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求知·成长

2016-09-10 01:59:08孙超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书香青春

真题再现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考题解析

2016年天津高考作文仍然是给材料限话题的自命题作文。材料针对当今阅读方式多元化的现状,谈到当代青年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考生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阅读是考生非常熟悉的话题,在写作内容上并无难度;同时这个话题的内涵比较宽泛,在构思行文和具体表达方式上又给了考生充分的灵活性。而“我的”和“青春”两个限定词又给作文的具体内容限定了方向,不失为一个张弛有度的文题。

理解和构思本篇文题,首先要抓住话题中“我的”和“青春”两个关键词,然后还要“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来行文:“我的”,意味着文中所写有关阅读的内容应以个人的阅读方式和阅读经历为主;“青春”,意味着所写阅读经历应该是在自己的青春时期发生的,说得简明些,应该是在自己的中学时代发生的;而且全文要以阅读方式为写作重点,并且要写出个人对于阅读方式的思考,最好能对不同的阅读方式进行辩证的分析比较。在高考阅卷的实际过程中也是以上述要点为主要判分依据的。其实,青春时代读书求知的过程也是人生美好的成长过程。写作本文时,如果考生能够将阅读求知的话题融入自己青春成长的大背景中,就可以写得更加文情并茂,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双高峰。

“青春阅读”所针对的青少年阅读乃至全体国民的阅读问题,也是我们当下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大问题。在全媒体时代,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方式,已经迫使我们审视传统阅读方式的优点与局限,当然反过来,我们也应该对当下流行的快餐式阅读、碎片化阅读的缺点与不足进行深入思考。

仔细分析近几年的天津高考作文题不难发现,引导考生思考如何从学习中获取知识进而懂得生活并了解人生,一直是其万变不离其宗的母题,如2013年的“——而知之”,2014年的“智能芯片”,2015年的“范儿”,这些文题既能完成人才选拔的使命又能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实属难能可贵。

只有书香如故 天津一考生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是每个人最好的良师益友,而对于青年人来说,好书更是胜过颜如玉、黄金屋,它是支持我们成长的不竭动力。

时光的车轮已经碾过E时代,人们阅读的方式也已经变得五花八门,更多年轻人喜欢用电子设备阅读,也有偏爱传统者依旧捧着书卷细嗅书香。而我更喜欢两者的结合,因为不论用什么方式阅读,我都闻得到书香如故。

在地铁上、公交车里,我喜欢掏出手机,看一看艾萨克森笔下的乔布斯,追寻他的创业之路;想一想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体会他对成功的理解和感悟。在这样喧嚣的环境中,手机阅读方便快捷,可以让我屏蔽喧闹,感受成功人士与众不同的精神与魅力。

早餐时,我喜欢打开电脑,通过听书软件细细聆听主播对经典著作的见解与感受。在这段双手并不自由的短暂时间里,这样的“悦读”可以让我抓住每分每秒,与经典著作来一个美丽邂逅。

下午或傍晚,我喜欢沏上一杯香茗,放几首轻音乐,打开书卷嗅书香:或是随着塞林格守望麦田,或是随着简·爱追求幸福,或是体味段誉木婉清明明相爱却难逃命运捉弄的惋惜与心痛。这样一段悠闲的时间,最适合与名人一起在经典名著中畅快遨游。

杜拉斯说:“每一本书都是漫漫长夜。”我的阅读方式多种多样,因为在我看来,书的外表和形式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它丰富而又发人深省的内容。

美国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众多观众面前,主持人将一张二十美元的纸钞用手折,用脚踩,直到它面目全非,脏乱不堪。这时,他拿起纸币询问大家,谁想要这张钞票。不出所料,会场内的大部分人都举起了手。钞票不会因其外表的丑俊而贬值或升值,知识亦然。无论是被显示在光亮的屏幕上,还是被印刷在泛黄的纸页上,它都不会变。

荀子曰:“学不可以已。”读电子书的人不必嘲笑别人落伍,读纸质书的人也不必感慨他人肤浅。对于青少年来说,最珍贵的是那颗学无止境的渴求之心。

有时,我喜欢在手机上享受轻松阅读;有时,我喜欢捧着书卷细嗅书香。手机上的白底黑字也好,书卷上的一张一页也好,我都闻得到,书香如故。

教师点评

本文准确地抓住了文题的要求,全文紧紧围绕“我的”“青春”“阅读方式”行文,思路明晰,不枝不蔓。文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出了在不同阅读情境、阅读方式下读书的不同感受,但又都能表现出自己的读书收获,最后很自然地点题:不管是什么样的阅读方式,“都闻得到,书香如故”。在紧张的高考考场上,能够如此准确地抓住命题的要求,从容道来,既能信手拈来一些名人名句,还能贴紧中心毫不游离,很是不错。文中谈到时代变迁带来阅读方式的变化时,表现出一种兼收并蓄的成熟态度,能于各种形式的阅读中发现各自的优长,这种理智的求学精神正是使广大青年能学富五车的思想基础,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本文在高考中得到了55分以上的高分,正说明了一切。

(孙超)

不拘一格,阅读青春 天津一考生

屏幕轻点,五光十色的各类信息翩然而至;键盘轻敲,有声有色的多彩世界呈现眼前;墨卷轻展,纵贯千载的博大智慧醍醐灌顶;耳塞轻旋,古圣先贤的谆谆教诲响在耳畔。广征博采,不拘一格,借助多元化的阅读方式,我乐享求知的青春。

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画竹如此,阅读亦如此。寻求多元阅读,走过灿烂青春,我的阅读,我做主。

1994年,互联网走入我们的生活。借助轻巧便携的电子设备和无处不在的网络,电子阅读使我们几乎榨干了时间海绵里的水。随着比尔·盖茨、霍金等名人微博的开通,在线获取最新博文成为时尚,电子阅读带给了我们其他阅读方式难以给予的好处。

电子阅读,让渴求知识的我们以最青春最时尚的方式,汲取营养。

张潮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而今,借助多媒体手段,经典的“山水”得以复现眼前,让我们以更直观的方式领略其风采。我曾见识庄园中简·爱的倔强,也曾在雾都随孤儿流浪;我曾走过卡西莫多的囚房,也曾沉醉于雨巷姑娘久久的张望。一道菜讲究色香味俱全,而多媒体技术为我补全了这份阅读的色香味,让我更加明白晓畅地体味经典名著。

多媒体阅读,一帧一景如在眼前。青春,有声有色。

当然,很多“菜谱”久已失传,难以展现。这时,我就会选择传统的纸质阅读去一探究竟。他曾身佩香芷,高唱九歌;他“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般高洁,他“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般俊逸,他“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般坚贞……读一本好书,正如与许多高尚的人对话,在穿越千年的故事中,感受他们思想的深邃,体味生命的张力。他们为我指出青春成长的方向。

曾经“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但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有时我们要做出最佳选择,会比古人难得多。不过我想,只要学会全面比较,辩证分析,因人、因地制宜,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网络阅读,信息丰富,但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纸质阅读,经典隽永,但不能沉溺于咬文嚼字。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不拘一格,阅读青春。

老舍在《小病》中说:“生命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青春的阅读更是如此,我用不拘一格的多元阅读方式,阅读青春,为青春添色增彩。

从雨掸霜叶到云遮秋雁,季节变迁,唯有书香盈满轩窗小室。不拘一格,青春阅读正当时。

教师点评

本文开篇即以整齐划一的排比句群,展示各种阅读方式的特点,顺势提出不拘一格多元阅读的观点。文章从电子阅读到多媒体阅读再到纸质阅读,结合名人事例,纵论各种阅读方式的利弊长短,最后以“不拘一格,青春阅读正当时”扣题,行文层次非常清晰。文中所引事例,从课内到课外,从书本到网络,古今中外,横跨各界,显示出作者丰富的素材储备。所引诗句和名言均能点明阅读这一主题,而且还能随着行文由浅入深,使文章既增文采又显文脉。最后在“从雨掸霜叶到云遮秋雁,季节变迁,唯有书香盈满轩窗小室”的优美意境中点题,令人读来心生向往。本文也是一篇55分以上的高分作文。

(孙超)

深浅之美 天津一考生

如今,地铁里、公交车上捧着手机、平板电脑的人比比皆是,鼓吹浅阅读的学者大有人在,呼吁回归纸质书籍深阅读的专家更是不可小觑,仿佛二者定要争个你死我活。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总是怀念那个时代,那个包容开放的盛唐。在那里,既有珠落玉盘的琵琶,亦有高山流水的琴瑟;既有笔走龙蛇的书法写意,亦有泼墨山水的梅兰竹菊;既有太白的酒中诗,亦有子美的梦中泪;还有西域的歌舞,东夷的杂技……大唐的包容,凝集在那宽袍大袖之问。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包容,长安城才迎来诸国来朝。

思及此,当所谓的专家对“90后”新锐文学不分青红皂白地嗤之以鼻时,当深阅读与浅阅读定要一争高下时,我们是不是早已忘了古人的智慧:文化本该是包容的。深阅读与浅阅读本是各有千秋,各擅胜场;本该和谐共处,相辅相成。

若是你迷恋于电视与电脑呈现的快餐文化,沉醉于觥筹交错、声色犬马的名利场,请慢一点儿,感受深阅读之美吧。

深阅读中,我们得以重温曲水流觞的历史温情,见证望月怀远的历史柔情,目睹重阳登高的历史场景;为李煜不能上书韬略、下写情愁而叹息;为赵估不能左手国策、右手花鸟而哀婉;为纳兰难以口吟妙诗句、手斩胡虏头而无奈……深阅读,使青春中的我少了一分浮华与躁动,多了一份典雅与深沉。

若是你期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请快一点儿,感受浅阅读之美吧。

浅阅读中,我们看到了路人面对危难者的漠然表情,也看到了大学生倾注爱心的麻风病村庄;看到了官员们匆忙进修的茫然无绪,也看到了研究生创办的乡村图书馆;看到了选秀歌手引人哗然的洋相百出,也看到了普通公民见义勇为的感人时刻……浅阅读,使青春里的我少了一分柔弱,多了一份担当。

社会巨变的当代,需要我们借鉴古人的淡然,亦需要我们承担社会的责任。需要我们体会深阅读之美,也需要我们品味浅阅读之味。青春中的我,深阅读与浅阅读交替往复,而我希望,你亦如此。

生于斯世,何不欣然享此“深浅与共”之美!

教师点评

本文自始至终围绕着深阅读与浅阅读行文,衡量比较,各析短长,最后得出阅读应该“深浅与共”的结论。文章中心突出,思路明晰,旁征博引,贯通古今,名人事迹和凡人事例相互映照,排比对比比比皆是,无一不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

但遗憾的是,本文对文题的审读分析不够准确,没有更全面地论及“阅读方式”这一话题,也没有多谈自己的“青春阅读”。所以,本文有大题小做之嫌,在高考判卷中被判为二类文,分数低于50分。由此可见,仔细审题,抓住命题的要害,是考试作文最需要把握住的一点。

(孙超)

猜你喜欢
书香青春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学生天地(2020年6期)2020-08-25 09:10:48
书香之旅
青春睡不着
大灰狼(2019年11期)2019-12-17 08:01:18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学与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10
幻青春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Coco薇(2017年10期)2017-10-12 19:26:55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16: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