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燕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意识,激活学生思维,加深其对问题的思考与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启发式教学还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此历来都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为推动启发式教学的广泛应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让学生更好融入高中化学学习当中,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提问启发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合理进行课堂提问,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互动,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例如,在学习“铝的化合物制备”时,学生通常知道铝盐和碱反应可得到铝的化合物,但不知道究竟用哪种碱进行化学反应可以得到铝的化合物。实验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然后让学生探究分析。学生往盛有Al2(SO4)3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氨水,发现都有白色沉淀生成,一些学生马上得出结论:这两种碱都能得到铝的化合物。而另一部分学生继续实验,NaOH溶液的试管中间有沉淀生成,继续加入NaOH溶液,沉淀又消失,向盛有氨水的试管继续加入氨水,白色沉淀依然存在。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沉淀溶于NaOH溶液但不溶于氨水。通过提问和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l2(SO4)3与NaOH溶液或氨水反应都能生成铝的化合物,但铝的化合物溶于强碱,不溶于弱碱。因此,制备铝的化合物时,应该选择Al2(SO4)3和氨水。先提问启发,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亲自体验探究过程,得出结论,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二、案例启发
启发式教学主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技能,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实现该目标,合理引入教学案例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学习《分子结构》这章时,可以让学生讨论:中心原子相同,为何H2O、CH4分子结构不同?然后由浅入深,H2SO4分子是什么结构?分子中存在何种键型?形成此键型需要什么条件?通过这样的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层层设疑,环环相扣,有利于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
三、情境启发
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和分析问题,掌握化学知识。例如,学习氯化钠、金刚石和石墨时,为了让学生对这些结构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启发学生思维,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用Flash软件制成空间旋转体,将有机物结构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打开学生思路,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促进学生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四、对比启发
教学过程中,将不同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存在的差异,揭示相互联系与区别,以启迪学生思维,巩固所学内容。例如,可以将元素、核素、同位素,平均速度与瞬间速度,电解池与电镀池等进行对比分析,以加深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启发学生思维,巩固所学内容。
五、实验启发
化学离不开实验,需要合理利用实验启发学生思考相关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例如,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AlCl3溶液,首先生成白色沉淀,但不久沉淀会溶解。为验证该结论,可以采用实验分析方法,颠倒实验顺序,将AlCl3溶液逐滴滴入NaOH溶液,认真观察现象,然后与之前的结论对比分析,比较二者的异同,并分析成因。这种实验启发的方式既能激发学生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