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随着多个双边自贸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的达成以及金融支撑条件的日益成熟,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产能合作正成为中拉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和新动能。
国际产能合作是近年来经济领域的热点话题,也成为我国经济外交的新现象。一年多来,从东南亚到中亚,从非洲到东欧再到拉美,产能合作在不同大洲的发展中国家“落地生根”。11月7日至8日,“第三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智库论坛”在北京举行。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与会各国专家学者就开拓产能合作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和坦诚的探讨与交流,为中拉关系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今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关系进入全面快速发展轨道,双方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同地区建交国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对话与磋商机制,双方务实合作日益深化,利益交融更加紧密,中国成为拉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 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
中拉合作进入新阶段
说到中拉经贸关系,拉美向中国出口的产品77%是矿产品、燃料、大豆等原材料,而中国向拉美出口的产品中大部分为一般工业消费品。
过去十年,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带动的巨大需求,铁矿石、石油、大豆等大宗商品价格一路走高,给传统的经贸关系带来不菲的成绩。如今,受全球经济低迷、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等因素影响,中拉贸易有所下滑,中拉合作进入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
“中拉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它是建立在过去十几年中拉贸易迅猛发展基础上的。”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拉美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前驻华大使费尔南多·雷耶斯说,“我们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在中拉关系发展历史上,智利以数个“第一”为人津津乐道: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南美洲国家,第一个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签署双边协议、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同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拉美国家。此外,中国在拉美的首家人民币清算行也于2015年在智利成立。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5年中智双边贸易额318.85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132.91亿美元,进口185.9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4%、2.1%和-11.6%。
可以说,中智经贸发展是中拉经贸关系的一个缩影。不过,投资正成为中拉合作中越来越活跃的领域。根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对拉美地区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214.6亿美元,同比增长67%。
“尽管近年来受全球贸易低迷的影响,中拉贸易增长速度不尽如人意,但投资增速强劲。”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岳云霞告诉本刊记者,随着多个双边自贸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的达成以及金融支撑条件的日益成熟,中拉产能合作正成为中拉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和新动能。
经贸合作新动能
国际产能合作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给出的“良方”。
“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不仅有利于中国盘活存量资产,也有利于其他国家加快工业化进程、扩大就业,还可以为中国与发达国家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场创造更多机遇。”李克强说。
2015年5月,李克强在中巴工商界峰会上提出中拉产能合作新模式,并宣布设立中拉产能合作专项基金,提供300亿美元融资,支持中拉在产能和装备制造领域的项目合作。
据中拉产能合作基金总经理韩德平介绍,产能基金是在中拉经贸投资发展迅速,中国优势产能需要“走出去”,而拉美不少国家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双方发展互补需求强烈的背景下诞生的。
加快发展基础设施与工业,扩大就业,拉美国家有这样的需求。“在当前世界经济弱复苏的长周期背景下,拉美多国急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同时,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的对外合作新倡议。”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综合室主任姚淑梅说,这意味着中国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需要外部技术及资金这两个长期趋势之间有很大的契合度。
据了解,中国目前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国,而拉美是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仅2015年,中国对拉美投资就达到214亿美元。除了中企投资,丝路基金、中拉产能合作基金也为中拉基础设施、能源、产能等合作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推动中拉合作提质升级
尽管中拉贸易额有所下滑,但中拉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投资领域日趋多元,经贸关系由单纯的贸易主导走向更加均衡的合作。
目前,中拉经贸合作的形势正在发生趋势性改变,从初期的资源、能源合作逐渐向交通、通信、水利、电力、制造业等方向拓展。在中拉经济合作中,中国因地制宜,精准对接不同国家的重点领域,如与巴西通过强化金砖机制拓展高层交往并探讨建立自贸区,与智利和墨西哥的区域贸易枢纽构建。
“中拉产能合作增强了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的竞争力,是中国分享其发展成果和利益的体现,有助于增强双边关系。”牙买加前总理布鲁斯·戈尔丁在论坛上说,“中国帮助我们更好地定位自己,抓住机遇,推进牙买加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希望双方产能合作能进一步发展。”
在岳云霞看来,对于未来的中拉经贸合作路径,双方应加强对接和协调,努力寻找产业契合点,以全球价值链为导引,推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加强制度创新,为中拉产能合作提供保障。
“拉美各国应重视以产业园区模式推动产业合作,将目前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区划定为产业园,以便集中资源,优化投资环境,给予包括签证在内的优惠政策,便利产品进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往来。”姚淑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