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摄制的角度选择

2016-09-09 06:03:50李建成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专题片纪录片角度

◎李建成 黄 禾

电视专题片摄制的角度选择

◎李建成黄禾

专题片摄制的角度选择,就是创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思考孕育而出的若干视点。这些视点就像人体的骨骼一样,是支撑整部片子的关键。一部片子的艺术生命有多持久,往往也是通过独特的摄制角度所创造出的视点决定的。

拍摄角度:新的视觉窗口

当专题片讲述的是一个人、一件事时,创作者往往会陷入常规思路和视像中,并按照某种套路“一镜到底”。在笔者看过的众多专题片中,有八成以上的作品都是这么“生产”出来的。这些片子的画面,多多少少都能找到《话说长江》《丝绸之路》等经典纪录片的影子。虽说经典不可复制,然而就有这么一批电视工作者,始终“前赴后继”地运行在同一条轨道上,其韧性令人称道,其创造性却令人担忧。论镜头,他们都是用最规范的角度和方式来拍摄的,也都算得上大气磅礴;但要论神采,却不敢恭维。

那么,一部片子怎么才能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视觉感受呢?或许英国BBC广播电视台在1980年代拍摄的一部有关马拉多纳的纪录片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该片八成以上的镜头采用了马拉多纳在球场上的贴身镜头。创作者没有选择大而全的角度,而是采用碎片式的特写镜头“拼凑”出了一个完整的马拉多纳:

画面一:猛烈奔跑时,小腿肌肉的变形、扭曲,有种随风摆动的味道;

画面二:训练时脚底蹬起的沙砾,又慢慢落下;

画面三:带球突破时皮球跳跃出画面,又随着地心引力“跌”回到画面里;

画面四:捕捉奔跑时的背影,有时是半个后脑勺和半个背脊,镜头时而模糊,时而清晰。

这些镜头无疑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再辅以现场录音,仿佛为观众推开了一扇新奇的门,让人们对马拉多纳有了更多细节上的认识。这些细节拼凑到一起,便形成了对主人公的完整认识。

这种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如今已被广泛运用到电影创作中,主要用于描述激烈搏斗、体育竞技或因心情突变需要展示主人公内心状态的场面。奇怪的是,与纪录片表现形式更接近的专题片却很少运用这种拍摄手法。其实,专题片要想运用这种手法很简单——只要把镜头推近就行。先捕捉大量的移动特写镜头,然后在30分钟的素材里精剪出1分钟就可以达到效果。这样做出来的片子不但客观真实,而且震撼力也较强。

此外,拍摄物体由倒向慢慢转为正向、大仰角拍摄、镜头环绕物体一周等摄制手法,也值得多多尝试,这样,才能让观众对专题片产生视觉新鲜感。

剪辑角度:人文思想的沉淀

现代大片中眼花缭乱的剪辑手法虽然值得专题片借鉴,但也不能照单全收。用哲学中“扬弃”的观点来看,值得发扬的是先进的剪辑技术和先进的剪辑理念,需要注意的是可能被弱化了的艺术真实感。

电影的摄制目的是为了赚钱,纪录片摄制的目的则是为了记录真实。那么,专题片的摄制目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专题片的摄制目的是在专门(或专题)介绍清楚事情或人物的基础上,还要为片子开掘出人文主义思想。比如人物类专题片,不仅要将人物的喜怒哀乐展现出来,还要用悲喜交加的人物心态开掘出人物性格、情操、志趣及生命取向。冷冶夫摄制的专题片《沙中人》,就是通过一系列细节剪辑将一个在沙漠中种树的人表现得淋漓尽致,剪辑中带有先进的国际元素:

画面一:车在沙漠中穿行,遇上一个水塘,而镜头不拍真实的车,却锁定在水中车的倒影,还有风吹起的涟漪;

画面二:从脚步带起沙砾跳跃到静态的沙漠仙人掌镜头,动静结合,从眼球上看很跳跃,在情理上看却很合理;

画面三:从人物在沙漠风暴中凌乱的头发,到迎风乱摆的树枝,再跳跃到树叶,看似平凡,却为接下来讲述人物的遭遇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是一组很巧妙的过渡镜头,用自然界的风暴指代人物命运的风暴。

专题片其实不需要太多的解说词做注脚,最好的解说就是没有解说,用剪辑来表达。笔者认为,高层次的镜头剪辑应至少达到以下三个目的:一是要有明确、丰富的信息量;二是要符合情理、真实可信,并能引起观众共鸣;三是要意蕴丰厚、哲理深邃。

意蕴和哲理的开掘往往是在不经意间迸发的,这与创作者平日里的人文主义思想积累密不可分。一个优秀的电视人应该首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带着对人类的关怀来剪辑专题片,沉入社会各个阶层体察人们的心态、思想和境界。只有吃透了各类人物的心理,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譬如,剪辑小学生打扫街道卫生的镜头,木讷者一个个镜头生接硬凑;机灵者从红领巾跳跃到五星红旗;有经验者从学校领导的笑容剪辑到学生的笑脸;人文主义者则会先去拍摄一些凋零的树叶、老太太的橘皮脸、挂在梁上的风铃,将自然人文的东西与小学生打扫卫生的情景结合起来剪辑,达到的效果有难以估量的作用。我们电视人也应该努力做到以人文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精品。

构思角度:小开端与大结局

西方的艺术作品不喜欢大而全的构思,而中国人则喜欢合家欢、大一统。在思想上,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西方人怎么摄制专题片,我们就循着中国人的思路走,最终应该走到一个和谐的境地。所以,我们在思想上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来构思主题。

笔者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但凡开局大、收尾大的片子,就必然会导致大而全的结果,很少有观众买账。而从细微处开头,中间带有丰富的内容,结尾留白,做到“余音袅袅、绕梁三日”,往往才是好的构思。

一个边远小村,村民出山要走三个小时,长寿老人居然比别的富裕村多了60%,这特殊的现状是怎么形成的?不同的创作者解读这个题材,就会有不同的做法。木讷者全程讲述这个村长寿老人多,弄一条两分钟的新闻送电视台;机灵者多问几句长寿的经验,得出的结论是老人们爬坡上坎锻炼身体,得以长寿;有经验者旁征博引,利用数据对比出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现在的差别,他看到了和谐,但不能诠释出和谐的真正涵义;人文主义者的构思首先会有思想上的激烈碰撞,将现代钢筋水泥丛林的都市与这个小村做比较,清心、守信将成为他的主题,此角度超越了世俗的眼光,把着力点聚焦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积淀上,在村里找到文化的根脉。制作这样一部片子,可以用提纲式的方式来构思:开头从一位教书先生的后代——80岁的老人身上着手,回忆抗战时期逃难到山里的一群知识分子;然后用树叶、流水、白云作为援引,既体现时光匆匆而过,又体现出村中人思想高洁、深邃;接下来展现社会主义春风吹遍大地,村中人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不愁吃穿;最后论证和谐社会映射到小村里,村民的思想有了新进步,主要体现为孝道。从细小处开局,能讲细、讲全,中间部分过渡,结尾部分导向中华民族的美德,这是一个合理的构思,如写小说一样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总而言之,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很难鉴别哪种角度更好。但我们只要站在更多人的立场上去思考,就能创作出更好看的电视专题片。有鉴于此,希望广大电视人先放下摄像机,沉入基层,去体味广大人民群众的酸甜苦辣,这样才有助于多出精品。

(作者单位为云南省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专题片纪录片角度
神奇的角度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青年歌声(2020年1期)2020-01-14 05:20:34
纪录片之页
传记文学(2019年3期)2019-03-16 05:14:34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青年歌声(2019年3期)2019-03-16 03:39:54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0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新闻传播(2018年7期)2018-12-06 08:58:00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纪录片之页
传记文学(2018年11期)2018-11-13 08:48:26
角度不同
37°女人(2017年8期)2017-08-12 11:20:48
人啊
滇池(2017年7期)2017-07-18 19: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