开放拓展教师学生的资源观和环境观,促进共学、共享、同践行的可持续发展状态。重点谋划从以下三个层面实现传统供给的转型升级。
一是课程资源和学科知识的供给改革。我们供给的课程资源在学生身上最终如何体现?一方面是综合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让他在某个领域得到深化发展。我们知道,孩子的一项爱好或特长很难用一个学科给封闭住,北京市在推行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时,就有意识地不按物理、化学等学科来分类,而按领域来划分,利用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实现课程资源和学科知识的供给。
二是服务供给的改革。教师对学生的服务原来只体现在加工上,但现在教师对学生提供的首先应该是诊断服务。教师要诊断学生的需求与爱好,大到学生喜欢哪个学科、哪个方向,小到我这个学科内学生有哪些薄弱点等。诊断是服务的第一步,诊断之后才是精细化服务。针对学生的需求和问题,既要提供扬长的服务,支持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发展,也要有补短的服务,譬如学生哪块知识不行、哪个能力弱,都要帮他补上。扬长、补短和诊断都是服务供给这一侧精细化的表现。
三是教育政策的供给改革,比如调整学生的入学机会和招生计划。国家调整985、211在北京的招生比例,向中西部倾斜,就是基于这个考虑。北京的“农村专项计划”也是供给侧的调整,从总体上促进区域间的教育均衡。
信息化促进“三个转变”,实现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关键要实现三个重要转变:一是从“管理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二是从“学科导向”向“学生导向”转变;三是从“封闭的目标管理导向”向“开放的发展导向”转变。
这三个转变,是我们目前管理和工作实践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从省级的考试,到区域资源调整,再到学校的治理和评价,一直到教师追求的分数都在发生这种导向性的变化。从考试评价来说,中高考马上面临着科目的可选择化。这是我们以前管理中根本驾驭不了的,但是现在,从出题到阅卷,到录取和加分都要有一个新的变化,由此带来了课程设置的变化。在以前的管理导向下,学校把课程开足、开齐,一张课表就足够了,现在则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自主选择的课程菜单。从课堂教学来看,每个班级的班主任和每个学科的教师,都要从善于加工转变到善于发现。尽管他可能还会努力提高学生的中考分数,但这个分数跟以往分数的内涵是不同的,不是让学生拼死学物理或者学化学,而是要早期发现孩子的优势,让他们在中考时选择自己最有优势、最喜欢的学科,这样折分才高。所以这次中高考指挥棒的调整,既尊重人们追求分数的天性,又尊重学生,符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和教育规律。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多年来所倡导的尊重学生差异、发现学生个性,第一次从制度上补白了。
从区域到个体学校层面,当前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关键,就是使教育信息化成为助力这种转变的得力工具,而这种转变必须依赖新的治理手段和治理技术。如对学生的诊断和发现,没有大数据,仅靠教师传统的经验肯定是不够的。在学校的治理与评价以及对教师的管理中,信息化手段要成为基本的制度和手段,如在线诊断工具、学生个性爱好和学习痕迹的记录。北京市从2014年开始,不再投入大规模的资源和平台建设,转而把经费投入到学生的实际获得和自主选择上。例如,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中,信息化起到的作用是,第一次把学生从学校和教师手里“抠”出来,学生在平台上像团购和滴滴打车那样完全自主选择。信息化也穿越了学校的边界,第一次把社会资源在这个平台上集纳起来。这是互联网时代资源的统筹方式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以往我们做教育信息化,靠专家、靠招标,思路是僵化的,项目买来的优质资源没人点、没人看。现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采用的是互联网思维,是在运营中不断发展。比如目前上线的851个活动项目,有178个没人选,就需要让这些项目想办法自己去优化,下学期再放到平台上让学生自主选择。而有的项目则非常受学生欢迎,仅一个星期就有15000多人选择,还是由一个民营企业提供的。这种消费引导的运营方式,就是从“管理导向”向“服务导向”的转变。在这个平台上,服务导向是实实在在的,真正服务于学生的个性爱好,而这种个性爱好会在学生两年以后的中考选课中得到体现。
从区域到学校,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增强学生的实际获得和可选择性的重要工具。这种工具体现在两个维度上,一个是资源,一个是环境。平台上要有更广泛的资源,资源不是信息化自己造出来的,而是形成了生成性机制,会生生不息地往前滚动。另外,我们能不能给学生搭建一个足够宽松和自由的环境,让他能够自主选择?按照这个思路延伸,我们的考试招生系统、报名系统也是一个环境,这个环境能不能也让学生自主选择?
“互联网+教育”优化对学生个体的精准服务,扩大有效供给
学生是公共教育服务的最终体验者。改革要取得成效,要将“以学生为本”落到实处,就要使各项改革举措既要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习惯,又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感。过去,我们的教育供给是统一的、僵化的、高能耗的,靠的是大量的作业和反复训练,很少认真研究如何让供给更丰富、更精细化。
我们认为,“互联网+”实际上就是在资源和环境上做文章,它为教育提供的最重要支撑是,优化对学生个体的精准服务。这其中,“个体”和“精准”是两个关键词。互联网一方面能O2O,面向学生个体;另一方面有大数据,能够提供精准的诊断。如果只有O2O,没有精准的诊断,我们认为这只是形式化的,没准儿“换汤不换药”,反倒会让师生更累。
以北京市2015年的中考为例,为什么我们取消了0.2难度系数的题?因为在命题之前,通过对过去五年的大数据分析得出,这一系数对应的题目有超出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的因素干扰的倾向,对于形成地域之间的分数差异影响是最大的。所以这“针”扎得很准。这样一来,郊区那些在学校里认认真真学习的孩子,成绩一下子就上来了,这符合我们教育公平的导向。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对一张试卷考题的调整,就是一次供给侧的调整。从教育治理上来看,这就相当于用大数据模拟的决策支持。
所以说,小到教师的诊断和加工力,中到课程的多元化,大到教育决策的调整,实际上都是与过去教育信息化重大的内涵上的不同。现在做教育信息化,最核心的指导思想是“优化对个体的精准的服务”,就是通过信息化,让学生有实际获得,让学生减轻负担。这是一种体现“群众路线”思路的作风转变。
建立“广义教育资源供给”统一战线,保障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两年来,“互联网+教育”催生了一批新兴的互联网教育企业,与以往的网校相比较,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提供在线的教育服务。它们一端拉着更多的教师,另一端则拉着更多的用户,在两端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根据用户需求不断调整服务的精细化程度。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在针对个体学生的精准需求提供服务这一层面,新兴的互联网企业目前做得比我们公办学校还要好。因此我们采取的态度是,不管公办、民办,只要是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要与其建立统一战线,核心指向是“广义的教育资源供给”。
当然,这里所指的“广义”,并不是无原则的。我们应该界定清楚,哪些是基本的公共服务,哪些是增值服务。基本的公共服务由政府提供,不管是来自延庆的学生,还是来自密云的学生,政府都能保证给他提供同样的保障。政府提供不了的基本公共服务,可以向社会购买。就像这次的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如果采用传统的增加科学老师的方式,相信招聘再多的科学老师到实验室里,都做不到现在这个程度。对于增值服务,政府要允许企业做延伸。还以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为例,2小时的服务是政府购买过来的,但是学生如果在这2个小时内玩得不尽兴,允许他付费参加企业在寒假办的兴趣班。而且如果企业真的服务得好,一放寒假,孩子都去报它们的兴趣班,对孩子的成长肯定是有利的,这也是政府所乐见其成的。将来在中高考改革的政策导向下,补习班会慢慢变得没用了,报这种活动反而更合适。
回顾以往的实践经历,十年前北京市教育资源网的运营理念就挺有前瞻性的,采用了让教师“先选资源,后付费”的模式,只不过当时供给端和需求端没有匹配上,所以教师们没有太大积极性。这次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则采用了互联网思维,不是让专家和政府指定企业,而是让学生自主在供给服务中做出选择。同时,使用了考试评价这一杠杆,将学生一端自主的选择和供给一端的丰富性匹配上,一下子就做到位了。因此,对新兴的互联网企业,我们认为,不仅要保护它,还要尊重它,让它跟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携手共赢,共同服务我们的学生,服务中华民族的未来。
2016年首都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
在北京市中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及学生个性成长和学习自主性、考试的可选择等这一系列资源和环境的变化下,学生的资源观将不再局限于本学校、本区县,学生的环境观也将不再局限在课堂了。因此,2016年北京教育信息化有以下几件重要的工作要做。
1. 用“教师走网”为学生提供精准的教育诊断和服务
北京市要实现两个方面的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教育供给端的改革和教育供给结构的改革。前面我们谈到的供给侧改革,是在供给这一端实现传统供给的转型升级,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显著性更强一些,即人力的资源供给由单纯的公办教师向更丰富的社会人士延伸。
在未来,优秀教师、优秀资源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流转的,我们称之为“教师走网”。北京市这两年所做的在线诊断、在线答疑、在线作文辅导,是“教师走网”实验的雏形。我们2016年想做一个工程,为120万北京中小学生,每个孩子、每个学科配一个“临床”老师,即在校老师,还有一个在线老师。在线老师都是专家级老师,他们为学生提供每周、每月或者每学期一次的在线研讨、视频对话以及作业的批改。
我们会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学科做不同的设定。先从某一个学科或者一个学科的某个板块入手,如语文的作文、外语的听力,一步步将平台搭建起来。在线老师,既可以是教育系统内的教师,也包括系统外致力于做这个事情的人。怎样让我们孩子的国际化视野得到拓展?不仅是引进一本教材那么简单,而是要真见外国人,真做一些交流。例如,让延庆的学生每天打开手机和真正的英语母语的人聊15分钟,这比培训教师、引进老师见效要快得多。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资格证不是必需的,但是会有严格的资格审查。只有通过审核,社会人士才可以进到平台中来,让学生自愿去选,选择完后建立联系。我们则根据后台数据记录,对提供教育服务的人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认定和回报。
这样做的实质,也是推动教师和学生的资源观、环境观发生变化。这就类似于精准医疗计划、精准扶贫计划。在学生这一端,对学生的问题做精细化的诊断,在教师这一端,则对教师擅长的内容做精细化的分类,比如同样是语文教师,哪些教师讲议论文好,哪些讲科幻好,哪些讲散文好,然后根据事先对学生的诊断做出精准的推送。教师资源属性越精细化,越有利于在互联网环境下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毕竟孩子再优秀,也有短板,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资源和服务能否精准定位。对于这一点,如果没有信息技术,而仅靠教师经验,肯定是做不到的。
教育服务不仅可以针对学生,还可以针对家长。比如一年级到三年级,我们只服务于家长。我们将升级已有的家长学校、家校辅导平台,并建立起教师服务的资源库,标出每位老师擅长的领域和特点。这样一来,家长就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如作业辅导还是纾解孩子的焦虑等,在平台上检索到相关教师并与其建立起联系。
政府所要做的就是采用互联网思维搭建这样的平台,对学生的教育服务,由政府购买,对家长的服务,则交给市场。如果“互联网+”不在人力资源供给结构上突破,还是在系统体制内部变通的话,是产生不了太大效果的。因为人员还是这些人员,资源还是这些资源,只是换汤不换药。
2. 提升好教师和好服务群的影响力
教师对学生的精准诊断、基于教育大数据的诊断以及在线教育服务的广泛开展,都要基于移动互联和手机、移动端的资源和环境部署。移动互联和手机、移动端也是最好的解决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的手段。近两年,我们在推动在线教育的过程中发现,移动互联和手机、移动端已经变成价格最便宜的教育信息化工具,再贫困的打工子弟家庭,都有手机,再偏远的地区,手机信号都会覆盖。基于移动互联和手机的教育实现起来并不难,也没有太大成本,但它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教育服务的组织方式,包括教委对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评选标准。
我们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一位教师要作为两种老师存在,一个是现实的老师,一个是在线的老师。区级骨干、市级骨干、特级教师一定是要做好教育服务的。如果一位教师的在线服务能力强,资源辐射能力和影响力大,我们就评定他为骨干教师和特级教师。如果他只是自己教学能力强、服务力弱,那他可能走的就是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这个系列。所以,将来的人事政策,包括对教师资质的评定,一直到课程的自主性、考试评价,还有学校的治理,都会相应地发生改变。
学校校长的视野也不能再局限在本校的百十来位教师。在新中考改革方案解读里有一句话:在未来,好学校的价值和作用实际上在慢慢弱化,可能好教师和好的服务群的影响更大。一个孩子进入一所学校,光靠这所学校的资源培养的年代在慢慢过去了。“互联网+”时代,一个孩子的营养来源和“食物网”需要特别丰富。如果我们的考试评价尊重和承认这种广泛联系的时候,教育均衡和公平就自然化解了。包括学生因病在家或在边远山区,照样能够跟城区的孩子一样学习。基于大数据、基于互联网,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与服务。
3. 实现教育新地图的可视化
教育新地图的可视化和在线化也是2016年的重点项目。现在已有教育新地图的纸质版本,今后将实现在信息报刊亭都可以查询,并可在后台实时更新数据的变动。因此,一个方向是空间可视化,另一个方向是后台数据打通。借助教育新地图后台数据的打通,把北京市教委各个处室原有基础教育的数据联通在一起,实现对学校的加工力评价。这样一来,中高考分数的加工力,配合社会实践的加工力以及身体健康的加工力,对学校的评价就相对完整了。
(作者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本文根据访谈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