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龙震
内容摘要:高校预科英语课程是民族预科教育的基础课程。本文以云南民族大学预科学院为例,从学生、教材、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预科的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结合预科教育特征,探讨如何提升课程理念,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评价,以实现高校民族预科英语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民族预科 英语课程 改革
高校民族预科教育是少数民族学生在接受正规大学教育前的过渡性教育,其宗旨是为高等教育打好文化基础,加强技能训练,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发展。预科课程是针对预科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而组织设计的教育内容,是实现预科教育目标的核心。英语是预科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更多地体现了由中学向大学过渡的“双衔接”作用。目前,预科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时间短、任务重,既要照顾中学基础,又要与大学英语教学接轨,更要兼顾预科升学考试。因此,设计好预科英语课程,实现预科英语的“双衔接”,是预科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现状
云南民族大学预科学院学生全部是来自各个地区少数民族,他们学习英语的时间短,接触英语的信息量少,词汇和听说能力薄弱,语法掌握得不够扎实,文化知识也有所欠缺。许多预科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积极性,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具备良好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面对这些学生,大多数教师的英语教学秉持了高中的教育特征,纯粹把预科看作是补习中学课程的阶段,课程内容仍以学科为中心,偏重补习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忽视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学习基础的差异性,忽视预科作为向大学教育过渡的重要特征,教学内容针对性不足,没有体现出预科教育的特点。
教学思想的固化部分原因归结于教材设计不合理。目前,云南民族大学预科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教育部普通高等少数民族预科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的一年制教材《英语》(人民出版社,2013年)。该教材的重点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精读课文篇幅过大且形式单一,课后还有大量的词汇练习,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预科生来说,教材的信息量和难度偏大。同时,该教材没有相应的听力内容,教师以词汇、语法等知识为中心展开讲授,学生缺乏课堂参与感。而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没有足够的听说实践很难学好一门语言,这也与注重听说的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思想背道而驰。
由于课程理念和教材设置的偏颇,加上预科升学考试的导向,教师在课堂上大多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法,侧重语法和结构的讲解,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语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不重视听说教学,课型也比较单调。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磨灭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严重制约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改革民族预科英语课程
1.正确进行英语课程定位。国家教委1993年颁布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预科英语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意识,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顺利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
为达到该教学目标,预科英语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课程设置、教育内容的安排都应尊重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预科生英语基础薄弱,而预科学制只有一年,仅仅通过这短短一年时间要想扎实地打好学生的英语基础是不太现实的。因此,预科英语课程应注重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及习惯。这一理念应成为预科英语课程的核心理念,在编选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时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只有认清这一点,才能找准预科英语教育的核心点,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培养基本能力和素质。
2.优化英语课程设置。学习是以内部动机为基础的。教学课程内容必须同学生的要求、兴趣、爱好相适应,要把预科生的发展放在课程的核心位置。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交际,预科英语课程应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教学体系,从听、说入手,逐步进入读、写、译,这样才能和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形成良好对接。
优化课程设置必须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方面,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预科英语教材的编排应考虑学生当前的语言水平,结合外语学习的认知规律,增加基础听力和及口语内容,增强英语应用实践能力的练习,避免因课本枯燥无味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最好能根据教材内容难度、篇幅进行分类,编写出能供给不同层次学校及师生灵活选用的教材,使教材具有弹性,便于教师因材施教。
3.改革英语教学模式。预科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必须从以语言点的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教师地位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实践能力的指导者,这是提高预科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教学课堂应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多阅读,将实践贯穿到各教学环节中。可以适当开展一系列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文化介绍、场景对话、话剧表演、故事讲述、提问抢答、小组竞赛等。
此外,预科生来源广泛,学生文化背景不同,学习起点参差不齐,可实行分层教学。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和要求,选择不同深度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解决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学到更多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知识。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预科英语教学应主动改革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学评价应指向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从预科教育的实际来看,英语教学评价不能仅仅以升学考试为评价导向,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强调知识和能力的评价,更要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也就是说,评价既要看到学生智力发展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们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一面。能否培养预科生的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应该成为预科英语课程评价中的一个关键点。
参考文献
[1]巨积兰,范晓民.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预科英语课程的设置[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06)
[2]杨万菊,龚静.预科英语课程教学定位研究与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学报. 2012(06)
[3]王林,高迪迪.民族高校预科英语教育改革初探[J].云南省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3)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