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练导学”中“练”的设计与探究

2016-09-10 07:22董翱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故事类蔡桓公扁鹊

董翱

什么是“文学故事类”课文?其实并没有一个准确而科学的界定,这里暂且借鉴王树华先生关于“故事类课文”的论述,将教材中那些反映艺术真实,存在艺术虚构,主要给人以审美享受的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名著故事等归为“文学故事类”课文。

人教版第二学段的四册教材中有多少“文学故事类”课文呢?笔者进行了一个粗略的统计(见下表)。

从统计中可以发现:

1.第二学段“文学故事类”课文共有16篇,占四册教材全部课文的八分之一。

2.第二学段“文学故事类”课文大多为童话、寓言、神话和民间故事。

3.“文学故事类”课文从三年级零散分布在不同单元变成在四年级单独成为一个故事单元。

可见,研究“文学故事类”课文的教学规律,提高“文学故事类”课文的教学效果,对于达成第二学段语文教学目标、提升第二学段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是极为必要的。

“以练导学”是特级教师盛新凤在进行“生态观层面”的和美语文研究时提出来的一种主张,其意义主要在于:它以“练”为载体,以“导”为路径,以“学”为落点,彰显了语文课程的“实践运用”和“以生为本”,深刻地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固有结构。然而,如何运用“以练导学”的主张来撬动“文学故事类”课文的传统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从逻辑上看,要构建“以练导学”的生本课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第二学段“文学故事类”课文以什么“练”来导学的问题。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教师们各显神通,设计出了五花八门、极富创意的“练”的活动。下面分类罗列《扁鹊治病》一课中一些主要的“练”的活动。

说:①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②为扁鹊做一次辩护。

③根据板书说说扁鹊和蔡桓公四次见面的内容。

④用四字词语说说这个寓言让你明白了什么?

读:①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纠正生字的读音。

②谁来读读这些词语?

③你能读出扁鹊的医术十分高超吗?

写:①画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

②写写自己想对蔡桓公说的话。

③书写生字“扁”“鹊”和“蔡”。

④用四字词语概括蔡桓公的病情。

⑤用二字词语概括蔡桓公的态度。

⑥说说蔡桓公在临死前会发出怎样的感叹。

⑦你觉得扁鹊听到蔡桓公病死的消息会怎么说?

⑧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⑨默读重点段,填写疾病位置、治疗方法、治疗把握,完成表格。

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演:分角色表演四次见面的内容。

……

前前后后总共有18种“练”的活动,真是蔚为大观!但是,哪种或者哪些“练”更适合、更有效呢?上课和听课的教师恐怕会各执一词。这说明,没有一个基本的依据,是无法对“练”的活动进行有效的设计或衡量的。

“以练导学”认为,课堂上的“练”与“导”相互融通,始终服务于“学”。换句话说,“文学故事类”课文的教学中,“练”的设计必须依托于学情视角下的教学目标,脱胎于学情视角下的教学目标。可现实的问题是,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往往有好几个,而且每条目标都可以生发出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练”的活动,究竟什么样的“练”最有助于“导学”,最能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我们不妨从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的对话中,去探寻“文学故事类”课文教学中共有的、核心的、主要的、必需的、提纲挈领的“练”的活动。还是以《扁鹊治病》为例,我们把“教师想教什么”“学生想学什么”“编者的意图是什么”“文本的文体特点是什么”进行梳理归并,形成了一张《〈扁鹊治病〉学生、教师、编者、文本对话交集图》(如下图)。

显然,故事情节是《扁鹊治病》一文联结贯通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的桥梁与纽带,同时故事情节还起到了辐射与推动教学的作用,比如“揣摩寓意”“感受魅力”这些人文色彩较强的目标也是要在了解故事、走进故事的基础上达成的。大量的教学实践还证明,不只这篇课文,几乎大多数第二学段“文学故事类”课文都是如此。因此我们可以说,一般情况下第二学段“文学故事类”课文应该围绕故事情节来设计“练”的活动,进而以“练”导学,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如前所述,在“以练导学”视角下,第二学段“文学故事类”课文教学,一般可以围绕故事情节来设计“练”的活动。可是,如何根据故事情节设计出可用于教学操作的“练”的活动,进而起到导学、促学的作用呢?有心理学研究者指出,理解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学生具有不同的图式。故事类的课文具有一种故事图式,它指出了故事的一般结构,如:

时间:( )

地点:( )

人物:( )

问题:( )

采取的解决问题的行动:( )

结果:( )

实际上,这一图式包括了故事的基本情节。第二学段大多数“文学故事类”课文的内容都可以纳入到这一组织框架中。就《女娲补天》《七颗钻石》《扁鹊治病》《文成公主进藏》来说,课文的内容就可以填入上面的故事图式中(具体如下表所示)。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第二学段“文学故事类”课文的故事图式,围绕故事情节来设计各种形式“练”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先练后导、边练边导等形式,促进学生有质量、高效地学。需要指出的是,具体在设计“练”的活动、展开“以练导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根据文本个性,合理取舍。

虽说“文学故事类”课文几乎都具有一个共同的故事图式,但由于文本是各具特色的,因而我们在设计“练”的活动时应该从文本的个性出发,对“时间”“地点”“人物”“问题”“采取的解决问题的行动”“结果”这六个要素进行增减取舍。像《七颗钻石》一文,其“时间”“地点”两个要素对理解故事来说关系不大,而“水罐的变化”这个未纳入故事图式的要素却相当重要,因此我们可以在增减取舍后,围绕“水罐”和“行动”两个要素来设计“练”的活动(如图所示)。教学时,师生可以围绕这个“练”开展补充、质疑、研读、讲述、表演等一系列导学活动,促使学生习得语言,体会情感,掌握方法。

第二,开掘多重功能,有效促学。

传统的“练”,形式上常常被固化为动笔写,功能上常常被窄化为巩固和检测所学,而“以练导学”主张下的“练”的设计必须跳出这种传统束缚,着眼于“学”,尽最大可能开掘“练”的多重功能。

比如教学《扁鹊治病》时,设计的这个补充故事梗概的“练”就被赋予了多重功能:初读环节,这个“练”,有助于了解初读情况、锻炼搜集与概括信息能力、教学“肠”与“胃”的字形、纠正“骨髓”的读音、把握故事的大意、培养阅读方法与策略、切入教学重点;研读环节,这个“练”与词句品析相结合,还能帮助我们达成理解感悟故事的寓意、复述故事这两个重点难点目标。

第三,组合系列运用,层层推进。

“以练导学”中,“练”不是孤立、静态、封闭的,而是在和“导”相互融通、双向互动中,转化成一段充分的学习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联系“导”,以动态、开放的眼光来设计“练”的活动,使之能在先练后导、边练边导中形成系列化的“练”的活动,进而起到1+1>2的导学效果。如盛新凤老师在教学《文成公主进藏》时,引导学生在默读之后,照样子搜集概括表现文成公主“神”的一面。

然后,让学生挑选一处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文成公主“神”的一面,进行复述练习。

接着,师生交流历史上有关文成公主进藏和过河的真实信息,并尝试运用形容沼泽和雪山的词语创造性地讲述文成公主进藏的真实情景。

最后,引导学生寻找西藏人民把文成公主当作“圣”,把生活中的一切与公主联系起来的信息,并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整堂课就是以梳理故事情节的“表格”为核心,不断变换角度,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等多种“练”的活动,在边练边导中层层推进教学的。

(浙江省湖州市埭溪镇上强小学 313023)

猜你喜欢
故事类蔡桓公扁鹊
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故事类稿件分析
浅议故事类文本的教学策略
词句中的人物性格
故事类文本复述策略的研究
歇后语知多少
讳疾忌医
扁鹊兄长,你在哪里?
讳疾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