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烬录

2016-09-08 11:39吴浩然
视野 2016年18期
关键词:学生会毕业校园

我离本科毕业已经五年了。毕业季不是我过去经历过最大的事件,未来更不会是。但它一直是记忆中最重要的一次变动。因为年少的青涩只有一次,以后不会再有其他事件与它代表着同样的告别,不会再催生出同样的不宁与惘然。仿佛少年时代是一束火焰,如今平淡生活里的热情,最多只抵得过当日灰烬里的余温。

五年前的五月,令人抓狂的毕业答辩终于结束,我们可以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和大学告别。组成毕业季的,似乎一直是吃饭:只要一有机会,凑足的人数足够,我们就会去吃饭;整个六月,几乎没有几顿清淡寡味的食堂餐;有些饭点,在食堂吃过以后,接到电话又跑出去再吃一顿。在如今的回忆中,那一个月我们好像始终走在赴餐与回寝室的路上,不饿,也没怎么饱过;吃得不坏,也没有能记住的菜肴。

吃饭的发起人是不同的:室友、班干部、其他寝室要好的同学、学弟学妹送行、学生会同僚、社团的朋友、其他院系的私人朋友。然而,每一桌饭的主题都是道别。隔三两天,总有差不多的一群人,便要道一次别。这种频繁道别所积累起的伤感,莫如说是疲惫。像一种闷闷的不太明显的饱胀,因为积累的过程太久,到最后也没有找到爆发的时刻。

吃饭常常是在校外,要出校,会经过长长一条梧桐路。刚入校那两年,我们时常在白天的梧桐路上走来走去,为了省一块钱,不舍得坐校车。在这最后几个月里,这条路又被走了许多次,不过往往是在夜里。我们快毕业了,不再忧虑钟点和课程,我们在那条路上能够心无挂碍地高声交谈、自嘲与唱歌,这是四年前或更多年前,年少时憧憬过的象牙塔之声,在离开这座殿堂前,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奏响。

最后一个学期,无人不是忙乱的。读研、工作、毕业论文、学分绩点……不时有事务绊到脚下,需要匆促地解决,但又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做成。同学们离校外出的频率比之前高了很多,相比需要费心筹备的告别会、毕业典礼,吃饭自然是一种最便当的仪式。学校周围的小饭馆早已熟稔我们的消费水平与菜式选择,不需要花多少钱,便能办出鱼肉饕餮的一餐。

散伙饭是一顿在酒店开设的、花了很多钱的最后的告别餐。之前我们猜测会吃很久,吃得性情恣肆,掏心挖肺。结果,也许是每个人都在等着别人失态,最终没有一个人真正失态。唯有一个男生,在结束后不停嚷着:“我们班!每个人!都一定会成功!妈的!”声音中气十足,震得人耳朵疼,语气里与其说是励志,莫如说更多是愤怒。可能是愤怒别人喝得不够醉,要自己代表全班的真性情,也可能是成功这两个字确实令他痛苦。有两个男生拽着他,把他按进一辆的士里,向我们说:“我们先带他回去。”他们脸上带着微笑,仿佛蛮享受这项任务,大概护送醉鬼跟别的事不同,更容易显出他们的绅士与成熟。大学后期,每个人最怕的就是自己还不成熟。

他们离开后,我们剩下的人就走回去。初夏的武汉是潮热的,大家都穿着短装。一双双年轻的腿在夜色里伸展着,几十人渐渐散开,拉成了细长的蛇。那时,我们还不知道我们当中谁会最先结婚,最先买车,最先完全甩掉穷困的少年生活。我架着阿庞,其实他不需要我架,但我有点寂寞,还是紧紧地攥着他的胳膊。我问他:“你很醉吗?”他说:“有一点,还好。”我问:“你刚才是哭毕业吗?”他说:“不是,我是想起了你。”我不太明白他的意思,也没有追问。我心里回荡着一点疑惑:真的能在喝醉之后不顾一切地诉说吗?真的能在他人面前痛哭自己的心结吗?真的能从生活中彻底抽离那么一刻,不带疑虑地注满情感吗?我一直没有问阿庞,也没有问其余认识或不认识的,在毕业季里哭喊拥抱的人。

也许我天生就对这种人与人的相处方式是免疫的,也许,我的心并不真正属于这里。大四时,我虽然还是个理科生,但早已退到班级边缘,埋头于文学写作的一点点萌芽。这之前,我当过副班长,当过团支书,还当过校园记者和文工团组长。我害怕自己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好女孩,因而使劲向主流标准靠拢,结果,我全盘失败了。任何强扭的繁荣,最终都会变得尴尬与丑陋。我被班上同学讨厌,也没有拿到奖学金。尽管开始写作以后,我很快恢复了精气神,但那种和集体之间的裂痕,似乎一直存在下去了。

大学给我最切肤的教训,就是远离大道理,听从内心的真实。各种浩荡的、大张旗鼓的告别并不能打动我,不过后来,我还是被一些细节击败,感到了真实的痛楚。

毕业前夕,每个人都倒腾出整袋整袋的书本纸张。把它们从乱七八糟的柜子里一一检点出来,是个非常难忍的过程。这些东西保留了最容易被忘记的那些细节——自习时胡乱描画的句子,可笑又热诚的学生会记录,考试前熬夜背下的课件,逛街时随手接的宣传广告和大一时一冲动买下的英语报纸。真难想象,我们曾经对大学抱以那么多期望,对上大学的自己抱有那么多憧憬。我们天真地认为,自己在大学里一定会做许多许多事,即使不做事,也会看很多很多书,成为一个优秀而可爱的人。我记得,当我拥有第一份学生会头衔,赶赴第一场部门会议时,心中是如何暗涌着激动:“我,吴浩然,真正来开会了。”我选了一个厚厚的黑皮笔记本,像我爸用的那种,庄重地摆在面前桌上。就是这样。天真而虚荣。

这个黑皮笔记本,最后真的写完了。它记录了我在大学前两年参加的数以百计的会议和活动。而大学后两年,因为变成文艺青年的缘故,我也看了很多书。这样的大学生活理应是圆满了,但是……完全不是那样。跟当初想的,完全不一样。最终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为了优秀,而是因为孤独。我曾虔诚地仰望校园,但校园没有任何回应,我不得不老老实实低下头生活。散落一地的纸张与字迹,无一不在提醒,十八岁时计划的美景,其实都是梦中涂鸦,最终什么也不会留下。

旧物打点出来后,我们就拿去学校给毕业生专门开辟的跳蚤市场上卖。有些东西就是当初跳蚤市场上买来的,如今原样不动又摆回摊位上。为了占好点的位置,我们每天都要起早,轮流守摊、打饭,结果也没卖掉多少。但卖东西还是持续了很久,毕竟我们已无事可做。东西清完之前,学校就把我们的板凳收走了(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最先把板凳收走)。没有板凳,生活突然古怪起来,也更随便起来。我们坐在竖起的抽屉或者一捆旧书上,上网,聊天,串门,把一些东西赠给留校读研的同学,看他们的目光如同看留守儿童。那时候,无事可做就是全部的事情。无事可做才能细细享受最后这些校园生活的细节,在它们被全部摧毁之前。

离开了校园的我们像飞鸟,开始教科书上的“翱翔”,但若接地气点说,则是有了“飞鸟各投林”的最初体验。网络普及的年代,联系方式从未切断,朋友圈记录着大部分同学的履迹。只是这种“近”,比起刚分别的“远”,反倒凸显了现实不动声色的残酷。老同学保持联系是可能的,但若长久下去,必然逐渐过渡成新朋友,换以新的交道方式。而那些不再有联系、只静静躺在联系列表中的名字,真的成为了永久的丘墟。没有人会一直停留于已经结束的事物,所需的只是时间。

只不过生活的洪流席卷大部分事物而去,留下的一些东西,便属于能够在沉默中,悄悄烙印的那部分。

(云凡摘自《大学生》)

猜你喜欢
学生会毕业校园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我们今天毕业了
毕业季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
基于Grails的学生会工作管理系统研究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