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滋养心灵

2016-09-10 07:22罗良建
中国教师 2016年13期
关键词:读书教材语文

罗良建

明代陈益祥说:“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就是通过观书绎理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滋补和休息。因为,读书可以让心灵变得宽厚和柔软,让心灵获得快乐和舒畅:读书,心才不慌;不读书,心就荒了。

14年前,我从一所中学调进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研员。十多年来,我时时提醒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清醒的读

书人。

一、读教材,发现小学语文的魅力

从一名初高中语文教师转变为小学语文教研员,我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心慌。

那一年暑假,我找来全套小学语文教材,包括人教社92大纲教材、2000年新修订大纲教材,课标实验人教版教材以及课标实验北师大版教材,一口气读完。经验告诉我,解读教材的能力是一个教师的核心竞争力。熟能生巧,没有熟读,就没有真正的文本细读,也就没有文本的教学解读;我尽量熟读课文,要求学生背的,自己要会背;不要求背的课文,也尽量背。解读教材,必须对教材进行梳理,包括对知识点、能力点、学习方法的梳理;对教材解读和梳理,是为了以简驭繁、深入浅出,这恰恰与教学对象“儿童”的特质相符合。

除了读语文课本和教参,还要“读课”。我从小学语文资深教研员那里,刻录了全国小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的教学光碟,以及全国小学语文赛课一等奖获得者的教学录像,每天都看,每天都琢磨。那段时间,印象最深的是支玉恒老师的《第一场雪》《太阳》,靳家彦老师的《一个这样的小村庄》,贾志敏老师的《贾老师教作文》系列等,这些名师教学风格各异、自成一体,或睿智大气,或循循善诱,或娓娓道来,无不令人神往。

后来我又了解到,“读课”也是教研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跟着课改,一年年读下去,六年,我小学“毕业”了。这六年,我每学期听课量达到三四百节,每一节课都详细记录。教师和学生的对话,我也尽可能地记下来,作为日后研究的素材。有人说我听课有三大件:笔记本(后来是电脑)、录音笔、相机(后来是智能手机)。对此,我往往自嘲“笨人有笨办法”,但作为初学者,这种笨方法其实很管用,因为一切学习都离不开积累,包括这些素材的积累。一段时间后回过头来看,这些亲手记录的课例,能够给我许多启发。

课改六年,也是语文学科研究最为活跃的六年,一些学者的著作成了这段时间我学习必备的“养料”。课改之初,巢宗祺、倪文锦、郑国民、王富仁、王尚文、商友俊、张龙华、顾黄初、付宜红、江明等学者的著作指出了过去中国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新主张,强调人文精神和语感教育,并主张借鉴国外语文教学的经验,改变脱离生活和串讲串问的语文教学现象;2004年后,王荣生、潘新和、崔峦、王尚文、吴忠豪等学者,对课改之初过度追求人文性的倾向进行纠偏,强调从语文学科本身进行研究,关注教学内容的选择,关注言语智慧生成和语言文字运用,并积极主张“让学”。

可以说,这六年,我更加关注教材,关注课堂,关注语文课程改革,具体地说是从“小学”的视角关注语文,由此我发现了小学语文的魅力,那就是:小学,是生命奠基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小学语文,因在儿童言语生命成长的敏感期而责任重大且“稚慧”无限。

二、读教育,领悟育人智慧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六年的小学语文已经“毕业”,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的教育重建,让我更加关注“人”,从发展儿童的角度,将阅读的主要精力转向教育学、心理学特别是脑科学等领域,下面我仅举阅读教育学的例子。

2008年至2011年,我开始读《中国古今教育家》《中国教育经典解读》这样的书,读陶行知、陈鹤琴的著作,进而读杜威,进一步关注柏拉图、夸美纽斯、卢梭、蒙台梭利、苏霍姆林斯基、罗素、怀特海、尼尔等。由于基础比较差,我打算先读大学教材,如《教育学》《教育史》等。结果发现,这些大学教材,于我来说难免枯燥乏味,只好随便翻翻,最终还是得回过头去看原著。教育原著虽然零散,但不像大学教材那样生涩和抽象。杰克森的《什么是教育》、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一百条建议》、斯宾塞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卢梭的《爱弥儿》、洛克的《教育漫话》、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以及最新的“全课程”“全教育”“全语言”等著作,凡所能及,借、买、换、要,我都拿来读,能懂多少是多少,至少我了解了这些大教育家在思考什么,是怎么思考的。读完这些后,再读张康桥的《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单中惠、杨汉麟的《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感觉甚是亲切,因为我从中发现了这些教育主张之间的关联性;后又读到胡乐勇的《国外教育名家成长经历》,了解了国外教育家的成长过程;最后读了那些不是教育家的“教育家”的著作,如克里希那穆提的《最好的教育是爱》、李宗哲的《最好的教育是信任》,我明白了教育最需要的是智慧,智慧就是发现规律、尊重规律,尊重学生、发现学生。我领悟到好的教育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继承创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教育,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教育,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教育,世界上并不存在抽象的教育,而最高的教育智慧是爱和信任。爱和信任,其背后是“人”,这个认识恰恰是我教学实践中的直觉。通过阅读,我大胆地提出了我对世界教育史“三个阶段”的理解,对教育指向“人”的社会性、经济性和文化性的不同侧重进行了深入思考;通过阅读,我也找到了这几年全国各地涌现的教育探索与实践典型案例背后的关联,如郭思乐的“生本教育”实践、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北京十一学校的走班实践等,尽管社会对这些实践探索评价各异,但把所有这些联系起来看,我认为今天的中国教育正在走向一种理性觉醒。

三、读国学,涵养文化底蕴

这里的国学,不仅仅限于“一国固有之学”的“国学”,而是泛指中国元素(或者说东方文化)比较浓厚的著作。我是中文专业毕业的,因此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不得不说的是,我回到中国文化来集中阅读,是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菲利普·W. 杰克森的启发,他指出:“教育就是促进社会文化传播的过程。”因此,研究我们的教育,绝不能绕开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最近几年,我常常阅读古典诗词散文,从那厚重凝练、言近旨远的文字中,似乎又找回了那种高雅之情、舒缓之调、蕴藉之气。天地悠悠、杨柳依依、炉烟袅袅,一切尽在诗画之间、意会之余。我和孩子一起读《千字文》《三字经》《论语》《道德经》,儿童吟诵之声,有如天籁,好不惬意!读读《易经》《孟子》《庄子》《经法》《坛经》,看看王夫之的《读四书大全说》、王阳明的《传习录》、梁启超的《佛学研究十八篇》、朱自清的《经典常谈》、钱穆的《中国历史精神》、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蔡仁厚的《中国哲学史》等,好不通透!品品张大千先生《画诀要论》,翻翻刘咸炘《弄翰余沈》,涂涂秦篆、汉隶、晋草、唐楷,听听川剧,翻翻地方志,好不自在!

近五年,所读之书多与小学语文和教育关联不大,是跳出语文、跳出教育的阅读。在这些阅读中,中国文化让我感到特别亲切,因为它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巴蜀文化及巴蜀名士的书籍,司马相如、扬雄、三苏、魏了翁、刘沅、唐甄、贺麟等,更让我着迷。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并热爱地方文化,我们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情况,在“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学“三味”语文教学的主张,即小学语文教学要具有儿童味、语文味和地方味,并在一些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这些年,书籍就这样滋养着我,也像一束光指引着我。尽管收入不高,我也会买书,周末天未见亮我就去旧书市场淘书;尽管工作较忙,每天总要读点什么,否则如有所失、坐卧不安,正所谓“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尽管住房窄小,我也会藏书,在我的书房、办公室和床上都要放上自己想读的书。为了读书,我会和“收荒匠”建立联系,让他们收到好书就给我打电话;我会和别人换书,有个祖辈是书法家的张女士,她学的是经济学,我便买经济学方面的书,与她换书法老字帖;我会到学校或出版社去借那些有字之书,我也会独自一人“行万里路”去读无字之书。因为读书,我找到了适合我这种天资愚钝之人的读书方式,那就是要有三种书陪伴:口袋书以供随时记诵、枕边书以方便取阅、主题书集中摆放以集中阅读。几年来,我的读书生活,滋养了心灵,陶冶了性情,愉悦了身心。当然,在观书绎理中,我也求证了语文教育实践的直觉,同时生发了更多的语文教育实践。

古人云: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腹有诗书,其志自坚。说的是读书不仅可以增智、博采、长才,还可以修身、养性、怡情。而我读书,仅是工作之需和心灵之需,是为让自己不再心慌和心荒,尽好一个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这十多年的读书心得,那就是:为“需”而读可养心。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江丽莉

jiangll@zgjszz.cn

猜你喜欢
读书教材语文
教材精读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