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宋之前的唐代,不仅都城长安冬天没冰没雪,唐开元19年,扬州甚至出现双季稻的记载。竺可桢据此推测,处于中国第3个温暖期的隋唐,当时的平均温度比魏晋南北朝高摄氏3度左右。
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在1972年发表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结合史学、物候、方志和仪器观测,将过去 5000 年的气候变化大致划分为4 个温暖期和 4 个寒冷期。
六月飞雪的奇特现象,在我国河北承德、新疆、南京、福州、北京、四川、山东历史上都有过记载。
巧合的是,不同冷暖期所相对应的朝代,也正是王朝兴衰更替的关键时期。例如,公元1000年到1200年的南北宋,中国气温趋冷,苏轼诵杏花诗中的“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便可为证。
而宋之前的唐代,不仅都城长安冬天没冰没雪,唐开元 19 年,扬州甚至出现双季稻的记载,竺可桢据此推测,处于中国第 3 个温暖期的隋唐,当时的平均温度比魏晋南北朝高摄氏 3 度左右。
竺可桢曾研究了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化,发现有多次变化,温度较高为温暖期,温度较低为寒冷期。
中国5000年气候变动有逐渐变冷变干的趋势。第一个温暖期:(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0年)夏、商、西周。第一个寒冷期:东周。第二个温暖期:两汉。第二个寒冷期:三国魏晋南北朝。第三个温暖期:唐朝。第三个寒冷期:五代十国两宋。第四个温暖期(相对温暖,但不及之前温暖):明朝。第四个寒冷期:(17世纪至19世纪)清朝。
从以上寒冷期与温暖期的周期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温暖期一般建立了强大的中央政权,此时国土面积广大。寒冷期则汉人政权实力大打折扣,边疆少数民族“兴盛”,来自外族的压力很大。
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入侵矛盾,主要是来自北方大漠。因为古代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东、南两面有海洋,基本上是他们探索世界的阻碍。西面有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广阔的沙漠,外族受地形和气候不可能对东部的汉族政权造成千里突袭。所以汉族政权在古代一直蒙受着来自北方的压力,例如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
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是游牧经济,完全靠草原来养活自己,当气候变冷时,草原生长很差,得不到充分的食物供给。在这时候,就会向南方的汉族政权发起进攻,以获得食物。而南方此时也变冷,粮食等物资也会大幅减产,从而综合国力有所下降。所以北方外族入侵频繁的时候,实际上是在一个气候变冷的大背景下,迫于生存压力造成的。所以,在气候寒冷时期,中原王朝将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过去两千多年的气候冷暖变迁,与我国历史上一些朝代的兴衰更迭存在对应关系,大多数朝代的垮塌都是发生在气候变冷的低温区间。
这一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学技术部等共同资助,相关论文已刊登在我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科学》杂志上。
据研究负责人、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禹介绍,科研人员通过研究青藏高原上的中国特有树种“祁连圆柏”现生树的年轮,并与唐朝古墓里出土的“祁连圆柏”的年轮相衔接,以树木年轮宽度作为温度变化的代用指标,成功构建了从公元前484年至公元2000年,共2485年来可以代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温度变化曲线。这也是亚洲目前最长的树轮重建温度序列。
通过分析这条树轮重建的温度曲线图,科研人员发现,我国历史上的朝代垮塌几乎都与曲线图上的低温区间相对应,秦朝、三国、唐朝、宋朝(北宋和南宋)、元朝、明朝和清朝的灭亡年代,都是处于过去2485年来平均温度以下或极其寒冷的时期。
例如,历史文献研究表明,公元1~6世纪(贯穿我国东汉、三国、魏和晋朝),我国气候相对较冷。在温度曲线图上,这一时期的温度大部分都处于过去2485年来的平均温度值(2.07摄氏度以下)。由于气候寒冷,晋朝时期的草场、牧地已延伸到黄河以南区域,农业用地也在往南退缩,整个中国西北部处于干冷气候中。其中公元348年至366年间达到了过去2485年间寒冷的顶点,年平均温度仅为1.62摄氏度。
在这条温度曲线图上,虽然汉朝和东晋的灭亡相对于其之前的低温区域有一些滞后,但在朝代灭亡之前战乱早已经开始。例如晋朝灭亡于公元420年,但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在公元386年就已经开始,而这一年正接近于温度曲线中的温度最低点。
树轮重建的温度曲线图还显示,唐朝灭亡的公元907年,相对于其之前和之后的温暖期来说,也是一个低温期。公元1271年至1296年是一段寒冷时期,26年平均气温为1.82摄氏度,这一寒冷区域正对应着我国宋朝灭亡和元朝建立。公元1599年至1702年也是一段漫长的寒冷区域,这104年间的平均温度为1.77摄氏度,这一时期正是我国明朝灭亡、清朝建立。
“虽然在过去两千多年,我国大多数朝代的垮塌与低温区间的对应现象并非一种偶然的巧合,但我们不能就此断言,朝代的兴衰完全就是气候变化造成的。”刘禹认为,影响历史进程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气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由于封建王朝自身政治上的腐败,加之低温导致的粮食歉收、造成饥饿,最后可能引发农民起义和战争,导致朝代更迭。此外,在寒冷时期,草原牧场向南迁移也会导致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和南迁。
通过研究,科研人员还发现,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有可能并不是历史上最温暖的时期。在过去2485年间,有四个历史时期的温度高于或接近于1970年至2000年的平均温度。
其中,公元401年至413年,是过去2485年来气候最温暖的一段时期。公元348年至413年这段时期的温度还发生了突变,由极端寒冷迅速攀升到极端温暖,此后又迅速降温。由于这段时期正处于我国东晋时期,因此科研人员将这次温度突变命名为“东晋事件”。
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正在进一步研究“东晋事件”的发生机制。这对于了解过去气候变化状况,揭示气候变化规律,预测未来气候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空间。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始终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自然环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每次重大变化,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反之,人类的活动,也同样影响、改变着周围的自然环境。
编辑/陈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