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依托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在数据分析的前提下,用传播学领域中的受众心理选择理论为理论支撑,对作为受众的学生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举措:避免“沉默的螺旋”,投受众所好,关注受众反馈及以受众的兴趣为归依。
关键词:受众心理选择理论 教学客体分析 改革举措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是典型的人际传播过程,何为传播?1976年,美国学者丹斯和拉森列出了多达126种传播的定义。但传播的定义大致归纳为四种类型:1.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众”对信息的共享。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2.交流说。强调传播是“用语言交流思想或观念的活动。”代表人物为美国学者霍本。3.影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众施加影响的行为。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J.露西和G.彼德森。4.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的流动。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B.贝雷尔森。但以上学说都有其偏颇之处,多数学者认同的定义是: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的行为总称。(李苓,2002:6-8)从以上对于传播的定义可以看出,把英语课堂教学纳入人际传播的范畴加以讨论是合理的。本文以传播学中的受众选择理论为理论支撑,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试图找出更适合艺术类院校学生的英语教学方法,促进艺术类院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一.克拉珀心理选择理论概述
美国大众传播研究者约瑟夫.克拉珀于1960年出版了《大众传播的效果》。在该书中,克拉珀详细论述了有限效果模式(limited-effects model)克拉珀指出,传播效果受到一系列中介因素的制约,这些中介因素包括选择过程(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记忆)群体过程、群体规范和意见领袖。
克拉珀受众心理选择理论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活动的指向或集中。人的注意力集中的过程也是对信息舍弃和选择的过程。从传播内容上来说,受众在接触信息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注意哪些与自己原有观念、态度和价值观相吻合的信息,回避或拒绝那些痛自己观念和态度相反的信息,以减轻认知上的不和谐。就传播媒介来说,受众一般选择自己习以为常和喜爱的媒介。选择性注意是受众接受外部信息的第一道“防卫圈”,“选择性注意”把守着受传者吸收信息的“大门”,只有突破了它,传播活动才达到了最基本的目标。(李正良,2007:118)
选择性理解是指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成员关系的人对于同一社会信息作出不同的解释和结论。1964年,斯坦纳和贝雷尔森指出,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们通过这个过程选择、组织和解释感知的刺激,使其成为关于世界的一幅有意义的连贯画面”。受众对信息理解的过程也是受众对信息再创造的过程。(李正良,2007:118)
选择性记忆是大脑对传播的信息进行的最后一次“过滤”。受众对突破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理解的信息只记忆最需要的那部分信息。选择性记忆也受到受众需要、兴趣、态度、情绪、观念等的影响。受众往往只记忆对自己有利、符合自己兴趣或与自己意见一致的信息,而有意或无意地忘掉同自己原有态度不相吻合的信息。
二.教学客体深度分析——受众心理选择理论视角
1.数据资料收集和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资料依托于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为四川传媒学院2013级和2014级各专业的学生,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具体做法是:在四川传媒学院各专业中,随机选择一些班级作为调查对象。问卷由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当场填写完成,并现场回收发放的问卷。问卷由多个不同类型的问题构成,主要询问内容包括高考英语分数、学生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自我评价、说英语的频率、有无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交流的经历、平时接触英语的途径、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等。全部问卷资料经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再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数据分析结果
1)艺术类院校大学生英语基础分析
如何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英语基础?笔者依据的是学生高考英语成绩。虽然说用一次考试的成绩来评判难免有失精确,但高考作为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试,用高考成绩作为评价依据还是有说服力的。笔者在回收的问卷中随机选择了2013级编导5班同学所做的问卷作分析。本次分析依据的是调查问卷中的第一个问题:高考英语分数。统计得出的结如下:
从以上分析得知,高考英语不及格人数占了总人数的69.3%,及格人数仅占30.7%,而成绩低于60分的低分段占到了总人数的23.1%。而成绩高于120分的高分段的同学却一个都没有。这是艺术类院校英语老师不得不面对的现状。正是因为基础差,所以同学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语言学习的潜在动力不易被挖掘。因此,老师需要在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之上,做到心中有数,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力图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艺术类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所在
在当今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信息的获取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的方便和快捷,因此,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更多的是受兴趣的引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英语课程的兴趣,主要也受学生内在需求的影响。了解学生总体的兴趣所在和个体差异,是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
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享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快感和乐趣,是维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在较高水平的有效方法。我校80%的学生是艺术类的同学,学生的特点普遍表现为热衷于自我表现,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把英语知识融入到學生喜欢的流行元素当中,比如把英语经典剧目或电影加以改编,或者是消除电影原声让同学进行电影配音,把枯燥的语法知识融入到英文歌曲中加以分析,然后举办相应的比赛,选拔优秀同学,最终到学校最大的演出中心进行汇演,同学们的积极性普遍较高。通过把同学的兴趣和英语学习进行有效的融合,带动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
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举措
1.避免“沉默的螺旋”
德国社会学家E内尔-纽曼最早于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沉默的螺旋”(Spiral of Silence)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他们会处于害怕孤立而不愿意表达他们的观店。这种克制然后会影响其他人不愿与表达他们的观点,从而创造一个螺旋。因为人们主要通过大众媒介来确定什么是多数人的意见,所以大众媒介能够导致这种现象。(Werner J. Severin, James.W.Tankard,2006:250)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首选要做的是避免在课堂上出现沉默的螺旋。显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处于权威地位,是“优势”意见的持有者,而学生则处于劣势地位。正是对于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使得传统课堂成为了大多数老师的“一言堂”,而学生却很少参与课堂教学。学生被认为只需要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递的信息。显然,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有着不足之处,因此为了避免“沉默的螺旋”的产生,首选需要转变对教师角色的定位。老师不仅是人际传播过程中的传者,更是人际传播过程中的受众。只有当老师充当好人际传播中受众,当好听众,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其次,如果将课堂教学视为人际传播过程的话,那么作为受众的学生并不是只会被动接受老师所传递的信息,而是要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2.投受众所好——力图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课堂教学是典型的人际传播,那么作为传播,传者都试图能够让传播效果最大化。显然,传播效果并不能像早期研究者所期望的那样,像子弹一样击中受众,产生传者所期望的传播效果,因为受众也是传播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并非消极被动地等待和接受传者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抑或知识,在接受信息时,受众会有自己的选择。
课堂教学作为典型的人际传播模式,人际传播的双向交流特点决定了作为老师的传者和作为学生的受众之间的角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传受双方都应及时地修正传播方法和传播内容,从而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尤其是老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面部表情,学生是否热衷于参与课堂活动,抑或是提问等众多方式及时地了解学生对于所传授知识的吸收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即传播效果是最终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才能力图做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除了作为传者单方面的努力之外,更应该把作为受众的兴趣爱好纳入考量的范畴之中。因为受众一旦对某些信息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选择接触、理解进而吸收信息,参与信息交流。只有作为受众的学生对所传播的知识和信息感兴趣,作为人际传播过程中的传者的老师所传传达的信息才能冲破受众心理选择的重重屏障,最终被受众所接触、理解及其记忆。因为按照克拉珀的心理选择理论,只有受众感兴趣的信息和内容,才能首先冲破受众的选择性接触这道防护、继而突破选择性理解这道关卡最终还要经过选择性记忆的筛选,最终才能保存在受众的记忆之中。
根据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感兴趣的方面为英文歌曲、电影或与舞台表演相关的内容等。因此,作为传者的老师要试图让传播效果最大化,必须在备课及其上课的方式方面,尽量考虑到学生的兴趣。
3.关注受众反馈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终点站”,是传播过程赖以存在的前提。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传播活动的主动参与人和信息的反馈人。
正如威尔伯、施拉姆在1954年出版的《传播如何得以有效进行》中使用循环模式来描述人际传播的双向性。也就是说,在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中,传播的参与双方都既扮演着传播者又扮演着受众的双重角色,这种双重身份使得人际传播体现出鲜明的双向互动性的特点。但是,人际传播的双向性特点并非是说人际传播的参与双方在实际传播过程中绝对平等地交流信息;很多时候,就传播的能力和传播的信息量方面来说,传播的参与双方往往是不平衡的。因此,作为典型人际传播的课堂教学过程,老师应该作为人际传播的中信息的主要传播者,但与此同时,不能忽略了作为受众的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只有积极关注学生的反馈,才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对于所传授的知识和信息是否感兴趣,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调整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最大程度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就是说,把课堂教学过程纳入人际传播的范畴中来考量,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强传播效果,老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中心的传播模式,而应该把作为受众的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反馈纳入考虑的范畴,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有目标地调整讲课进度、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而确保信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4.以受众的兴趣为归依——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面对受众的选择性注意,作为课堂中的主要信息传播者的老师并非无能为力,而是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吸引受众的注意。第一,更新传播内容。新世纪的学生,尤其是最为关注时尚资讯的艺术类学生,传播内容的陈旧势必无法吸引受众的注意。因此,在传播内容和信息的选取上,应该尽量以同学的兴趣为归依。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艺术类同学普遍对英文歌曲和电影较感兴趣,因此,在对实际传播内容的选择上,主要偏向于此类题材。第二,在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选择上,也尽量从受众的兴趣出发,利用新媒体,多媒体以及自媒体等同学感兴趣的传播媒介和方式。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使用微信等手段和同学交流,同学甚至可以通过微信的语音功能提交口语作业。总之,以受众的兴趣为出发点和归依,合理選择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从而让传播的信息能冲破受众心理选择的第一重防卫圈,为实现有效的传播奠定基础。
四.结论
通过上文的论述,不难发觉把传播学的受众心理选择理论用于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可行的,因为课堂教学属于典型人际传播模式。本文在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受众心理选择理论提出了英语教学改革的三点举措:第一,在课堂中应该避免“沉默的螺旋”的产生,老师不应该是优势意见的持有者,而是信息的共享人;第二,投受众所好,力图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只有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深入地分析,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第三,注重受众反馈,只有及时地考虑到学生的反馈,才能积极地调整教学的进度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第四,以受众兴趣为归依,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苓.《传播学理论与实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6-8
2.李正良.《传播学原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118
3.Werner J.Severin, James. W.Tankard (郭镇之,徐培喜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5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传播学视域下艺术类高校英语教学效果及对策研究”的论文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CWYGJ15-03)。
(作者介绍:唐春梅,四川传媒学院外国语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英美文化及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