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特有的精神魅力,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成为突破时代和国界的伟大事件,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
1936年8月,当红二、红六军团还在长征途中的时候,与他们一起生活了18个月的瑞士传教士勃沙特就在英国出版了《抑制的手》,记录了他在红军及长征中的奇异经历。
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陕北采访红军的外国记者是美国的著名新闻记者斯诺。1936年6月他冲破种种封锁,到达陕北根据地,对红军进行了深入采访。1937年10月,斯诺在英国出版了根据自己在中国陕北采访红军的手记汇集而成的《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第一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书中系统地介绍了红一方面军的长征,生动地描写了红军抢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的动人情景。斯诺把红军长征誉为“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此书一经出版,立即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轰动的影响。
1937年3月至7月间,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和红军的军事指挥者朱德进行了几十次谈话,成为她后来写《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的基本素材。她说:“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更不能描绘出参加长征的红军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他们所受的苦难。”“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她满怀信心地预言,“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此外,《毛泽东的长征:人类大无畏精神的史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国的长征:艰险的6000英里》《向自由的长征》《毛泽东领导的长征》《中国红军——困难与险峻的二万五千里》等著作,都出自外国人的笔下。
长征在国际上形成的巨大影响,让很多外国政治家叹为观止。他们不吝赞美之词,盛誉长征在世界史上的震古烁今。二战期间战功赫赫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称长征“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史诗,是一次体现出坚韧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国际知名战略学家、曾担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于1981年7月携全家一起赴贵州、四川,重走了一段长征路。
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早已融入世界,成为全世界人民為了理想和信仰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就像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在《1935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为生存而斗争的史诗》一书中所说:“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内容参考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的《红军长征史》;新华社8月7日电,《外国人看长征: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解放军报》2014年刊发文章《感动世界的“红飘带”:长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