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灭火救援现场消防官兵面对的外部压力及解决方法

2016-09-10 07:22:44涂志华袁英峰
决策探索 2016年14期
关键词:消防官兵官兵部队

涂志华 袁英峰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灾害危险因素增多,公安消防部队作为一个担负着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的特殊群体,在面临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时,还要面对来自灭火救援现场的各种外部压力。尤其是在一些急、难、险、重的灭火救援现场,这种外部压力经常给参战官兵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因此,探讨消防部队怎样在灭火救援现场化解外部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显得非常必要。

一、灭火救援现场消防部队面对的压力

(一)被救对象家属的压力

一般情况下,在救援现场会有一种特殊群体存在,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通常是被救人员的亲属或被救财产的直接拥有人。由于他们在现场目睹着亲人被困或财产受损的经过,通常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急躁、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整个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甚至对消防官兵造成伤害。

(二)救援现场群众的压力

灭火救援现场群众给一线作战人员的压力也不可避而不谈,由于消防部队参加的灭火救援通常发生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主要区域,使得在现场周围易出现大量的围观群众,一般情况下,由于他们多存在于消防部门划定的警戒区以外,所以大多数时候不会给救援行动带来负面的影响。

可是,他们中间通常会出现一些所谓的“热心人”,这一小部分人常常自以为自己比消防官兵更专业,从而对前方执行灭火救援任务的消防官兵指手画脚,“出谋划策”,散布不负责任的言论。其实,消防部队在处置每一起灾害的时候,都有着一整套科学、严密的处置程序,例如,下达具体作战命令前,救援现场的警戒、火情侦查、明确任务分工等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外部群众看来,经常误解为消防队到场后的“不作为”“慢作为”,这种误解也就成了所谓“热心人”散布错误言论、煽动群众起哄的发力点。加之人们的从众心理,那些有煽动性的错误言论极易在群众中得到“响应”,使这些负面的压力迅速放大并直接施加给在场参加战斗的每一名消防官兵,从而使消防官兵在思想上不集中,心理上产生波动,不能专心作战,最终对整个灭火救援行动带来不利影响。

(三)地方相关领导的压力

在一些较大的灭火救援现场,地方政府的相关领导也会到达。本来地方相关领导的到场,应更有利于协调相关联动部门,保障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但有些领导在面对一些复杂的、社会影响大的事故现场时,为了尽快结束战斗,消除不良社会影响,而失去冷静,越俎代庖,对救援行动的指挥决策进行简单的、不科学的干预。由于他们自身并不具备专业的灭火救援知识和实战经验,使得他们的干预更多地演化成“外行指挥内行”,导致经常下达一些不科学的作战命令,给灭火救援行动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二、现场压力对救援官兵的影响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一)对参战官兵心理的影响

由于公安消防部队的现役体制和灭火救援任务的要求,基层消防部队的执勤力量多为年轻官兵,虽然其具备精壮身体的优势,但他们在思想上不够成熟,情绪上更易产生波动,心理素质差的缺点不可忽视。因此,当他们在灭火救援现场面对危险而又复杂的灾害事故时,很容易受到来自现场各方面压力的影响,使他们在心理上过度紧张,甚至怯战,思想上显得急躁,不知所措;加之,消防部队的现役体制,使得作战官兵对于上级下达的命令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不懂得根据救援现场实际灵活应对,也为这种外部压力的传导提供了“便利”。而当这些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还会导致现场官兵与人发生口角或肢体冲突等过激行为的出现,这不仅严重影响灭火救援战斗的顺利完成,还会使消防部队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二)对现场指挥员决策的影响

压力作为人们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对其能否作出正确的决策有着密切的关系。消防指挥员作为消防部队作战时的“大脑”,所有指挥决策的作出和作战命令的下达都来自于他们。同参战官兵一样,面对现场各种压力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尤其在面对危险系数高、社会影响大的灾害事故现场时,指挥员的决策指挥程序的正确与否显得至关重要,如承受不住来自现场的压力,产生急躁不冷静情绪,作出失当的决策,下达错误的命令,其产生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不仅极易导致灭火救援任务的失败,更有可能造成参战官兵和被救对象的伤亡。

三、化解救援现场压力的对策

面对灭火救援现场任务的越来越繁重,以及现场来自各方面压力的增多,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化解现场压力进行探讨。

(一)加强宣传,普及消防常识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灭火救援现场各种外部压力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消防工作的不了解,对消防部队的日常作战程序、火灾的危险性更是知之甚少。因此,可以利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短信等新兴媒体配合开展消防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以消防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宣传模式,加强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的了解,减少因“误解”而产生的外部压力给消防官兵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对官兵进行日常思想教育

利用说服教育法,结合消防部队“两个经常性”教育,对官兵的思想进行日常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被疏导者端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态度,提升心理承受能力,从思想层面上解决官兵因灭火救援现场压力过大而引发的心理问题。

同时,大中队的政工干部也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心理训练,有针对性的对官兵进行心理晤谈,宣泄不良情绪,提高其自我管理情绪能力。从而使其心理素质得到增强,确保官兵执行作战任务时能够保持心理平衡,以最佳的心态参与战斗,使现场的负面压力得以化解,最大限度地发挥消防部队的作战效能。

(三)做好现场沟通协调

很多不良后果的产生与现场沟通协调不畅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灭火救援现场的沟通协调工作,特别是在一些复杂的灭火救援现场,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随着大队随警出动机制正逐渐在消防部队普及,大、中队到场干部可根据实际出发,指派经验丰富、表达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官兵,利用自身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作战经验向不明情况的地方领导、现场情绪激动的家属、围观群众提供专业解释,通过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从而化解可能对前线作战官兵产生不良影响的压力。

(四)发挥现场联动部门的作用

公安、安监、医院等部门作为消防联动单位,利用自身在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工作职能,不仅可以为消防部队顺利完成作战任务提供专业、科学的保障,还可以帮助化解灭火救援现场压力。因此,建立科学、高效的消防联动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当有灾害事故发生时,社区、乡镇办事处、志愿消防队等相关人员,利用自身分布广、情况熟、行动快等特点,通常作为第一到场力量对初期火灾进行扑救。随着消防部门到达现场并成功接管灭火救援任务后,他们即可就地转化成现场秩序的维护人员,配合消防人员对家属和围观群众进行安抚和沟通协调。公安部门到达现场后可对交通进行管制,帮助消防官兵设立警戒区,并对散布谣言的起哄人员采取强制措施,以保障前方消防官兵专心作战。安监、医院、电力等单位人员则可以利用在各自专业领域的权威性,为指挥作战的全勤指挥部相关领导提供科学的决策辅助,同时还可以在现场发布专业、权威的消息,将可能产生的谣言在源头上进行遏杀,从而达到化解现场压力的效果。

猜你喜欢
消防官兵官兵部队
俄部队军演
环球时报(2022-02-18)2022-02-18 17:55:42
儿在部队又立功
老友(2021年12期)2021-01-10 17:08:12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老部队
四川资阳消防官兵冬训上演“冰火两重天”
消防界(2018年1期)2018-10-21 11:18:06
四川资阳消防官兵冬训上演“冰火两重天”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武警医学(2018年2期)2018-03-19 06:56:50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兰州-电镀厂发生大火 消防官兵抱出5个煤气罐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环球时报(2012-02-17)2012-02-17 1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