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青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首次以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为统领,提出绿色发展的目标要求。
《建议》全面部署了推进绿色发展的六大措施,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还特别强调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坚持绿色发展。这是党中央全面立足于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新常态”全面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我理解,绿色发展主要是为了平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我国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
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呢?严重到什么程度?我们先从发生在近期的一些事件说起。从2015年11月以来,先后在我国东北地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连续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
一是持续时间长。二是影响范围广。东北地区36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重度及以上的城市达到28个城市,也就是36个城市有28个超过了重度雾霾,灰霾的面积超过26万平方公里。京津冀及周邊地方7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达到39个,面积超过了53万平方公里。三是污染程度重。许多城市PM2.5的日均浓度值连续超过250,部分城市超过500,个别的PM2.5小时浓度值甚至达到1000。频繁重污染的天气污染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以上事实反映出,我国要在“十三五”实现环境问题的改善,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这是因为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速度、幅度与公众预期之间仍存在相当的差距。
一方面,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的扭转。2014年我国74个重点城市中仅有8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标,31个省份城市中仅有2个城市达标。在32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123个城市的PM10浓度不降反升,大范围的灰霾天气不断发生。我国地表水监测断面近10%为重污染,主要的江河湖流按功能计算,达标的只有60%左右,城市的黑臭水体大量存在。我国土壤污染的总超标率为16.1%,耕地土壤点位的超标率达到19.4%,重化工业废弃产地的土壤污染严重。区域性、布局性、结构性的环境风险日益显现,12%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距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不足一公里。
另一方面,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巨大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2014年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13%,但消耗了全球23%的能源、46%的钢、接近60%的铁矿石和水泥,煤炭消费总量超过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污染物排放量处于高位,2014年我国主要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别为1900多万吨、2000多万吨,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居于世界第一位。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左右,但是却消耗了全国43%的煤炭,生产了55%的钢铁、40%的水泥、52%的汽柴油,同期产生的主要污染占了全国的30%以上,成为我国污染最重的区域。夏天臭氧超标、冬天雾霾污染随之而来,原因显而易见。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环境支撑了3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我认为,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再也无法支撑粗放式的发展需求。因为已经没有多少环境容量可供我们使用。实际上,我国还是世界环境压力最大、环境矛盾最多、环境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
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加快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当然,从当前的情况和发展的态势来看,我们推进绿色发展已经具备许多有利的因素和良好的基础,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实践可供借鉴。
绿色发展迎来重要机遇期
我们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十三五”时期被列为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转变发展的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接受和遵循,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我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将近十七八年,感到特别高兴的是,也是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增强了绿色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大家认识到,什么样的保护要有所作为,什么样的发展要有所不为,自觉地做到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从发展生态经济中获益,在生态建设上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环境保护成为老百姓的自觉行动,生态自觉进一步增强。
其次,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断完善。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相关方案陆续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1+1”的方式加快推进。2015年以来,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环境保护的督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等6个配套方案。这些改革方案明确指出,国家将逐步建立地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的离任审计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企业探索建立赔偿制度;对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对党政领导和工作人员实行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而且是终身追究;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实现各级各类监测数据协同的互联共享。而且从2016年开始,国家将对省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环保督察巡视,以中央巡视组的方式来进行,推动地方政府落实保护环境的主体责任。随着相关方案的相继出台和实施,其引导、归置、激励、约束等功能将得到充分发挥,为促进绿色发展和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有力和重要的保障。
要从四个方面推进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制,保护生态环境实践的深度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正在积累汇集。
我认为,在“十三五”和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可从几个方面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一是增强绿色发展的定力,转变发展观和发展理念是当务之急。越是经济增速下行,越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环保的底线,充分发挥好环境对经济的优化作用,促进绿色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供应。
二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推动多污染物的联合防治、联防联控和流域的共治。
三是加快工业的绿色化升级,努力改变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局面,全面推动绿色生产,推动传统制造业和工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和绿色化升级,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绿色产业,加快培育节能环保市场,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节能环保主干企业。
四是推动绿色消费的革命。积极倡导环境友好型的消费,实现能耗和环保绩效的领跑者制度,推动引导公众向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方式转变。绿色发展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的变革,将超越和摒弃现有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改变经济腿长、环境腿短的状况,塑造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坚持绿色发展是我国13亿人口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生态是最公平的福利,环境是最基本的民生。守护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白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这就是“十三五”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责任。
(本文为作者在第十七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的发言,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