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廷虎
年关将至,很多人在对春节满怀憧憬时,又抱有一丝担忧。
过年虽然美好,但花销却很大,除了生活开支之外,还得预留份子钱——很多农户趁乡亲返乡过年之际,大办宴席,借机敛财。
中国人一向讲究人情,在农村,大伙更是把礼俗看得很重。
可近年来,人情风使风俗变成恶俗,正常的人情往来却变成了广收礼金的借口,“人情债”像滚雪球般地膨胀,陷入恶性循环。
如何化解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人情债”大难题?
“总管讲堂”刹住“办宴风”
“龚总管,荤菜要整几个?”
“龚总管,工人的毛巾还发不发?”
“龚总管,酒水是给客人开起还是他们自己取?”
…………
2013年6月的一天,巫溪县尖山镇一个宴席厨房里,主人颜家国正在请“龚总管”把关。
“龚总管”本名龚方清,是尖山镇司法所所长。
按照巫溪农村风俗,乡亲家里只要有红白喜事,主人家都会委托有威望的人来全权操办,这个人在当地被称为“总管”。
前些年,巫溪县农村宴席规模越办越大,人情花销节节攀升。
“巫溪32个乡镇,每个乡镇年均办宴席在100场以上,宴席花费高达6000万元,催生出来的份子钱更是上亿元。”巫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熊莉说。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巫溪县农民收入本就有限,面对隔三差五的份子钱,一些农民头痛不已,甚至把政府发放的补助都贴了进去。
“随了礼的都想把钱捞回来,于是就借各种理由办席,档次越整越高,形成恶性循环。”熊莉说。
如此搞法不仅农民叫苦不迭,也给政府扶贫工作添了负担。
“治理‘人情债’也是一种扶贫。”巫溪县决策层开始寻找破解方法。
“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总管’。‘总管’在农民心里颇有威望,让他们出面引导农民不办无事酒,节俭办酒席,效果应该比较好。”熊莉说。
2013年3月,在巫溪县委宣传部主导下,尖山镇举办了第一期“‘总管’讲堂”,50名民间“总管”走进讲堂。
“‘总管’讲堂不仅是‘总管’去接受文明劝导技巧和节俭办宴知识的培训,更重要的是‘总管’要在各类宴席现场宣讲新风尚、新政策,引导村民不办无事酒,节俭办酒席。”熊莉说。
接受培训后,50名“总管”在巫溪县各乡走马上任,龚方清就是其中之一。
尖山镇村民颜家国为外孙办满月酒找到龚方清,想让他当本次宴席“总管”。
“要我当‘总管’可以,但你得答应我几个条件:一是免除帮工赠品,邻里间以后免费互相帮助;二是减少菜量,多用自家种的蔬菜,少买肉;三是改变酒水供应方式,客人按需要自己取;四是免去烟花爆竹,改为放气球。”龚方清说。
毕竟有求于人,颜家国只好硬着头皮答应试一试。
“整场宴席办下来,少花费了上万元。多了蔬菜,客人反而胃口大开。”颜家国喜出望外。
“龚总管”的四条宴规也在巫溪县推广开来,其他“总管”都按规办宴。
不仅如此,“总管”们在办宴的间隙,还向赴宴宾客宣讲新风尚,提倡大家少办宴席,少收份子錢。
“宣传部还给我们配备了宣讲U盘,里面录有宣讲内容,在宾客围坐还没上菜的时候播放,效果好得很。”龚方清说。
通过“总管”们的努力,如今,巫溪县“无事酒”场次减少了97%,为老百姓节约宴会开支650余万元,节约礼金逾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