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敏
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混合式学习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让PPT多姿多彩—配色》为例
王晓敏
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中,将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二者优势,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基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从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和实施角度出发,介绍了混合式学习的内涵、案例设计及策略、教学实施效果,等,以期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混合式学习;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从1995年,原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52所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至今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近20年。纵观各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且都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课堂,来承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历史使命。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却处于尴尬的局面:教师不重视,学生没兴趣。大部分人的观念中认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就是“教师灌输大道理”,最终导致教学实效性的低下[1]。因此,变革当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方式刻不容缓。
混合式学习方式融合了传统教学及网络教学的优势,是教学方法的一种新的形态,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文化素质课程教学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课时少、师生零交流”等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利用学习资源在进行意义建构过程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倾听对方的观念、尊重彼此,同时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成为具有文化素质的社会人。文章将对混合式学习的内涵、具体案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以及教学实施效果进行详细介绍。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自提出至今,国内外学者对其没有统一、权威的界定,可以说混合式学习
基金名称:内蒙古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项目“混合式学习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Y2014094)的概念包罗万象。国外学者Singh&Reed提出,混合式学习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应用“合适的”学习技术为“合适的”学习者传递符合其学习风格的“合适的”技能,进而优化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2]。国内学者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是一个“旧瓶装新酒”的新概念,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3]。
从以上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界定看出,混合式学习并不是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的简单结合,它是不同学习理论、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风格及学习方式的有效“融合”。不同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都有其优缺点,有各自适用的领域与范围,混合式学习结合各种理论作为指导,发挥各自的优势。学习环境主要包括课堂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环境。混合式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学习,也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知识建构。学习资源可以来自印刷材料、光盘、磁带、卫星、电视、网络,等,学生在混合式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任务恰当地选择、应用学习资源。不同学习方式主要指集体讲授、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混合式学习过程中应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点等有效地混合不同学习方式,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教师应在混合式学习理念指导下,结合文化素质教育特点开展混合式学习。在文化素质课程教学中,我们借鉴黄荣怀教授提出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过程模型开展教学活动,其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混合式学习教学过程模型[4]
以下案例《让PPT多姿多彩—配色》选自内蒙古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公选课)—《PPT设计》,这门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PPT设计美感。下面对《让PPT多姿多彩—配色》进行设计与探究,其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让PPT多姿多彩—配色》教学过程流程图
2.1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是进入课程学习的第一个模块,相当于热身过程。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和学生需要就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考核方式等达成共识。
2.1.1教学目标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该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告知学生,使学生明确自己完成学习目标能够做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PPT多姿多彩—配色》这节课程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颜色的三个属性、色彩的几个基本概念及每种色彩的特点;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活动让学生掌握黑、白、灰色彩设计、类比设计、冲突设计、互补设计、单色设计、原色设计技巧,并能够演变出更好的色彩搭配方法;
③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掌握色彩的心理情感,增强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提高审美情趣。
2.1.2学习内容 为了达到章节目标,必须进行章节内容的学习,而面对碎片化的知识,学生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建立知识间的桥梁。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要向学生呈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使用绘图工具(如概念图、思维导图,等)画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图,通过知识点关系网告知学生应该学习哪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笔者使用思维导图工具对《让PPT多姿多彩—配色》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梳理,如图3所示。
图3 《让PPT多姿多彩—配色》学习内容思维导图
2.1.3学习方法 该章课程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解读颜色密码的学习主要通过课堂讲授学习方式进行,第二节基本配色方案的学习主要以案例分析为主,第三节色彩情感的解读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确定学习方法时一定要注意,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确定。
2.1.4考核方式 教师与学生就评价该次学习效果的方法达成共识,主要包括评价主体、评价维度及评价标准,等。
此外,在课程导入阶段还需告知学生此次学习的重点及难点、学习环境等信息,让学生对该章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认知,消除心理迷茫感。
学习新课前,教师需要通过板书或PPT讲稿向学生展示课程导学信息,同时教师在课前要将课程相关内容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以便学生预习时能够明确学习方向。
2.2活动组织
活动组织是混合式学习的中心环节,是由面对面教学和网络学习两种学习方式混合的教与学活动。面对面教学可以在教室完成师生互动,也可借助网络环境完成知识的讲授、讨论交流等活动。对《让PPT多姿多彩—配色》这章内容的学习活动的设计,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和网络学习活动两个部分。
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设计了以下几种教学活动:①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了解颜色的属性及色彩的基本概念;②案例分析。运用案例分析学习活动,利用PPT向学生呈现基本配色方案的案例,并设定问题,力求使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式,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③讨论交流。在探讨色彩的心理情感时运用小组讨论方式,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升沟通交流技巧。
网络学习活动的设计主要借助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设计了以下学习活动:①问题解决。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讨论区呈现问题—与女性相关的主题、与男性相关的主题、与环保有关的主题、与庆祝、国庆、祝贺相关主题选择什么颜色?为什么?学生针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探究色彩运用的基本技巧;②协作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配色技巧制作自定主题的PPT,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作业区展示其成果。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理的分工,利用各种渠道搜集资料、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等环节,不仅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同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组织的设计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学习活动要根据学生特点、知识类型、学习环境等进行设计;②网络学习活动过程中需要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并时刻关注学生讨论的内容,以引导学生对问题深入探讨。
2.3学习支持
混合式学习中的学习支持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辅导、指导和答疑,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避免偏离学习轨道。笔者在混合式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支持主要是课上指导和线上指导。在面对面教学过程中安排答疑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同步反馈;线上指导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材料区和课程讨论区,教师通过教学材料区向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利用课程讨论区,教师、学生能够对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同步或异步的解答。
2.4教学评价
混合式学习教学评价呈现立体化特征,既关注学习成绩,同时也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技能的评价,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让PPT多姿多彩—配色》这章学习效果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依据网络教学平台上记录的学生浏览教学资源情况、学生参与讨论的次数和内容、协作学习中资料贡献情况、提问内容和次数及心得体会,等。总结性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制作的PPT作品。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及学生进行混合式学习的参与度,为进一步改善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
2.5资源环境
资源环境为混合式学习的各环节提供资源支撑,以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资源环境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对于该章课程的学习,所需的学习资源环境如下:①硬件资源为微机教室,一人一台电脑;②软件资源为网络教学平台、PPT软件、Word文字处理软件、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IE搜索引擎、上课用的PPT课件及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源;③人力资源为教师、小组、同伴等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给学习者提供帮助的个人或团体。
《PPT设计》课程的混合式学习实施效果通过学习总成绩和学生对混合式学习的满意度两个维度来衡量。学习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从《PPT设计》课程期末总成绩分析(如图4所示)看,70分以上的学生占84.5%,这个数据反映出学生参与该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掌握了课程知识和技能。
图4 成绩分析直方图
为了了解学生对混合式学习满意度情况,该研究对参与《PPT设计》这门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课程问卷”发放问卷,共收回问卷174份,其中有效问卷173份,有效率99.43%。
统计显示,关于登录网络教学平台的次数:51.3%的学生“每周5次以下”,23.7%的学生选择“每周6~7次”。可见,每周至少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平均每天登录一次网络教学平台。对于使用网络教学的动机: 45.6%的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材料”,36.3%的学生因能“增加自主学习时间”而使用,33.7%的学生认为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方便师生间交流”。学生对混合式学习的感受:71.89%的学生认为“混合式学习有助于自己的学习”,21.97%的学生选择“课堂教学有助于自己的学习”。
由此表明,学生对混合式学习的满意度较高,认同混合式学习是一种能够提高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可增加自主学习时间,方便师生间交流的教学实效性强的一种教学方法。
研究显示,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实施混合式学习是可行的。它将面对面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二者优势互补,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兼顾了知识建构、情感体验和教学互动三个方面。
在实践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如:①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特点,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②学生参与活动的评价标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记录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标准需要进一步确定。
[1]汪霞.大学生眼中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基于对六所大学的调查[J].复旦教育论坛,2013(2):30-36
[2]黄荣怀,马丁,郑兰琴,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9-14
[3]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8
[4]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4-41
App lication of b lended learning in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A case study of Making PPT Colorful-Color Matching
Wang Xiaomi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Baotou 014010,China
In the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course teaching at colleges,combining classroom learning with e-learning effectively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ir advantages is a new type of teaching mode.On the basis of our experience of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at college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case design and strategy,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blended learning;college;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course
G642.0
A
1004-5287(2016)03-0293-04
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603016
2015-09-25
王晓敏(1986-),女,内蒙古赤峰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教学方法、教育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