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和患:一条藤上的两个苦瓜

2016-09-10 20:54马立明
小康 2016年12期
关键词:魏则西国人医患

马立明

一名医生的意外离世,再次刺痛了国人。最近,人们记住了魏则西之后,又记住了一个名字,陈仲伟,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一个是卑微地迎接死亡的绝症患者,一个是行医30多年却在退休前夕被残忍砍死的医生。医患的两端,都有人惊心动魄地走向死亡。这几天因魏则西而掀起的对不法行医人员的仇恨,迅速发生了逆转。

尽管,陈仲伟的死,是一个极端的事件,是不是“疯子”,是不是那颗“变色的牙”,至今还有不同说法。但伤医事件却是相当普遍。医生普遍感到绝望,无奈,陷入一种不安全状态中。

最近,一个教育界的朋友告诉笔者,报考临床医学专业的考生人数,现在已经大幅下降,有的院系甚至招不满学生了。这在2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另有一种说法是,医患问题之所以尖锐,人才短缺是问题之一。如今看来,短缺的问题不仅没有缓解,还将进一步加剧。有句话说,“如果杀光了陈仲伟,剩下的人都成了魏则西”,讲得很刻薄,但细细想来,也不是没有道理。

笔者认为,医患关系之紧张,在思维上必须跳出简单的“二元论”——患者死了就同情患者,医生死了就同情医生。剑指某一方,并不是理性的方式,这样的评判无助于让我们厘清问题之所在。

当利益结构出现后,医患对立成为了必然。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一直是道德禁区。少数的医务工作者针对患者的不当行为,很容易点燃舆论的火药桶。这就是为什么魏则西事件之后,迅速引爆了网络,这涉及到亿万国人的生之尊严。魏则西的真正悲剧在于:在生命尽头之处依旧遭遇欺骗,不明不白地活着,不明不白地死去。而某些医疗机构,参与并促成了这部悲剧。这也是为什么,在爆出一起起伤医事件之时,有些网民发出“打得好”等极端言论的原因。一直到陈仲伟医生遇害之前,可以说,医务人员甚少得到过公众的同情。原因就在于这种“对抗式的就医模式”。

“对抗式的就医模式”的最激烈处,就来源于此前人人喊打的莆田系医院或科室。由于某些人的无下限操作,将病人推入绝境,“没病都治到有病”、“小病治成大病”。不仅谋财,还要害命。这种医疗机构的存在,直接谋杀了医生在公众中的形象。

魏则西事件与陈仲伟事件,给国人带来中国医改20年最深刻的思考。医患问题到底病根在哪里,必须要跳出医患二元对立的格局。原来,陷入“囚徒困境”的医生与患者,都是一棵藤上的两只苦瓜。“对抗式的就医模式”就是问题关键所在。南方都市报评论员苏少鑫说,“对陈仲伟医生的悼念,医生、媒体、市民前所未有地站到了一起”。“癌症患者与被杀医生,两个极端案件指向同一个方向,医疗缺乏有公信力的监管……”

顶层设计中,针对大多数人的优质的医疗保障是一直缺席的。除了有权者和有钱人,对于绝大多数中国民众来说,优质医疗资源是不能轻易获得的高高在上的奢侈品,其奢侈程度有时足以用需为之倾家荡产来形容。这种对于生命保障的不安全感如利剑,高悬在老百姓的头上。而随即而来的负面情绪,又将矛头指向了医生。医患矛盾发展至此,博弈已不是“零和”,而是“负和”。

如何超越这种二元对立模式?是否有医患共赢的利益分配模式?能否破解“对抗式的就医模式”?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值得思考之处:医疗产业化未必就不行,市场经济的规律是优胜劣汰,问题是,需要一个称职的裁判;民营医院也未必都是骗子,它们可以缓解医疗短缺,问题是,需要有“苛刻”的“红牌罚下”机制;受过多年专业训练的优秀医生,应当属于高收入阶层,只是说,他们的收入不是来自“提成”……

办法其实是有的。不过在现行医疗制度下,显然得不出正确答案。

编辑/陈标华

猜你喜欢
魏则西国人医患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
被嫌弃的宋国人
魏则西之死
魏则西事件:科室承包监管再规范
网络舆情传播的层级演化——以魏则西事件为例
陕西魏则西事件震撼全国
国人赴日“抢盖”引反思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