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写在贫困山村的致富路上”

2016-09-10 07:22王蓁
当代党员 2016年14期
关键词:张利李子村官

王蓁

2013年5月26日,重庆市工商局四楼会议室,公务员遴选面试正在紧张进行。

“你的中国梦是什么?”面对第一道考题,来自武隆县的大学生“村官”张利沉默了半晌才答道:“我放弃此题,直接回答后面的问题。”

张利的回答令考官很吃惊,因为面试时放弃考题就意味着直接落榜。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村里的羊倌陈小龙。”张利后来对她的家人说。

艰难抉择

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的张利,放弃在重庆主城区律师事务所工作的机会,于2010年考上了武隆县的大学生“村官”。

她的第一站是巷口镇蒲板村。

蒲板村属于高山贫困村,海拔最高处为1700多米。由于山高坡陡,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都得靠天,这也是蒲板村人的心病。

张利现在还清晰地记得,村里的羊倌陈小龙曾经对她谈起过自己的中国梦——带领村民发“羊财”。

前几年,一直在外打工的陈小龙回到村里,开始养殖山羊。可是,因为缺水,他养殖的山羊先后死了一百多只。

2011年,张利到北京参加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培训。其间,她为村里争取到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的贫困村饮水工程项目。

在张利去参加公务员遴选面试的前一晚,项目主管不无担忧地对她说:“村里的饮水项目是‘村官’成长工程,你要是走了,项目款可能就要‘黄’哟。”

那一夜,张利几乎整夜无眠。

走,还是不走,这个问题一直在脑海里打旋。家人都盼着她回家,但饮水工程关系着1000多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镇里还为此垫资了20余万元……

“虽然做梦都想回家,但这不是我的人生梦想。”张利从小家境贫寒,大学四年,她靠别人资助才完成了学业。“我在大学就入了党,从那时起,我就立志毕业后去农村服务”。

张利的思绪又回到考场上。

“你还有时间回答第一道题。”回答完后面的两道题后,考官提醒张利。但张利没有选择答题,她面对考官,轻柔地说了一声“谢谢”,便径直走出了考场。

“这道题的答案,我会写在蒲板村的致富路上。”张利的决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这让她更加坚定了信心。

扎根山村

其实,张利对蒲板村并非“一见钟情”。

2010年8月3日到村里报到后,第一次上山,她就打起了“退堂鼓”。

这里山高路陡,坐车晕车,走路腿软;晚上住在村支书家两层楼的房子里,上面住人,下面圈羊,臭气熏天,蚊子叮人。

“想家,想孩子……”当时,张利的孩子刚出生不久,这是她最大的牵挂。作为大学生“村官”,她每月工资不足1000元,连她的丈夫都认为她没必要去受这个活罪。

尽管条件艰苦,可张利却“不想这样落荒而逃”。

2010年12月,张利在走访村民时结识了村里的一对双胞胎姐妹,其母早逝,父亲长年在外打工,她们跟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姐妹俩都14岁了,还衣衫褴褛,也不爱说话。

姐妹俩的境遇令张利心神难安。接下来,她逐一走访了全村34名留守儿童。每结识一名留守儿童,她都要拍下他们的照片,记下他们的家庭情况。

“看到他们,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要留下来为他们做点什么。”张利说。

从此,每次乘火车回家,张利就会拿出她拍摄的留守儿童的照片,向乘客讲述这些孩子的故事,争取人们的资助。回到家里,她随婆婆去市场买菜也挨个给商贩讲故事、拉赞助。半年后,张利筹集到8700元现金。

2011年5月28日,“相约六一·情牵留守”爱心活动在蒲板村举行,34名留守儿童分别收到了书包、衣裤、玩具等节日礼物。

这样的活动,后来每年都要举行。张利还在重庆主城开设了“爱心衣站”,每次回主城,她都会收集一些旧衣物带回村里,送给那些缺少衣服的村民和留守儿童。

造福百姓

“一次培训就引回20万元饮水工程项目资金,不简单!”说起张利为村里争取的贫困村饮水工程项目,蒲板村村委会主任董泽兵就很感慨。他说,当时有200多人竞争这个项目,结果让张利给拿回来了。

“其实没那么玄乎,只是平日就收集了村民们缺水、找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在参加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组织的培训期间,我径直找到项目决策人,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蒲板村人的用水环境,情到深处,潸然泪下,结果就感动了对方。”张利说。

钱有了,找水源却是难事。

为找水源,村里“一班人”十多天踏勘了五六个点。张利每次都跟着去,特别是爬1700多米高的老熊岩,来回八个小时,她硬是坚持了下来。

2013年4月,项目动工了。无论天晴下雨,张利都起早贪黑蹲守在施工现场,水沟挖多深、多宽,混凝土水泥多少、沙多少,她都要一一把关。

“她能吃苦,有责任感。”蒲板村村支书万习周说。2013年5月,水池没建好,钱也没到位,他们就担心张利考上公务员走了,不好向村民交待。没想到,她又回来了。

张利弃考回到村里,项目款的事很快有了着落,水池建好了,水源也找到了,可还差十万元的水管购置和安装款。

2013年7月,张利又带着蒲板村引水的故事,参加了由重庆市扶贫开发协会、重庆电视台举办的“赢在乡村”创业大赛。这一次,她又为蒲板村抱回十万元公益基金。

2013年8月,蒲板村1000余人终于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坚守梦想

水的问题解决了,张利又把精力转向村民致富的问题。

2014年底,张利开始担任巷口镇妇联主席,并对口帮扶万银村脱贫。

万银村产黄腊李子,脆而甘甜。以前,果子收摘后需要农民自己背到县城里去卖,有的农户因家里劳动力不足,只能眼看着果子烂掉。

怎样才能让村民把果子卖出去,而且还要尽量卖一个好价钱,这成了令张利焦心的一件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张利盯上了当下正流行的电子商务,决定为村民打造“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来销售果子。

2015年6月29日,经过近半年的筹备和努力,万银村黄腊李终于在成熟的季节迎来了划时代的日子——万银“互联网+”平台开张了。

光有平台还不行,还要推广才能吸引顾客。

张利不断发动身边人作宣傳,她自己还专门跑到重庆大学总裁班作推广。几经努力,终于让班主任同意给她两分钟的讲解时间,并成功为村民卖出了500多公斤李子。

“在卖李子时,因运输过程中李子难免受损变质,张利常常自己贴钱买下烂李子,给客户送去好品种。”巷口镇负责宣传的干部说。

“这些都不算什么。能够帮村民卖出李子挣钱脱贫,是我最大的心愿。”张利表示。

如今,万银村的李子产销两旺,张利又开辟了新的帮扶脱贫战场。2016年春节过后,她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走进堰塘村,开始了新的扶贫征程。

猜你喜欢
张利李子村官
唱村官
一次难忘的生日
秋天
李子有多少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奔跑吧!李子柒
征信不良难贷款 没了房子还赔钱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Δ6 fatty acid desaturase gene and its 5′-upstream region cloned from the arachidonic acidrich microalga Myrmecia incisa Reisigl (Chlorophyta)*
我要当个好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