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长征落脚点的功臣

2016-09-10 07:22王定毅
党史文苑 2016年1期
关键词:刘志丹落脚点中央红军

王定毅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向西转移,开始长征。中央红军关于落脚点的选择,几经变更,在最终将陕北作为落脚点的过程中,贾拓夫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5年9月12日俄界会议后,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迅速北上,18日到达甘肃岷县以南的哈达铺。在这里,聂荣臻得到一张7月份的国民党报纸,上有消息写道:“陕北刘志丹部占领六座县城,拥有正规军五万多人。”聂荣臻立即将报纸专送司令部叶剑英。为核实消息真伪,充分了解陕北红军情况,叶剑英找到中央红军中唯一来自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红军总政治部白军工作部部长、曾担任中共陕西省委秘书长的贾拓夫。看完报纸后,贾拓夫高兴地说:“陕北是个闹革命的好地方,群众生活很苦,迫切要求革命,加上穷乡僻壤,可以和反动势力周旋。”贾拓夫言简意赅地阐明了陕北具有进行革命的牢固阶级基础、良好的群众觉悟以及充分的战略机动空间等优势。

听完贾拓夫的汇报,叶剑英把报纸拿给彭德怀,彭德怀看完后,又带着报纸找到毛泽东。彭德怀回来说:“老毛和中央其他同志已初步决定,到陕北去靠刘志丹。”由于长征落脚点的选择事关重大,毛泽东找来贾拓夫当面询问陕北详情。贾拓夫将1933年7月陕西省委被破坏以前陕甘游击队、红二十六军的活动及陕西革命斗争等情况作了详细汇报,并建议中央到陕北立足。毛泽东听后兴奋地说:“别说陕北有几万红军,能有一万就好了。”说完,他又对身边的谢觉哉说:“看来刘志丹在陕北至少开辟了一块根据地,到了陕北再说吧。”

贾拓夫的汇报,坚定了中央落脚陕北的决心。毛泽东在随后召开的团以上干部会议中明确指出:“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毛泽东代表中央第一次明确了红军的落脚点。

9月2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榜罗镇开会。会议正式决定,把中共中央和陕甘支队的落脚点放在陕北,在陕北保卫和扩大苏区。贾拓夫列席了会议。会后,贾拓夫作为向导,跟随在毛泽东等领导人身边,随时介绍陕北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概况,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进驻吴起镇。看到一间窑洞门口挂着工农民主政府的牌子,红军觉得终于到家了。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宣告中央红军长征结束。♥

题图 贾拓夫

(摘自《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 陈洪

链接:贾拓夫(1912—1967),陕西神木人,1926年参加革命工作,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陕西省委秘书长,中共陕南特委书记,中共陕西省委书记,中央西北局常委、秘书长,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市长,中共西安市委书记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轻工业部部长,国务院第四办公室主任,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监事会主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等职。1959年被调离经济计划领导岗位,到基层工作。1962年起,历任抚顺发电厂厂长、石景山钢铁公司副经理。“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7年5月7日在北京逝世。1980年2月得到平反。

猜你喜欢
刘志丹落脚点中央红军
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室内“跑酷”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理念在工艺流程中的落脚点
纪念父亲刘志丹百岁诞辰
深切缅怀无产阶级军事家刘志丹
忠心耿耿 为党为国——纪念刘志丹诞辰100周年
纪念刘志丹诞辰100周年
官话连篇(5)
刘志丹与红军长征落脚点
中央红军最早实行供给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