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变化的女生
在班主任吴老师的眼里,蓉蓉的变化极其突然。初一上学期,蓉蓉是班里的乖女孩,少言寡语、温和内敛。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蓉蓉学习上很踏实,上课专注,作业认真工整,写得一手好作文。语文吴老师见过很多会写文章的学生,但每次批阅蓉蓉的作文,吴老师还是忍不住多看几遍,一是因为喜欢,二是因为文字中透出一股才气,有着超出同龄孩子的思考和视角。
寒假开学,吴老师觉得蓉蓉的精神状态不对劲,上课时总趴在桌子上,即使抬头看老师,大大的眼睛也空空的,似乎有满腹心事,又好像哀怨重重。吴老师很不放心,一直想找机会跟蓉蓉聊聊,可是开学事情太多,还没腾出空来。前几天,年级主任告诉吴老师:“蓉蓉最近经常与七班的XXX在一起,关系很密切。关键是,这个XXX是全年级有名的小混混,打架斗殴,扰乱校园,甚至已经在派出所挂上号了。”这一信息令吴老师更放心不下了。
这几天,吴老师加紧了对蓉蓉的观察,不光是课堂上,还利用每次课间接近蓉蓉。吴老师几次进教室都发现蓉蓉无精打采地趴在课桌上,就对她说:“外面的阳光这么好,你应该到院子里走走。班里很多同学都在院子里晒太阳,有说有笑,很舒服,你也出去走走吧。”“我不想出去,没意思。”“我感觉不到阳光。”“心里透凉,外面的阳光根本照不进来。”听到蓉蓉这些话,吴老师感觉到问题很严重。经过多次联络,和学校心理老师一起与蓉蓉的妈妈见了两面,也跟蓉蓉长谈了一次。
妈妈还在复仇中
蓉蓉四年级时,爸妈离婚。蓉蓉的妈妈是一家外企大公司的高级总监,公司相当一部分海外业务都是她做成的,在公司里具有极高的地位和权力。蓉蓉的爸爸在一家事业单位做职员,工作成绩一直平稳,没有太过突出的成就。蓉蓉上学前,妈妈的海外业务很多,经常出差,每次出差都10多天,蓉蓉就跟着爸爸,父女俩感情很深。四年级前,爸妈吵架的频率越来越高,蓉蓉搞不清楚这是为什么,但从父母吵架的内容推断,爸爸变心了。因为面子,妈妈态度坚决,与爸爸离婚了,并要到了蓉蓉的抚养权。这两三年,蓉蓉跟着妈妈过,姥姥姥爷帮忙照顾,妈妈有事业、有圈子,母女俩经济宽裕,日子过得不错。
因为仇恨,妈妈绝对不允许爸爸来看蓉蓉,并封锁了爸爸试图看望女儿的一切通路。六年级开始,蓉蓉有了自己的手机,爸爸会给她打电话、发短信,约女儿见面,妈妈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不但跟爸爸大吵大闹,还会对蓉蓉大发雷霆,并威胁蓉蓉说:“再跟你爸联系,我就没收你的手机。”有一次,妈妈检查蓉蓉的手机,看到了父女俩的短信互动,怒不可遏,顺手把手机摔在地上,并反复用脚踩。蓉蓉吓坏了,由此对妈妈产生了不小的怨恨。
蓉蓉想念爸爸的心情越来越强烈,几次向妈妈提出想与爸爸见面,都被断然拒绝。妈妈对蓉蓉说:“咱们俩的生活完全不需要他,你没觉得吗?这两年咱们不是过得很好吗?是你爸对不起咱们,他变心了,不喜欢咱们了,喜欢别的女人了,现在他觉得有愧了,想来弥补。哪能都由着他啊!他想得太美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还不干呢!我就是想让他尝尝失去的痛苦!”
小升初之后,妈妈带蓉蓉去了趟德国,鼓励蓉蓉好好学习,将来把她送到德国留学。蓉蓉很喜欢德国,向妈妈做出了承诺,一定好好学习,到德国留学。母女俩击掌为誓,妈妈还说了一句:“你的成功就是对你爸最大的惩罚。”
男朋友成为爸爸的替身
一边是向妈妈的承诺,一边是对爸爸的思念,两股力量撕扯着,令蓉蓉纠结为难,甚是痛苦。她内心十分想念爸爸,又怕惹妈妈不快。为了讨妈妈欢心,她不得不掩饰住内心的思念与痛苦。蓉蓉难以专注于学业了,上课时胡思乱想,写作业时会走神,看手机怕妈妈生气,不理爸爸感觉自己特别残忍。蓉蓉被几股力量裹挟着,难以自控,无力自拔。
青春期的女生對父亲会有加倍的需要。通过接近父亲,体会异性交往的分寸与感觉,感受与异性互动的特点与倾向,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与恐惧感。父亲是力量的象征,为女儿提供安全感,成为女儿消除恐惧的坚强后盾。远离父亲的女孩,因为看不到父亲而心存不安,因为得不到父亲的保护而恐惧。特别是她们遭遇同龄男生骚扰或威胁时,尤其渴望父亲的呵护与保卫。
此时女生对父亲最强烈的需求就是保护与安全,这是第一位的需要。如果有男生显示出了他的勇猛、彪悍、敢想敢干,就会满足这类女生的优先渴望,即使他有学习不好、纪律较差、人缘不好等问题,也会被忽略。蓉蓉与那位七班男生的交往与接近符合这种情况,他的出现正好可以填充蓉蓉心中渴望的父亲的位置。
维护亲子关系是离婚夫妻的明智之举
如果蓉蓉的妈妈不能原谅蓉蓉爸爸的背叛、不能走出被伤害的阴影、不能与蓉蓉的爸爸重归于好,蓉蓉的问题就不能得到彻底解决。蓉蓉妈妈能采取的明智做法是允许并支持蓉蓉与爸爸维护父女关系。离婚是夫妻两个人的事,夫妻关系解体不等于亲子关系结束,亲子关系永远不可能结束。离婚意味着家庭结构的破损,结构破损并不必然带来功能损坏,其前提是关系得以保全和维护。蓉蓉的妈妈应该尽快调整自己,不要阻拦蓉蓉与爸爸的见面和交往,反而应该鼓励蓉蓉保持与爸爸的关系,并创造条件使父女关系受损最小,这是对女儿健康成长的最好支持。
(田国秀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少年儿童问题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