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学习,实现双赢

2016-09-07 14:52肖英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英雄师生课文

肖英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17-02

语文是美的,如何让它的美更充分展示出来,映射到学生的心里,变成他们自身的一种生活的、生命的体验呢?互助学习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建立在新型合作关系上的学习伙伴,他们既是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又是共同的促进者。而学习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1.合作共进,互助互惠。语文学习中师生的合作是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由学习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开放的思想,成为学生学习的发起人,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不要只顾遵循所谓的“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更不要一味追求“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应把更多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人在教学八年级上册《芦花荡》一课时就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参与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领他们走进文本,品味其中的神奇所在。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将本课惊心动魄的画面分解,让学生复述故事。先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有的学生说一个抗日老英雄的故事,有的学生说一次痛快的复仇,有的学生说一次惊险的护送等。接着在小组中去复述故事,详细演说故事情节,本人也随之参与其中,和同学们坐下来一起讲故事。小组中每人说一个部分,人人有话说,人人可以投入,将完整的故事情节再现于课堂中的小组互动之中,真正达到读透、讲透,对人物故事有了全面的了解。最后一个环节是举例式说故事,师生一起描述自己最喜欢的画面,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从中评说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此时,同学们的兴趣更浓了,紧接着趁热打铁,让学生做填空练习“他是一个_______的人”进行说话,进而分析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有的学生说他是个自信的人,他对苇塘的负责同志许诺一切靠他,一切保险;过封锁线不带一枪一弹,像没事人一样……有的学生说他是个自尊的人,他送大菱、二菱进苇塘以为万无一失,结果大菱受伤,他即感无脸见人,非要给大菱报酬不可……有的学生他个智勇双全的人,年岁已高,深夜独行芦花荡,能够神出鬼没,足见其机智,单身设计谋划,痛打十多个鬼子,更是他有勇有谋的表现……有的学生说他是个爱憎分明的人,痛打鬼子体现了他对鬼子的仇恨,与两位小姑娘非亲非故,却尽力护送,但对女孩的负伤又是那样的自责,可见他对自己同胞们的爱……这就是同学们的感悟,都是通过讲故事分析人物形象所得,由此明白了老头子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

一场精彩的英雄故事会随着课文的结束告一段落了,接着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归纳: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形象,以敌人封锁严密反衬老人的英勇机智,是老人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传奇动人。另一方面用女孩的怀疑反衬初老英雄的行为,“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他胸有成竹,而女孩却怀疑他的说法,更衬托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

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既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又可以放下教师的架子参与其中,这样一来就不是教师在教学生,而是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知识的过程,从中提高教学质量,双方都得到“实惠”。因此,不管是在学习或生活中,教师都应和学生密切交往,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2.合作开放,自主探究。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它不拘泥于教材、教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主动学习、探究发现。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教学中,本人十分注重课前准备,强化预习过程。通过经常性的预习,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慢慢就能养成预习的习惯,并从中摸索到自主学习的方法。为了便于提高课效,我与学生共同预习,必须做到:

(1)课文至少读三遍,难懂的文章要读五遍(文言文更是要多读,甚至试着背诵)。

(2)文中的字、词要借助字典知道它们的读音和意思并且写在书上。

(3)课后研讨练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写在书上,有问题的作重点标记。

(4)对文中的优美语句、富有哲理性的句子要做重点体会分析,将自己的感悟批注在句子的旁边。

(5)根据不同文章的具体情况,还要课外查找与课文有关的作者及背景资料,写在书中的空白处或剪贴在书上。

作为教师,我的预习工作就是备课内容中不可少的部分,研究相关练习册和单元检测卷。在备课的过程中将练习册、单元检测卷中涉及到的内容提前作准备,授课中就将这些内容有机的穿插进去,此时正好与同学们的预习内容相吻合,这样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地解决,更会为自己的成功而高兴,完成练习册的速度加快了,准确率提高了,负担减轻了,课效提高了。当然,我们还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课程中去发现、去创新、去交流、去表达,从而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3.合作共享,沟通情感。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尊重学生的“需要”,注重“激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堂课中,他们的情绪如何直接影响课的效果。如何让学生调整因上节课而出现的大脑细胞异常活跃而又有些疲惫的状态,并通过课间十分钟的休息调整,迅速投入到下堂课的情绪状态上来,这是一个难题。我认为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放一曲与新课内容相关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让音符在方寸之地跳跃,激活学生麻木疲惫的大脑细胞,迅速进入全新的精神状态。在动听的歌声中,学生或凝神聆听,或几个人一起在尽情讨论,或闭目养神,细细品味。这样学生既在歌声中放松休息,又得到了情感的陶冶,为新课作好了煽情的准备。如上《杨修之死》时,我先在课前放一首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浑厚高亢的男高音和雄壮的交响乐让学生如临其境,似乎亲耳听到了金戈铁马的铮鸣,于是一股英雄气便油然而生。到正式上课时,学生个个面红耳赤,兴奋不已,作为教师的我,此时也在讲课时来了灵感,只需稍作点拨,定能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比如上《致女儿的信》一课,课前出示投影片汉乐府《上邪》配以影片《人鬼情未了》同名主题曲,营造感人的视听氛围。使学生从这首汉乐府民歌中仿佛看到了自古至今都教人生死相许的爱情。于是我说:“人间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着你成长但是你懂得爱情的真谛吗?”此时,此时教师的情感感染了学生,进入了本课的教学也就顺利成章了。另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使师生的情感融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融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师生的情感是依靠信息来交流的,与认识能力的发展互为前提,互相促进,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所以要加强师生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教学情感化。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形成的信息共享,心灵的沟通。

总而言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没有情感,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交往已成为师生共创、共生、共识、共享的基本形式,这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英雄师生课文
英雄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重走英雄路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自古英雄出少年