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6-09-07 16:22刘晓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外贸跨境课程体系

刘晓艳

【摘要】在电子商务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是我国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几年内,跨境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将是我国外贸方式转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义乌当地外贸及其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式需要转型,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将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把“金钥匙”,而大量适应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的创业人才培养则是跨境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跨境 电子商务 外贸

【中图分类号】G712;F7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247-01

近年来外贸跨境电商交易发展迅猛,跨境电商成为外贸企业寻求海外商机的新选择,也是实现外贸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型贸易方式顺应个性化的全球消费潮流,也契合了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外贸业务的市场需要,正逐步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

一、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现状

1.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对懂得跨境电商的外贸类人才需求巨大

2015年,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中国4000万家中小企业当中,有近500万家专注于外贸出口业务,而这500万家中小企业创造的出口额占中国外贸出口总额的 60%以上。此外,众多由各地政府主导的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也在全力布局跨境电商领域,它们积极响应国务院的号召,大力依托本地的保税园区推进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不断成熟的电商产业园吸纳了大量从事进出口业务和国际物流业务的中外企业,这些企业对能够从事线上及线下相关服务工作的人才有着大量的需求。

2.跨境电商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从传统外贸转型为跨境电商,对外贸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提高了。比如,店铺的推广营销、商品的上传发布、客户的分析服务等工作内容,就要求外贸人员具备市场营销、平面设计、商务英语等专业知识。此外,还要对平台的各类数据做出精准分析,以利于行业选品、关键词和热搜词选用等,这就需要外贸人才具备综合统计分析的能力。

二、跨境电子商务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

1.高职院校在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教学时,各专业各自为营,没有共享资源。英语专业开设跨境电商课程,外贸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也开设跨境电商课程,但各专业教师的教学侧重点并都不同。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伦不类”,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提出的岗位要求。

2.高职院校与相关专业培训机构对跨境电子商务的认识没有跟上跨境电商发展形势,更谈不上对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人才培养的滞后使得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产生了巨大的人才缺口。

三、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缺乏跨境电商环境下的外贸类师资

目前已有的外贸类师资大部分来源于各大高校的外贸类专业或传统外贸企业,他们精通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操作,但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新型国际贸易则严重缺乏实践经验,绝大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摸着石头过河。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又是日新月异,几乎3年左右就会兴起一个新的电商平台。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年龄大部分是40岁左右,他们主观上不愿意转型,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客观上则对跨境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够,并且学习新课程的能力也不足。

2.缺乏跨境电商环境下的外贸课程体系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已经完备,针对每一个传统外贸岗位都设有相对应的课程,例如:外贸跟单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和商务英语听说等,课程体系构建十分成熟,并与岗位结合度高。然而适应传统外贸转型升级为跨境电商的课程则非常少见,有些院校几乎没有设置该类课程,很难掌握跨境电商的核心技能。

3.缺乏软硬件设施,教学实践活动难以开展

当前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开展实践教学主要是依赖模拟软件来完成,而跨境电商环境下的外贸业务方式大多是基于B to C 模式,目前尚未有相应软件用于教学模拟。多数学校以实战代替模拟教学,然而大学生既没有资金和人脉,又没有货源和经验。学生开展跨境电商实战与在校完成课程之间存在冲突,跨境电商实战要全身心地投入,忙于实战的学生,往往理论知识的学习会被落下,甚至无法毕业。学校应制订相关政策,比如,实行学分替代制来解决这一矛盾。

四、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对策

当前高职院校外贸类专业加强对跨境电子商务类人才的培养是传统专业适应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升级”的必要举措,升级的过程应以外贸专业现有办学条件为基础,根据实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整合相关专业资源,在参考借鉴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提出一套适合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课程体系。

1.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外贸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都开设有跨境方向电子商务课程,根据跨境电商岗位对人才培养需具备“跨专业”的要求,学校应考虑顺应这个方向,将跨境电商专业 “特殊化”,尽可能地实现各个专业的生源共享、师资共享、资源共享,把学校拥有的优势最大化,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重新整合课程体系,构建与企业对接的课程体系

无论是电商、外贸还是英语专业,原有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跨境电商专业的课程需求,亟待整合优化原有课程设置,以“强化实践,力争创业”为原则改革课程体系,从跨境电商企业进行调研构建与企业对接的课程。另一方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力争以企业真实的跨境平台项目作为学生的实践内容。另外,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合理分配理论实践教学学时。

3.注重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共建课程

现阶段的跨境电商,用户群体由草根创业向工厂、外贸公司转变,且具有极强的生产设计管理能力。平台销售的产品由网商、二手货源向一手货源转变。主要卖家群体正处于从传统外贸向跨境电商业务艰难转型期,生产模式由大生产线向柔性制造转变,对代运营和产业链配套服务需求较高,所以跨境电商的实践教学应与企业联手,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4.成立跨境电商工作室,带领学生共同创业

在前期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还可以尝试成立跨境电商工作室,由专业教师牵头,带领学生共同创业。很多老师都没有关于创业这方面的经验。但是创业是练出来的,而不是学出来的。专业教师不必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领先,只要紧跟社会行业需求调整授课内容,边学边做边教,那么在教学这个行业中就是领先的。

通过从理论到实训再到实战的层层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希望高职院校可以打造出符合跨境电商行业企业需求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旭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义乌市为例[J].价格月刊.2014.3

[2]华国振.义乌多层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本土化培养策略[J].电子世界.2014.5

猜你喜欢
外贸跨境课程体系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两栖“大拿”跑外贸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跨境直投再“松绑”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