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涛,贾运乔,侯桂英,张瑞芳,郭 赏,张 彬
(1.河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河北 石家庄 050051;2.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肝病科,河北 石家庄 050021;3.河北省人民医院眼科,河北 石家庄 050051)
·论著·
心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症状疗效评价
冯小涛1,贾运乔2,侯桂英2,张瑞芳2,郭赏2,张彬3
(1.河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河北 石家庄 050051;2.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肝病科,河北 石家庄 050021;3.河北省人民医院眼科,河北 石家庄 050051)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对症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对症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治疗效果、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7%)明显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给予常规基础对症护理同时,辅以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不良心态,明显改善其焦虑、烦躁、抑郁症状,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对提升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肝硬化;胃肠出血;焦虑;护理
10.3969/j.issn.1007-3205.2016.08.026
肝硬化是消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在我国病毒性肝炎较为常见,国外引起肝硬化主要病因多为酒精中毒。上消化道出血(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及胆胰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急症[1],也是肝硬化患者在失代偿期最为常见、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以呕血、头晕、无力等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出血量大者除呕吐鲜血表现外,常常伴有血便发生[2-3],短时间内患者出血量可高达500 mL以上,严重者并发失血性休克、肝衰竭等,如救治不及时,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4]。因此,采取紧急救治措施的同时,及时给予患者有效心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和焦虑症状、有效控制其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意义重大[5]。本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6]。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模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9~69岁,平均(45.7±8.9)岁;乙型肝炎肝硬化40例,丙型肝炎肝硬化20例;出血量<500 mL者32例,出血量500~1 000 mL者24例,出血量>1 000 mL者4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31~68岁,平均(45.1±8.3)岁;乙型肝炎肝硬化38例,丙型肝炎肝硬化22例;出血量<500 mL者34例,出血量500~1 000 mL者22例,出血量>1 000 mL者4例。2组性别、年龄、肝炎类型、出血量及临床表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患者均采用常用的急救措施:给予患者卧位、禁食水、保暖、输血、保肝扩容、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必要时吸氧、呼吸道保持通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定时给予血尿常规检查。快速建立2条有效的输血及输液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应用10 mg去甲肾上腺素加入500 mL冰盐水中,经鼻饲胃管每隔10~15 min注入50 mL,重复应用;奥曲肽0.1 mg静脉注射, 0.6 m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持续滴注,连用3 d,1次/d。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给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常规基础对症护理。护理人员在进行抢救治疗同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症措施,迅速开通静脉通道,维持有效血液循环,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保障呼吸道通畅,并告知患者卧床休息,详细介绍饮食等各方面注意事项。
1.3.2试验组除上述常规护理外,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肝硬化患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情易反复等特点,目前还没有根治此病的方法,治疗效果与患者期待的目标差距较远。因此,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有抵触心理,阻碍了治疗的进程[7],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时,患者更加焦虑、紧张、恐惧,丧失生活的勇气,有的患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此时心理干预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心理特点,及早地、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①心理支持疗法:患者入院后会出现恐惧、焦虑、紧张等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面带微笑、低声安慰,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对患者要有耐心,理解患者忍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病痛与折磨;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使患者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8]。②增强信心疗法:首先,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护理难度较大,护理人员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充分了解此类疾病注意事项,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同时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的基本常识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疾病治疗方案有初步了解,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其次,医护人员技术上要过硬,操作娴熟,不慌不忙,有条不紊,使患者对恢复健康有足够信心,感觉上更安全;再者,根据患者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及对自己病情接受程度,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9],根据评估结果,对每一位患者采取有针对性与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调动患者生存本能,以便为顺利实施救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③心理放松疗法: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多鼓励和指导患者,保持积极心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如听听音乐、多与家人朋友交流等,保持心情舒畅,分散注意力,不过度关注自己病情。
1.4观察指标[10]
1.4.1心理状态与焦虑情绪应用焦虑自评量表[11](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12](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焦虑情绪进行评估,每表评分内容均20项,分4个级别进行,各级别内容得分相加后总和乘以1.25,得分的整数部分为SAS、SDS评分,得分越低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得分越高说明焦虑状态越严重,当分值>50分时,说明患者有抑郁与焦虑表现。
1.4.2患者满意度考察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设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疗效判断标准[13]疗效标准判断分显效、有效及无效,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①显效:出血控制很好,无再出血状况发生,经过12~24 h治疗,呕血、便血等症状停止,脉搏≤90次/min,收缩压≥90 mmHg,舒张压≥60 mmHg,经过48 h后,连续检查3次粪便,潜血均为阴性,颜色转变为褐色或黄色;②有效:出血基本得到控制,其出血相关症状已改善,经24~48 h治疗,呕血、便血等症状停止,血压、脉搏正常,72 h后,连续检查3次粪便,潜血均为阴性;③无效:出血状况未控制,患者出血相关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有加重现象,粪便潜血试验为阳性,经过48 h治疗,患者临床表现仍为呕血、便血,伴有恶心、呕吐、粪便频繁、血压和脉搏不稳定等症状。
1.6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60,例数)
2.22组干预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干预前,2组SDS评分及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分)
2.32组对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n=60,例数,%)
上消化道出血发生主要原因是由于肝硬化晚期患者门静脉高压达1.96 kPa以上,造成机体消化系统与脾脏的回心血流流经肝脏过程中受阻,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同时,机体建立腹壁静脉曲张与痔静脉曲张侧支循环,最终导致血管破裂出血[14]。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起病急,进展迅速,患者在面对出血状况时,极易引起精神高度紧张、焦虑、极度恐惧,甚至产生濒死感等负面心理反应,严重影响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这些不良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延长其住院时间,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而且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心理干预从根本上缓解了患者紧张的情绪,极大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止血治疗同时,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减少患者出血次数、减少并发症发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要观察其言谈表现,及时发现其心理不良因素及负面情绪,予以纠正和开导,运用专业知识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将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转化为有利于治疗、康复的正性心理,使患者心理处在较好的状态,以减轻心理应激反应,从而减轻疼痛[15]。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全面掌握患者出血情况,及时了解患者动态变化,尽快消除患者恐惧、焦虑心理,增强其战胜疾病信心,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因此,对患者进行救治过程时, 护理心理干预在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6-18]。
本研究将心理干预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试验组实施心理干预后,更加重视出血患者的心理变化,阻断了患者焦虑紧张情绪,使神经兴奋性降低,有效降低了再次出血,避免了恶性循环;试验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沟通过程中要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这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的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至关重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孙秀兰,隋艳杰,郝学军,等.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注射剂对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J].临床荟萃,2013,28(7):816-818.
[2]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4):289-293.
[3]毛建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295-296.
[4] 邹敏.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3(21):113-114.
[5]陈秀文,迟俊新,王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09,30(20):2441.
[6]邹敏.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28):232-233.
[7]马艳环.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5):643-645.
[8]韩立燕.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1):236-237.
[9]阮秀丽.肝硬化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J].药物与人,2014,27(4):161.
[10]赵妮娜.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14):194-195.
[11]汪梅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2013,6(6):56-58.
[12]王成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方法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209-210.
[13]王新凤,程月娥,肖红梅,等.重度肝硬化患者术中出血量,尿量与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关系[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4):35-36.
[14]成敬锋.综合疗法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结合杂志,2013,22(17):1896-1897.
[15]卢美平.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4):464-466.
[16]任艳芳,郑媛媛,马秋芳.探讨预见性及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1(2):275-276.
[17]黄丽君,曾秋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1(5):2371-2372.
[18]卜令梅,郭秀芳.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J].临床合用药杂志,2012,13(2):126-127.
(本文编辑:刘斯静)
2016-04-25;
2016-05-08
冯小涛( 1975-),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省人民医院主管护师,医学学士,从事临床护理学研究。
R573.2
B
1007-3205(2016)08-096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